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尔: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7:50 人民网

  2004年,我对海尔创业20周年时评价: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民族英雄;今天,是海尔创业21周年,我再加上一个新的评价:海尔是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说海尔是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有几个重要的数据支撑这个结论。我今年10月份到海尔集团又做了一次调研。海尔正在从高速度增长类型向高质量增长类型转变,由如下特点:

  第一个数据,海尔今年的全球营业收入是1039亿元,相当于128亿美元,这相当于今年全国GDP的0.6%,相当于今年山东省GDP的6%。海尔是一个创造经济财富的中国大企业,不久就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这可能是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因为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最后的企业全球营业收入是124亿美元。我把海尔称为“市场创新驱动”,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还不断开拓国际市场,2005年海尔品牌出口与海外生产销售额达到2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0%;

  第二个数据,2001—2005年5年期间,海尔研发的投入占销售额总量比重在3%—5%,研发投入累计数超过100多亿元,海尔正在成为以技术高投入,技术驱动型的企业;

  第三个的数据,到2005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0项,最重要的是发明专利达到819项,已经成为在这个行业内国内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另外海尔也成为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8月31日)评选“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的第一品牌,海尔自主品牌价值已经达到702亿元,此外海尔还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这是很重要的数据,它说明海尔属于“技术发明驱动类型”的中国最优秀的企业。

  第四个数据,海尔的全球工业园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的销售额都达到了148亿元。这对中国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属于土地节约型,特别是土地生产率是相当高的。我把海尔称为“资源高效率类型”的中国企业。如果中国的所有工业企业能够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的销售额都达到1.5亿元,也就是海尔土地生产率的百分之一的话,那么在中国只需要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就可以创造14.4万亿元的工业销售额(2003年全国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额为14.3万亿元)。

  今后我们衡量一个企业不仅要看它的劳动生产率,更要看它资源生产率,如土地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水资源生产率。

  最后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海尔员工5万人,但是创造17万人的间接就业,如果包括在全球的几十个国家的直接或间接就业,达到22万人。我把海尔称为“就业密集型或创造就业型”的企业。这对中国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现在是7.5亿劳动力,大体占了全世界的25%。如何解决世界上四分之一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中国政府始终必须要实行的一个基本任务。

  以上数据都表明,海尔确实是全球化竞争条件下的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从中国的发展角度看,中国不仅需要一个最优秀的企业,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像海尔那样的中国企业。他们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创造财富的国家脊梁。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的七大发展目标,其中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我们把它概括为“创建创新型国家”目标。它的提法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很显然,海尔就是这样的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中央提出创建创新国家目标,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如果从理论上来看,就是迈克提出的四种驱动类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要素驱动阶段,例如山西有煤就可以发展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资本驱动阶段,即从要素驱动转为资本驱动,要素积累变成工业化的资本积累,目前中国整体上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技术驱动阶段,主要靠技术来驱动,包括引进技术、输出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沿海地区处于这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所谓创新阶段,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等等。因为中国幅员太大,各地区差异显著,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大国特点。有些地方可能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混合,但是我们更鼓励从低的阶段向中的阶段发展,再向高的阶段发展。因为各地区每一个阶段的转化都使得发展模式有一个从量变到部分质变的过程,进而由部分质变到质变的过程。

  中央《建议》中提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构想,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或者说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日本、四小龙等,花了40年、50年的发展过程,才能够从要素(主要是劳动要素密集)驱动型国家走到技术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国家。相比之下,中国发展速度要快得多,从现在起就开始朝着创新型国家这个方向发展。世界银行在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明确地建议东亚国家要走创新之路。由此形成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东亚在中国竞争压力下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东亚创新也逼着中国不断创新。它意味着从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到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加上中国创造,就是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的过程。

  海尔冰箱也走过了从进口组装,到本地化,再到出口,现在到创立名牌出口这个从模仿到创新的变化过程。中国产品和出口要向从低的附加价值向中的附加价值、进而向高的附加价值转变,从价格竞争优势向着技术竞争优势转变,从成本竞争优势向品牌竞争优势转变,从中国品牌竞争优势向世界品牌竞争优势转变。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来“创建创新性国家”,是由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或者说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因为从创新性国家来看,本质上要建立创新型企业,因为只有创新型企业才能开拓创新型的市场。从企业角度来看,提倡和鼓励不断增加对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比重是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根本途径。

  三星集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是引进技术,作为其他外国公司的伙伴;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是获得制造技术和技能,创立自己的名牌;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期开始,主要是创新重大的基本的新技术。像三星这样的集团大体要花四十多年或者更长时间走到这一步。

  最近我去海尔集团参观,感到中国的企业是大有希望的,海尔已经开始进入这个阶段,但是它花了20年的时间就从国内的品牌到全球化品牌,这个过程是一个新的追赶模式,追赶模式的核心是全面创新。海尔的产品有重大的创新,我称之为四类友好型产品,或者说“一石击四鸟”。首先它的产品是顾客友好型;第二是节能友好型;第三是环保友好型;第四是健康友好型。所以海尔不光是创了名牌,关键是创新了一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中国无氟冰箱是海尔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现在海尔又大批量生产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家,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成为第二大或者第一大贸易国家。就中国企业而言,能不能成为国际竞争强的优势企业,进到世界500强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今年刚刚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名单中,中国已经有16家企业进入,在全世界排位上升为第六位,而1995年只有2家,2000年有9家;到2010年应该有20-30家企业进入,进入前4名。当然我们现在进入500强的企业大部分还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我们希望将来民营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也能进入500强,不仅是销售额进入500强,关键是品牌,这是重要的标志。

  总之,海尔在中国企业中是杰出的代表,是经济全球化的先行者,又是探索者。因此我们认为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民族英雄,不仅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税收、就业,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中国式的企业文化,我把它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这就是海尔精神。我们知道,海尔曾经提出过“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现在他们又提出来“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就是说它不仅追求中国第一,现在正在追求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谁最有能力充分创造全球资源,谁就能最有机会成为全球竞争的“赢家”。

  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对手林立、竞争激烈,也许困难重重、风险丛生,但是我仍然相信,经过21年历练的海尔人,仍然能够像他们创业之初、10年前、20年前实现他们的梦想一样——如愿以偿!

  人们期待着,国家期待着海尔能实现这个梦想,这一梦想就是——海尔一定要为中国在未来时期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并为这一宏大梦想做出重要的贡献。谢谢大家。

  (此文系作者在2005年12月25日“海尔创业21周年暨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稿,作者又作了修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