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盗墓者盗墓杀鸡取卵 执法者人少无奈事后收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8:44 新华网

  今年11月份以来,甘肃省会宁县北部的几个乡镇陆续出现了盗挖田野中地下古墓的现象。经初步鉴定,这些古墓大多是新石器时期的遗迹。经过当地文物和公安部门的联手打击,肆意盗挖古墓的势头有所遏制。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有关部门缺乏经费,未出土地下文物的保护目前已陷入一种十分被动的境地。

  

盗墓者盗墓杀鸡取卵执法者人少无奈事后收尸
会宁县文化文物出版局副局长张自斌用手指着盗墓者留下的“探洞”。

  盗挖:肆无忌惮屡禁不止

  会宁县土高乡马塬村薛嘴社处在一片地势开阔的黄土塬上。在一处农田里,盗墓者留下的大坑格外刺目;向远处望去,一个个长条形的大坑仿佛怪兽狰狞的大口,又像是土地在无奈地哭泣。这些坑浅的有1米多,深的有2、3米。坑的大小刚好容一个人进去,在坑内又横向挖进更深的洞。在坑边,随处可见盗墓者遗弃的碎陶片和古代人类遗骨。正在此处带队巡查的会宁县文化文物出版局副局长张自斌向记者介绍说,“这一片有100多个坑,比较集中,是我们这几天巡查的重点。”

  在张局长的指点下,记者发现地面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孔。“这是盗墓者探查文物时留下的。”会宁县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牛军拿出一根缴获的盗墓者使用的探杆,插入地下,向记者演示盗墓者探查的过程。这是一根将废旧钢丝套上木质把手制作的简易探杆;牛队长没费多大劲就将3米长的探杆插入地下。“盗墓者用探杆时,靠手感和声音来判断地下是否有陶罐,那些人比我要熟练的多,一会儿工夫就能扎好几个洞。”说话间,牛队长感到探杆尖碰到硬物,轻轻下捅,地下发出“咚咚”的声响,在场的巡查人员一致认为下面很可能有文物。

  

盗墓者盗墓杀鸡取卵执法者人少无奈事后收尸
会宁县文化市场稽查队队员向记者展示缴获的盗墓工具。盗墓者为了掩人耳目,将2、3米长的探杆藏匿在自行车胎中以躲避检查。

  “这个地方钻的眼有十几个,比较集中,说明盗墓者估计这里有文物,就钻了很多眼。”张自斌告诉记者。“这种探查方式其实对文物破坏很大,急功近利的盗墓者往往探得很快,但很容易将文物捅破。”

  据会宁县文化文物出版局提供的材料显示,从今年9月份开始,盗掘古墓葬的现象从外地蔓延到会宁县境内。虽经有关部门联手打击,使盗掘文物的行为有所收敛,但依然屡禁不止。巡查人员多次截获作案用的汽车,查缴了探杆、手电筒、铁锨等大量作案工具,并查获许多盗墓者来不及带走的陶器。但面对随处可见的被盗挖的现场,面对被盗墓者破坏的大量陶器,他们感到既痛心又无奈。例如,11月7日,土高乡薛嘴社有30人手提铁锨、探杆、塑料袋等工具聚集在一农田,待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作案人员沿山坡逃走,但现场已有20多处古墓葬被盗挖,遍地是彩、素陶残片和骨骼。……

  由于盗墓者缺乏必要的文物保护知识,且行动仓促诡秘,除了被盗走的文物,还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被他们有意无意地破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