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在转型中期待“二次飞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21:57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电(记者徐寿松、姜帆、裘立华)在2005年这个颇具转折意味的岁末,当人们盘整展望中勾勒着长三角“经济图谱”时,便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转型”成了压倒一切的主题——企业在创新,政府职能在转变,区域协调在除旧布新。

  困则变,变则通,通则兴。长三角在转轨,长三角期待“二次飞跃”。

  产业转型:“制造”的绝路,“创造”的高点

  浙江台州民营企业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所执掌的“缝纫机帝国”,已是世界缝纫机行业的翘楚,90%的产品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市场网络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这家企业仍在追求创新。

  在邱继宝看来,创新能力甚至是比品牌和生产线更为重要的财富。“现在打开飞跃缝纫机的控制面板,出现在屏幕上的是‘飞跃’自己的标志,表明这个控制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仅仅做简单的加工,不能控制核心技术,不能走在产业的最前沿,哪怕规模做得再大,企业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自主创新,激发着长三角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路上披荆斩棘。而眼下的减速盘整,使更多的长三角实业家获得了反思继往、创新未来的压力和契机。

  譬如浙江台州,正在探索一条提升民企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途径:“投桃报李”型新合资,即让本土企业与外企合资,但本土企业必须控股,凭借股权优势把握创新的主动权。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一位研究者说,如能利用资源要素和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长三角的盘整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政府转变:机制创新,体制转轨

  今年11月,浙江出现了一件新鲜事:30位企业年产值亿元以上的浙江民企负责人被请进清华大学集中培训,成为“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首批学员,学费则由政府部门支付。

  “不只是取,更在想怎样予。这表明政府在转变职能。”一位参加培训的民企管理人员这样评价。

  转变政府职能任重道远,而眼下,长三角有了不错的开始。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研究员郁鸿胜说,长三角能否实现二次腾飞,政府层面转变至关重要,其关键点便是对官员考核机制的创新。他强调,“还有比GDP更重要的东西,譬如环境友好、就业、社会和谐度等。”

  在考核指标体系方面,长三角地区也在出现变化。浙江省湖州市先行一步。“我们项目结果将要开始应用了。”《湖州市绿色GDP核算体系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朱文泉博士说。他所指的“项目”是在国家“863”项目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湖州统计局组成课题组,以湖州为区域试点,建立了绿色GDP核算体系评估模型,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的试验。

  该模型选用生态资产、环境污染损失、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三个指标,来核算相应年度绿色GDP。朱文泉说,明年湖州市政府将可能根据绿色GDP进行政绩考核,不仅要看经环境调整后的GDP总量,而且要看这种调整占GDP的比例。

  台州市市长张弘铭说,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考虑怎样转变职能,以适应企业由创业到创新的转变,并为企业的转变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区域合作:长三角的“捆绑式火箭”

  “长三角的官员不能只盯着门前一块地了,一定得有区域观念、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南通市副市长袁瑞良这样说。

  一段时间以来,长三角各城市想的是如何“自立门户”:“港口大战”“招商大战”“机场大战”愈演愈烈。各城市之间彼此提防,“挖墙脚”“下绊子”的事情屡见不鲜,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日益严重。

  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今年10月,中国第一个区域性科技设备共享平台在长三角地区基本建成。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已经开通,充分利用长三角各城市丰富的科学仪器资源,在区域内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检测、测试、加工等专业技术服务。

  这仅仅是长三角区域整合中的一个很小方面,可有了这个平台,区域内总价值22亿元左右的1200台大型设备就能入网,实现城市间的有效对接,可以减少长三角各城市在科研设备上的重复投资,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区域内整体科技创新的成本。

  “长三角明天的发展是城市群的发展,不是哪个城市的发展。”郁鸿胜说。长三角区域新一轮发展在实现一个重心转移:按城市群而非城市定位来协调发展。有关专家建议,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从考虑地方利益向考虑区域利益转变,以协调区域利益为目标,制定公共性政策,共同搭建长三角区域协调合作的平台,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增强,率先参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