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6条短信”赋予灵魂的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0:04 红网

  12月26日《长沙晚报》报道,近日,市民朱先生将车停在路边,车牌不翼而飞,车窗上留下了这样一张小偷贴的纸条。朱先生没有向小偷妥协,没有给对方汇钱过去。他通过手机短信与小偷沟通,打消了小偷的邪念,一分未付拿回了自己的车牌。同时,小偷还向朱先生保证,以后他一定做到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车牌被盗的事在城市里屡见不鲜,且堪称顽症。而车牌被盗后,失主按小偷的提示

到银行去打款,也成了常规。前几天就有一则新闻,甘肃省兰州市的一些失主为了赎回被盗的车牌竟然排队给小偷汇款。实际上,这是养虎为患,助纣为虐。毋庸置疑,这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其实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这种妥协的代价过高,降低的是社会道德水准,因为,无原则的妥协意味着责任心的缺失,损毁的是必须共同遵循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无益于保障社会秩序与公德建设。

  朱先生的做法可以说是明智的,也是对对方利益的尊重。虽然小偷可恨,应该制裁,但从最终极的目标意义上讲,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才是制裁的最终目的。

  “事物的唯一价值是人们赋予它的价值。”朱先生关心、体贴的短信,拯救起一个人的灵魂与良知,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而这恰恰是我们生活现实中很多人所缺少的——种现代人成功生活的必备素质。其结果是,倒霉的人越来越多,“成了社会的大不幸”。

  或许,“16条短信换回浪子心”是个例,但相对排队给小偷汇款,谁自惭形秽是不言而喻的。或许,如果碰到一个不开窍的小偷,朱先生可能最终失败。但朱先生去做了,并且是替小偷着想,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样重要,赢得了小偷的尊重,从而拯救了一个良心未泯的小偷,反应到效果上,为社会减少了一个不安因素。

  拯救一个人的灵魂,要比任何手段都高明。这样的拯救是出于良知和责任感,来自心灵。如果一味妥协,不肯去做,会有越来越多的倒霉的人相遇,更坏的是失去了机会倒运不断,而这是谁也不愿意接受、不想看到的结果。

  (稿源:红网)

  (作者:王理)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