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耀眼零五 炫目十五(六)——131个污染源迁出五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1:40 北京娱乐信报

  本期主题: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有131个污染扰民工业项目迁出了五环,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国产的现代车、奔驰车在北京下线上市……一批高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咱们自己产的奔驰车下线了!”

  听到广播里“国产奔驰”下线的消息后,张先生显得有些兴奋,“这回喜欢开高档车的人不用花那么多的钱就可以过上奔驰瘾了。”

  对于绝大多数北京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奔仍然是一种奢侈品,然而国产大奔的下线,毕竟是北京汽车工业的一件大事,因而也引起了北京老百姓的关注——做了两年多的“国产奔驰”梦终于圆了。

  与此同时,人们当然也不会忘记曾经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北京现代——原因很简单,只要站在马路边,随时都能看见“索纳塔”和“伊兰特”。目前,北京现代已经达到了年产30万辆的产能,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辆现代汽车驶下生产线……

  “十五”期间,我市产业布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以健康协调的增长方式,把我市经济推向现代化的彼岸。所有的这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数字之变化(一)

  第一机床厂顺利搬迁

  国贸桥西南角,每天都要释放粉尘和噪声的北京第一机床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气十足的银泰中心和建外SOHO楼群。

  2005年10月,历时4年的北京第一机床厂搬迁顺利完成。搬迁腾出的地儿正是今天的银泰中心、建外SOHO的所在地。北京第一机床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生产厂家,原厂址正好处在长安街东部的繁华地带,占地32万平方米,已经有50年的历史。

  “以前铸造厂等重污染生产部门都在大北窑那儿,会释放出很多的粉尘、废水、噪音等,环境污染是此次搬迁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机床厂刘总工程师告诉记者,搬到林河工业开发区后,不仅为北京市区的环境做出了贡献,而且新厂区工人工作的环境也有了巨大的改观。

  数字之变化(二)

  131个污染源迁出五环

  “50年前这里还是郊区,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中心为代表的商务中心区,重工业企业的存在与这一地区的未来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特别是随着北京奥运的申办成功,企业的搬迁更显得势在必行。”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说。

  市发改委主管工业的张燕友委员告诉记者,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及功能定位的调整,像第一机床厂这样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项目已经陆续迁出市区。“十五”期间,全市共有131个工业项目搬到了五环以外,共腾出土地700多公顷。

  张燕友表示,工业项目的迁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这些项目属污染扰民项目,出于环境考虑,必须迁出;第二,按照北京的集约用地的发展要求,市区内的土地应该留给附加值较高的产业。

  数字之解读

  搬迁与技术升级并行

  “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转移,我们在搬迁的过程中还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的升级。”刘总工程师介绍说,第一机床厂通过转让大北窑原厂区的土地获得10多亿的资金,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新厂机床产业上。

  “简单地搬肯定不行。”在搬迁实施之前,第一机床厂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搬迁原则,而产品升级换代及制造水平的大幅提升就是其中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另外,改善生产环境、简化业务流程等也是其中的原则之一。据介绍,按照北京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总体要求,新的工厂已经制定了“突出重点”的战略,把毛坯锻造、一般零部件等业务剥离出去,只保留了产品开发、基础、关键部件生产的业务。

  完成搬迁后,第一机床厂在产品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生产过程数控化水平明显提高,由原来的14%提高到了60%多,与此相应,生产用工也由2000年的6000人缩减为现在的不到2000人。在产值方面,预计今年能达到10亿元,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刘总工程师说。

  

耀眼零五炫目十五(六)——131个污染源迁出五环

  

耀眼零五炫目十五(六)——131个污染源迁出五环

  

耀眼零五炫目十五(六)——131个污染源迁出五环

  ■相关数字

  ●根据北京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到2004年末,北京市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77.4万个;我市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3.6∶38.1∶58.3变化为1.6∶30.6∶67.8。

  ●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67.8%;金融、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1.8%、9.7%、7.4%、7.2%、5.9%,成长为北京经济的支柱产业。

  ●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金融街建设进展顺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保险业总部集聚地;商务中心区建设形成规模,入驻企业数年底将达到3010家左右;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全面完成“三年大变样”目标,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增长的基地。

  ●中关村软件企业数、产值、出口都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另外郊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始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按照区县功能定位要求,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正在形成。

  信报记者 于恒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