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清欠小屋温暖并无奈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1:52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杨佳薇

  “如果没有清欠办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就拿到被欠的工钱,劳动监察大队真是‘农民工的救星’啊。”昨日,来自平山的李英顺和刘智勇特意来到石家庄市清欠农民工工资专项办公室,送上一面锦旗,李英顺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和9名工友被拖欠工资已经三四年了,虽然钱数不多,摊到每个人身上不过千余元,可是几年拖下来,一直要不回来。没

想到今年向清欠办举报后,不到半个月,钱就到手了。

  记者注意到,在清欠办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内,已经贴上了六面锦旗。

  有讨薪成功送锦旗表示感谢的,却也有清欠办力不能及,对讨薪者无能为力的。昨日17时左右,“清欠小屋”却仍然围坐着20多个人,24小时开通的投诉电话仍响个不停。已经来过清欠办三次的孙先生和已经“驻守”劳动监察大队三年的李先生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清欠办”。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案子,却有着相同的难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劳资问题,层层分包之后变成了劳动部门根本难以介入的劳务问题。清欠办对此真是无能为力。“我也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打官司没有钱,只能希望劳动部门能帮忙解决一下。”李先生在一旁无奈地说。

  “今年由劳动和建设部门成立的这个清欠办可以说解决了不小问题,有证据、在我们处理范围之内的农民工几乎都拿到了他们应得的工资。可是,建筑市场本身存在的垫资施工和层层分包使得很多农民工的问题我们根本解决不了,只能由司法途径解决。”清欠办负责人孙金星副处长介绍说,从12月22日到现在,清欠办又解决了十几万元欠薪,每次处理投诉,他们和农民工的心情是一样的,看到农民工们拿到钱满意而走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温暖,而面对一些明知有理却无能为力的投诉,他们也会感到无奈。

  17时30分,记者和刚刚下班的清欠办的工作人员分开时,作为投诉电话的小灵通还在响着,孙处长告诉记者,每天晚上负责值班拿小灵通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闲着,马上要过年了,讨薪的农民工也越来越着急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