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7:04 新华网

  如今,只要你留意大小城市的街头,各种美容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多数经营得还很红火。整形业已成为当前的“朝阳产业”。这个行业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美容院在服务质量上到底怎样?记者通过近日的调查发现,我国整形人数每年以极快的速度增加,但在蓬勃发展的整形业后面,每年却有不少的毁容投诉案例,甚至在各种“人造美女、美男”的光环下,也有不少因整容而造成的人间悲剧。

  整容大军浩浩荡荡

  10月的一天,记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看到,门诊挂号处门庭若市,前来美容的人络绎不绝。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医院的日接诊量在200-300人,每到节假日或是寒暑假,医院里更是人满为患。张海明医生对记者说:“每天平均要做4、5台手术,最多一天达到一天12台手术。有时中午也要连轴转,饭都没时间吃。”。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整形美容科,记者看到了类似的情形。前来就诊的人在门诊室外排成了长队,诊室内异常热闹,坐诊专家周围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人。当天坐诊的李东教授告诉记者:“从上班到现在,手术就一直没停过,水都没空喝。”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整形大军猛增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门诊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25-45岁的妇女是整容大军的主力军,但目前已呈现整容者低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同时男性整容人数也在增加。

  记者在外科诊室看到了刚刚做完双眼皮手术的76岁的李大妈,她告诉记者,眼皮松弛下垂,影响了视力,也不美观,所以做了手术。“做完手术后,人有精神了,也显得年轻了。”她手捂着眼睛,面带微笑地说。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成功整容的先例带给爱美者太多诱惑

  在整形外科医院平安门诊部就诊的人群中,有不少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记者就看到六、七个年轻女孩,她们都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正在上大三的小洁对记者说:“上大学的女孩子面临着找工作,为了能有更多机会,皮肉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做了整形。”记者还惊讶地发现,在人群中有一名穿着高中校服的女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做抽脂手术。记者问她有否担扰,这们女生很老道地回答:“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有些疼么。”

  如今男性整容也是不甘落后。在整形外科医院里,26岁的小李向记者透露,他从眼睛、鼻子、颧骨、下巴、到体形,都是经过再造的,“原来我面带苦相,经过医生再造,感觉好多了”。在北医三院的门诊部,记者看到了下巴上围着厚厚纱布的小高,他在女友的陪同下前来复诊。记者了解到,小高是一名艺术学校的学生,前几天刚做了下颌角手术,医生把他略显孩子气的圆脸修出了棱角,看上去更有男人味儿。“早就打算把我的娃娃脸改一下了,虽然手术很痛苦,但这样上镜会好看。”小高对自己整容后的面容十分满意。

  据记者了解,20年前,整形业还只是针对少数容貌有缺陷者或演艺界人士的医学边缘行业。但现在我国的整容美容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的整容手术每年以超过200%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整容人数突破了100万人。

  “韩式美容”掀起旋风

  记者调查发现,国人对整容的兴趣来自于对东亚邻国的模仿。有数据显示,韩国国内有超过2000家私人诊所,至少有一半的韩国女性在20多岁时都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整容术。尽管我国整容业起步较晚,但目前这个行业最有利可图。韩国的整形外科医生由于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很多人都将目光转向中国,于是“韩式美丽”在京城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学生整容骤然升温

  由于近年来韩国电视连续剧大举进入中国,让中国人见识了韩国明星那慑人心魄的美丽,男女明星无一例外都是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经过人工改造后的美丽脸庞,让中国人惊叹韩国的整容技术。一时间,找韩国大夫操刀改造自己,甚至不远万里飞到韩国去整容,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韩式整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京城各种医疗美容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博士归来曾多次前往韩国与韩国整容界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他向记者透露了“韩式整容”在中国的真实情况。他介绍说,韩国整形的整体实力高于国内。但在技术方面,国内的尖端技术并不比韩国的逊色,在某些领域甚至要高于韩国。目前,虽然常有韩国整形界的著名医生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或指导,也做一些手术,但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多,尤其是“大师级”人物,更是鲜有来华开拓事业的。这是因为韩国的整形费用普遍昂贵,是中国的5-10倍,著名的整形大夫在韩国本土就很“抢手”,日程安排紧密,很少有人会放弃国内丰厚的待遇来中国拓展事业。在中国行医的韩国医生,多是在韩国知名度不高、生意冷淡,为求生存而来华工作的,基本上是韩国的二、三流医生,绝非“大师”。国内一些媒体和广告上所宣传的的“韩国整形大师”,多是自戴头衔、有名无实。

  北京医疗整形美容业协会秘书长杜素真也指出,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利用患者对韩国技术的盲目崇拜,大打“韩国牌”,变换花样欺骗消费者。比如,有的美容机构打出广告“由韩国整形大师主刀”,调查后发现根本不存在韩国医生,却只是朝鲜族医生而已。此外,一些私人美容医疗整形机构号称采用韩国先进技术,但大都是打着韩国的幌子骗人钱财。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吕鹏介绍说,如今韩国医生来京行医必须要有正规手续,依据《外国来华医生行医规定》,首先要接受一家正式医疗整形机构的聘用,并向北京市卫生局提出申请,然后由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相关考试,考试通过后颁发《外国医师来京行医执照》,有效期为一年,一年之后可以办理延期手续。消费者在接受韩国医生的手术之前,可以要求其出示其行医执照。

  归来说,面对国内整形界劲吹的“韩风”,一方面,消费者一定要理智慎重对待,另一方面,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也一定要加强管理,同时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美容毁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记者调查发现,近10年来,我国整形业蓬勃发展,但在各种“人造美女、美男”的光环下,也有不少因整容而造成的人间悲剧,每年也都有不少因消费者被毁容而投诉的案例。

  记者面前的刘女士一头长发,虽然有意遮挡,但细心人还是能看出她的双颊有些不正常的鼓胀。刘女士提起伤心的遭遇,情绪仍十分激动:7年前,刘女士离开北京到深圳闯荡,爱美的她被当地报纸上的一条整容广告所吸引,来到一家美容院咨询。原本只是想做双眼皮,医生却说太阳穴处不够丰满,没有福像。接着又给她介绍填充时所用的注射材料是如何先进,无毒无害,随做随走。手术后一定是“惊人的美”。在医生的蛊惑下,刘女士躺到了手术台上。手术后,刘女士的两个太阳穴疼得要命,脑袋昏沉,脸肿得可怕。从那时起,噩梦便开始了。她每天醒来,脑袋都是晕沉沉的,经常头痛欲裂,记忆力也明显减退。更难受的是,注射到太阳穴处的材料流到了下巴,生生的鼓出两个大包。现在,刘女士的工作丢了,男朋友也已与她分手。刘女士事后看了许多医生,医生都说材料已经与肌肉组织长在了一起,由于面部神经十分丰富,没法子取出材料。“我恨那黑了心的庸医,使我痛苦终身。”说到这里,刘女士再难掩饰自己的悲伤,痛哭流涕,神情绝望。“爱美的人,整容手术千万要慎重。任何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导致终身的痛苦。”这是刘女士经过伤痛后发自肺腑之言。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更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美容

  记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诊室中,看到了刚刚做完乳房手术的管小姐,她的胸前还打着绷带。虚弱的她有气无力地告诉记者,她是一年前在一家美容院做的注射隆胸。“才不到半年,胸就出现了问题,变硬变疼,现在没有办法,只好再取出来。”管小姐本想再次进行假体隆胸,但主治医生栾杰教授对她说,虽然她胸部的注射填充物质已经基本取出,但正常组织在抽取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伤害,目前其体内的细碎伤痕过多,需要恢复很长一段时间。再次放入假体,情况也并不很乐观。对此,管小姐难掩悲痛的表情,连连对记者说:“整容手术千万别瞎做,太受罪了。”

  据整形外科医院的张海明医生介绍说,医院几乎每天都有整容手术失败来做修复的患者,这些人大约占10-20%。常见的修复手术为:双眼皮、隆鼻、垫下巴、去眼袋、面部吸脂、面部除皱、隆胸、内眦开大、小腿吸脂和臀部上提,其中眼睛和鼻子是返工最多的。“失败修复手术终究是修复,就算医术再高,只能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损毁的外貌,使之恢复正常外观。”

  记者发现,媒体报道的美容不成反毁容的例子举不胜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每年因美容不成反毁容的投诉平均达两万起。

  加强对美容业监管势在必行

  记者调查发现,在美容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十大投诉热点中,服务行业榜上有名,而美容投诉又占了服务行业相当大的比重。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容悲剧频频发生?北京医疗整形美容业协会秘书长杜素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医疗美容广告的混乱、美容机构违法超范围经营和医院的“院中院”,是导致毁容案例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上海一家医院打出的韩式美容广告。(中国图片库图片)

  据记者了解,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部发布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公众。”记者却发现,在《精品购物指南》、《女性周刊》《青年周刊》等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色医疗广告,其铺天盖地之势,另人眼花缭乱。杜素真认为,不少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广告时混淆视听,虚假广告严重泛滥。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虚假医疗广告荒唐可笑,但对于百姓来说,这种虚假广告无疑是一种“美丽的诱惑”。

  杜素真将媒体刊物上经常出现的违规美容广告分为下列五类:一是自称为“中心”、“权威机构”,如“国际吸脂塑形修复中心”、“专业双眼皮制作中心”、“失败双眼皮、眼袋等各种失败手术修复”等。二是称做手术者是专家、名人,如“现代无痕微创整形技术的领先者和开拓者”、“中国自体干细胞克隆除皱术创始人”、“鼻部综合整形术发明人”等。三是利用患者的身份、照片进行宣传,如:“只做名人、名流、名演员、国际友人、成功人士”,“面部整形美容专家打造模特XX明星脸,先改变自己,再改变未来”等。四是在宣传中夸大治疗效果,声称能保证成功,如:“注射脸美,想瘦哪儿,就瘦哪儿”、“全国率先开展‘星点辐射定位法’,百发百中、无一例失败”、 “使您一夜之间拥有修长的双腿、中式纤腰和西式翘臀相结合的完美身姿,临床一次完成”等。五是自创手术名称,起些看似科技含量很高的名词,如“韩国脂肪炸弹轰炸式减肥”、360°旋转吸脂等。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美容广告

  杜素真介绍说,毁容事件的层出不穷与一些美容院超范围经营有直接关系。国家明令规定,凡是对人体具有任何侵入性的美容整形项目,只能在卫生局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任何美容院均不准涉及。美容院不可聘请医院的医生,否则属于非法行医。“有些美容院,表面上说只做美容,但在美容院隐秘的房间里,也做双眼皮、隆鼻等小手术,甚至有更大胆的美容院为患者进行隆胸手术。”从媒体报道的手术失败案例看,操刀的都是那些“大胆的”美容院。

  记者还了解到,国家规定,凡是在医疗美容机构行医的医生必须是整形专业医师,并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医师资格证书,上面印有医生照片等详细的个人资料。注册医生只能在本单位行医,不可随意到其他医疗机构“游走”行医。但在有些医疗机构,注册医师与真正的行医者并非同一人。杜素真介绍说,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曾发现有的医疗机构利用已退休专家之名注册,在广告中也靠某某著名专家撑门面。而实际上,一些退休专家已是高龄老人,生活尚不能自理,更别提上手术台了,而冒充名医操刀的则另有他人。“这些游医游离于工商执法部门的管理之外,只要有钱赚,他们什么都敢做,完全不顾患者的人身安全。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就会遛之大吉,使患者根本找不到当初做手术的人。”结果很多患者在手术出问题后找到美容院或医疗机构,而得到的答案往往却是“给你做手术的人合同到期已经走了”,或是“当时做手术的不是我们这里的人”,而患者只能自认倒霉,有冤没处诉。

  

整形美容投诉每年两万例 美丽背后有阴影

  整容的相关报道随处可见

  杜素真认为,与违规的美容医疗机构相比,医院“院中院”对消费者则更有欺骗性。一些医院的美容整形科室打着医院的旗号,实则属于私人承包。由于这类科室在医院,甚至是被命名的所谓“放心医院”的范围内,挂号和收费方式也与其他科室无异,这便给患者造成医疗美容科室与医院是“一回事”的错觉。事实上,这些外包部门并不属于医院管理,经营管理模式也与医院不同,是自负盈亏的独立部门。患者在这里做手术,一旦出了问题,医院不会负责。

  杜素真说,毁容事件虽然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紧密相连,但同时也和部分消费者警惕性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关。她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学会自保,避免悲剧的发生。她提醒说,整容前后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事项,即严格审查医疗机构的相关资质材料,签订手术协议书,术前照相以及保存每次就医时的资料。此外,一旦术后出现毁容结果,消费者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美容院100多万所,从业人员600多万人,年营业额达到240多亿元,是服务消费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目前,作为“美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容、整容产业和化妆品产业,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发展,其产值已占中国GDP的1.8%;美容整容已成为继买房、买车、旅游后的第四个消费热潮。

  目前,社会各界已呼吁,政府应加强对美容业的监管。记者了解到,卫生部曾发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不得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应由登记机关指定的专业学会核准,并向登记机关备案。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长吕鹏认为,对美容业的管理,北京市卫生局制定了制度措施,其中的关键便在于监管。目前国内美容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广告和超范围经营几乎是公开的事,这也是造成美容毁容纠纷的真正原因。对此,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只有加大检查力度,并制定出严格的惩罚措施,才能起到震慑和打击的双重作用。(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