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3:06 南方日报

  上兵伐谋

  城市升级命题下的施政锦囊

  锦囊八:文化名城

  塑造城市的精神和灵魂

  文化名城

  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

  当前,国内外区域间的竞争,正从“拼经济”、“拼管理”上升到“拼文化”,没有文化的繁荣,不可能有东莞经济的持久繁荣。东莞市委书记佟星认为: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

  出招时间:2001年

  当事人回顾:

  玉兰大剧院管委会主任周汉标

  5年前,周汉标是东莞市文化局艺术科的科长,一听说东莞要启动文化引擎时,他“血脉喷张”。

  几年间,东莞迅速建起一批高水平的文化设施。在新城市中心区的9大标志性建筑物中,属于文化设施的就有7座,其中新图书馆、大剧院、展示中心、科技博物馆达到国内一流水准。同时,建筑文化和生态文化品位也得到大力提升。如今的东莞,不仅城市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充满创意、个性,市民的文化品位也大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东莞把历史文化巧妙融入城市文化景观,精心规划,保护性开发可园、鸦片战争遗址等重点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保护戏曲、醒狮、龙舟、书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东莞文脉。

  在文化新城建设这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里,东莞还响亮地提出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三大文化品牌,用以实现知识传播、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文精神培育锻造的文化三大功能。

  备忘录:东莞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重新调整了城市定位,提出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用5到10年的时间,把东莞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城市精神昂扬向上、群众素质极大提高、文化事业产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精品日益涌现、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经济发展壮大的文化新城。文化新城和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三大战略目标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全市现代化总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文化建设大潮。

  2005年,一朵朵文化建设的“玉兰花”在东莞次第盛开绚丽夺目:文化周末、都市彩虹、读书节、东莞论坛、博物馆建筑风潮……倾情打造“文化新城”的东莞,正以不可抵挡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两年来,东莞社区文化蓬勃发展,先后有1000多人次在各种艺术门类比赛中获奖。在文化体制建设上,东莞还首开地级市先河,实施公益文化项目招商,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

  锦囊九:生态绿城

  在森林城市里诗意地栖居

  生态绿城

  森林公园的建成,一方面给市民提供了健康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把东莞最大的几片森林保护起来了。

  市委书记佟星曾在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检查情况通报会上指出:东莞要把生态绿化建设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抓不懈。

  出招时间:2001年5月,东莞市提出“把东莞建成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

  当事人再回首:

  东莞市林业局副局长陈坚:

  “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设生态绿城。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山上的树越长越茂密,森林生态越来越好了。这是一大进步,森林生态从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坏。提出建设生态绿城后,东莞市的生态建设工作发生了很多转变。其实从2000年开始,东莞市就提出,国营林场全部停止砍伐树木;接下来,随着东莞市镇区的经营性森林采伐也被禁止,东莞市全面禁止采伐森林。这就等于把东莞的森林封闭起来加以保护。”

  备忘录:陈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衡量生态系统,森林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森林可以说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从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绿城开始,市委、市政府就加大了林业投入,特别是在2004年,投入5.5亿资金用于建设森林公园。目前,东莞境内大岭山、大屏嶂、水濂山、同沙、黄旗峰这五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均已颇见成效。陈坚表示,这些森林公园的建成,一方面,给市民提供了健康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把东莞最大的几片森林保护起来了。

  《东莞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里提出:东莞市林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林业覆盖率达到38%,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镇(区)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有专家指出,东莞的林业生态改造工程,除了要加快森林保护力度,同时应当加快林相改造,即改变某些森林中树木品种过于单一的状况,使森林树种多样化,使其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外,应当正视当前各个镇区间生态绿化建设不均衡的状况,加大对水乡镇区的扶持力度。

  锦囊十:教育强市

  为经济提供持续动力

  教育强市

  重视教育为东莞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东莞经济社会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东莞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紧握时代脉搏,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了东莞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东莞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

  出招时间:1996年,东莞正式提出了创建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2002年再一次明确提出,力争在2005年底前,把全市70%的镇区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把东莞建设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

  当事人回顾: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熊江杰老师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东莞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而根据相关的统计,2002至200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国际级奖项375项,国家级奖项4147项,省级奖项2237项。经过多年努力,素质教育在东莞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东莞推出了多项措施保障教育发展,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信这些举措必将为东莞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必将为东莞经济社会的持续腾飞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

  备忘录:未来五年,东莞市将提高财政拨款占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加强统筹办学力度,逐步实现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完全免费义务教育,支持发展以外来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的民办学校,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普及高中教育,以松山湖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合作,建设东莞大学科技城。

  图:

  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