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教授难进剧场 票价让谁止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21:42 人民网

  据报道,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观众要买一张较高档次的歌剧、交响乐或芭蕾舞门票需要500至800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一般教授月工资的1/10至1/6。最近柏林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好票高达4000元一张,这就更吓人了。

  而该乐团在柏林演出,门票仅43欧元,相当于一个德国教授工资的1/100。我国目前的演出票价普遍高出发达国家10倍以上,比如久负盛名的瑞士苏黎世话剧院,一张最好的门

票是83瑞士法郎,相当于那里一个教授工资的1/240;罗马一张中上等歌剧门票是当地一个教授工资的1/66。

  教授在中国属于收入较高的人群,而这个人群并不大。教授想进剧场,需要拿出自己1/10至1/6的月薪,恐怕是心痛的。那么,倘若一个勤杂工、一个售货员、一个大学生、中学生,要买这样的一张门票,那简直要一个月不吃饭了。即使是党政机关里的科长、处长,倘若不是“工作票”或“朋友票”,自己也掏不起腰包或舍不得掏腰包。

  指责门票这么贵,有人也许会说,这本来就是为有钱又有品味的人准备的,至于勤杂工、售货员、学生,去看电视好了,去买盗版光盘看好了,去看街头群众性文娱活动好了,这些高雅艺术殿堂之门,本来就不是为平头百姓开的。看得起就看,看不起不看,歌剧、交响乐、芭蕾舞本来就是“阳春白雪”,不是广泛普及的大众文化。

  问题在于,有钱又有品味的教授也难以“阳春白雪”,那么,这剧场之门也并非为一般有钱人而开了。如上所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授只拿出自己工资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进剧场,这表明,他们剧场的观众中尚有教授之类的人物,并非都是“大款”,更非“公款”。而我们的剧场,如果教授也为票价而止步,那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进得去了。

  不要以为老百姓只爱听山歌、看“二人转”,对高雅艺术一窍不通,要知道,今天的中国老百姓并不像某些以“贵族”自居的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愚昧。当然,要说让老百姓都看俄罗斯的《天鹅湖》,都听帕瓦罗蒂的男高音,那也不现实,但听《梁祝》,看《茶馆》也不容易啊!

  据说,全国有近3000家像模像样的剧场,可是,除北京、上海有些剧场运作得比较好,上座率比较高之外,大部分剧场并不景气,急于“找米下锅”。这就怪了,一方面是老百姓对歌剧、交响乐、芭蕾舞有需求,需求就是市场;另一方面是票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剧场也就难以开拓市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自然不能号召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进剧场,而是剧场要让老百姓轻轻松松进得去。

  搞艺术、开剧场的要明白,不管你们是图社会效益,还是图经济效益,都得靠老百姓。别忘了,老百姓是剧场的“衣食父母”,是剧场的主人。德国的戏剧家布莱希特很明白这个道理,为此,他提出“把戏剧赶入贫民窟”。可是,我们有些搞艺术的、开剧场的,只知道在“高雅圈”、“富人圈”里混,结果是越混越没出息,越混越不景气,已经很难再混下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