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未名湖的冰场便是窒息大学精神的栅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22:14 红网

  近日,北大体育教研部在未名湖畔张贴了一纸告示,大意是对未名湖冰场实施管理与维护。此后,未名湖上最宽阔的一块湖面设立了围栏,从此要对在围栏内滑冰的校外人士和校内职工开始收费,而北大学生则凭证免费进场。但学校此举引起了诸多议论。(12月27日《竞报》)

  匆匆浏览过新闻,心中蓦然腾起一个“调皮”的预言:北大此举,恐怕又将引发新

闻冲浪一族的批评与质疑声潮,甚至很可能成为来日评论界人士的热门新闻由头。继续深入点击,果不其然,论坛上早已是口水翻飞、群情汹汹,就连相当一部分北大学子也大持保留意见。粗略观之,有两种声音颇具指向代表性。其一,“昔日开阔的未名湖被禁锢起来。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是燕园的重要标志……尽管对北大学生是免费的,我依然感到了失望和失落。”一名北大毕业生这样写道。其二,同是北大毕业的余先生认为,固然需要管理,可这一行为却破坏了北大一贯的包容性。如果说前者是诗性抒发、感性思维的话,后者则是逻辑理性的反诘,二者回应方式有别,但中心语义却是一致的:即未名湖的冰场围栏就像是破坏包容价值、窒息大学精神的“无情”栅栏。

  近年来,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可谓喧嚣一时,无论是圈内诸公,还是大量社会人士,每遇高校内的风波变故,便习以包容价值和大学精神说事,且其谘议准星多对准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著名高校。北大屡屡成为类似新闻声波的起源地和风暴眼,并不让人多么讶异。在人们心中,它是有着光荣包容传统的精神风向标。实际上,当代中国人对大学精神的深刻品质理解,多半来源于“北大之父”蔡元培的主旨诠释及彼时北大师生共同营造的襟怀气象,倘将这一“后者犹可追”的理想情怀比作一汪涵荡大学精神的历史眼波的话,那么它无疑是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可现在的问题是,坐而论道也好,品评精神情怀也罢,多是务虚之想,今日大学教育,早已走过了初期的萌芽草创阶段,而象牙塔外的世界,亦远比昔日的民生江湖要宽广、喧闹、丰厚和深邃得多,在如许变异着的二者之间,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心态审思和品评校园新芽?

  在批评者看来,未名湖象征着北大的精神之魂和文化之眼,它的开放和包容便意味着其美学喻体的热忱与宽容。这种纯净和理想化的认识心态当然值得尊重,可他们却过于漠视了校园生活和管理的现实情境。大学校园仅仅是精神真空的世外桃源吗?大学师生便只能是精神环保主义者么?未名湖毕竟不是永远波动的灵眼,它深凝为冰了,它在这个冬日有了被造访者用脚步和娱乐叩击的可能,这就是现实。既然怡情遣兴的休闲娱乐可以驾临这片燕园人眼中的圣地,适时的管理和维护便不是无来由的唐突或践踏。圈起的冰场只是未名湖的一角,它被打扫,被清理,被精心呵护,冰上起舞者由此获得了更舒适、更秩序化的娱乐享受,这样的效果不正是他们的娱乐心情在这个娱乐时刻所需求和释放的吗?而心性自由的人,完全可以选择在更宽阔的栏外野冰上弛奔驿动;至于不苟言笑的精神求道者,亦可自由游走于未名湖的冬日冰心之上,读着罗尔斯或福柯,想着乔伊斯或品特,这就是美妙的、蔚为大观的包容:你可以对合乎程序的围栏批评和叹息,可以全不在意地于围栏内玩个汗流浃背,可以选择在野冰上跌个四仰八叉,亦可旁若无人地继续自己的哲人之思。大学精神的质与核绝不体现于对常态化情势的吹毛求疵上,过于执拗于休闲、生活细节的牛角尖,恰是真正大学精神的迷失和偏航。大学之大,取决于襟怀、抱负、气质与学术追求,而非望栏生异、望“管”生异的价值洁癖,这就如同再兴北大之包容情怀,绝非请出若干个留长辫、戴瓜皮帽的辜鸿铭那般简单。

  更深入地看,人们习惯于将某些个体表象放大到无比宏阔的场域背景上扫描和透视(如高校中的北大、清华,城市建设中的北京、上海之类),实则是对时代精神“大道”的跃进式、理想化曲解。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心中茫然无大道,或是心先有栅栏,而后才“捉”到了让我们自己耿耿于怀的栅栏与生活插曲。抬眼看一看代表性喻体身后的辽阔世界,也许有助于我们找到真正的大学之大、价值信仰之大、民生情怀之大。喧嚣未名湖之上,结的是与四合院里一样的自然之冰,如此而已。

  (稿源:红网)

  (作者:陈阳)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