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研领域上的一朵奇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8:26 人民网-华南新闻

  

科研领域上的一朵奇葩
专注实验的马文丽

  1994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的马文丽博士和丈夫双双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从事分子生物专业的博士后研究。在国外,她有着优厚的生活和科研环境。然而,当她接到母校原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学科建设急需人才的信时,毅然于1998年初举家回国。

  3个多月日夜苦战研制出SARS早期诊断芯片

  马文丽1985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9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室获博士学位。如今是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华南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说起回国的经历,马文丽感慨:“我在国外干得再好只是个高级打工者,最多就是加薪,找不到主人翁的感觉。回国后,学校给了我很大的舞台,能按自己的思路去创新,去成就事业。”

  回国后,马文丽很快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被任命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34岁的她成了全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

  2000年3月,马文丽首次运用一种新的基因片段扩增技术,率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应用型基因芯片,并巧妙地运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基因芯片的开发应用,将在环境污染、动植物检测、器官移植、产前诊断、药物筛选、药物开发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前景。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实现对生命的微观调控,将可最大程度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种前沿科技,在SARS流行期间就曾大显身手。作为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成员之一,马文丽不顾个人安危、勇挑重担,她下实验室带领课题组人员日夜加班,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苦战终于成功研制出SARS早期诊断芯片及SARS基因检测试剂盒,并进入国家药监局的报批程序,为SARS早期基因诊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基因技术造福每个中国人

  “我有一个梦想,要让基因技术造福每个中国人!”马文丽自信地告诉我们,现在,国外已可用基因芯片进行体检和早期诊断,但费用十分昂贵。她的研究所将用3到5年的时间,争取把基因芯片成本降低几百倍。到那时,只用百来元就可做基因检测,让老百姓真正受惠。

  基因芯片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科研课题之一。1998年,34岁的马文丽回国之初,基因芯片在国外研究已经很热,但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国外研究时,经费充足,回国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研究经费严重短缺。于是,马文丽从一万元、两万元的标书做起,把每一分能筹到的经费都掰成两半来花。

  为了尽快打破欧美国家在基因芯片领域的垄断。早日研制和生产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马文丽果断地把目光投向企业界。在这个崇尚“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她一如当年回国般坚决地为学校引进了历史上第一笔风险基金———羊城报业集团投入600万元风险资金资助基因芯片的研究。

  虽然解决了经费问题,但这个“吃螃蟹”的行动也引来了一些微词:“用了人家的钱,搞不出东西来怎么交待?”当时,北京、上海、西安都在开展基因芯片研究,竞争很激烈,风险也很大。但是马文丽坚信在国内芯片领域的艰难创业中可以体味到更有滋味的人生幸福。

  手握8个国家专利谋划未来

  马文丽回国后的第一个年三十,正好赶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家还没安顿好,她就一头扎在工作上,在实验室加班至凌晨三点,准备回家时才发现实验室铁门已被反锁。长夜漫漫,寒气袭人,她只好不停喝着用电炉烧开的热水,暖暖身子,一直工作直到天明。

  所幸的是,作为一个国际前沿性的攻关课题,基因芯片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马文丽为研究所争取到的国家、企业、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科研攻关基金及企业的项目投资超过了1000万元,之后逐年增加。利用这些宝贵的科研经费,马文丽和她的同事们组建了国内一流的基因芯片实验基地,有华南地区最先进的基因技术研究设备、基因解码装置以及基因芯片设备的检测仪器,并带出了一支精干的人才队伍———6年来共招收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66名。2000年,研究所拿到了博士点资格,并建成全军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10年的学科建设目标,实现了学科建设的飞跃。

  如今,手握8个国家专利、其中3个是基因芯片核心技术专利,马文丽对未来有很多计划:把基因芯片应用到艾滋病的窗口期检测,想把基因芯片实用化、产业化。

  1999年,马文丽被评为“全军优秀留学归国人员”,2001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届“广东省杰出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她还是南粤巾帼十杰,第一届广州市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新星”获得者。

  众多的荣耀并没有减少对她对生活美好的追求。马文丽说自己“先是一个好太太、好母亲,再是一个事业上的好老师”;她的人生同样精彩,她的科研灵感来自温馨的家庭;她“做的饭很好吃,织的毛衣很漂亮”;她人如其名,白皙的略为瘦削的脸庞,整洁的发髻,清爽中透着文雅秀丽。

  《华南新闻》(2005年12月28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