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信仰缺失与医生的贪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8:45 中国新闻网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国公众对医生开大处方的抱怨久矣,最近深圳与哈尔滨相继发生的天价住院费事件,引得全国皆惊。相关的调查仍在进行之中,不久就会有结论出来。但处分几个人不过是治标之举,民众或许更想知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为何变得如此贪婪?

  原因之一,可能是生活所迫,环境使然。以大医院为例,由于病人偏好上大医院,致医生们工作压力巨大,加班是常事,假日、节日常无法享受,收入却不高。医科学生经过七年以上学习后到大医院上班,却面对收入与付出不相称的局面。于是,利用职业之便谋求利益成了一种选择,红包、回扣等等方式由此产生。

  其次,可能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不是天生的,它主要是靠后天教育而来,并通过奖与罚两种手段来维持。既然正常的物质激励不足,精神奖励又淡化了,物质处罚难以普遍实施,精神处罚就成了维护人文精神的主要手段。人类经验表明,道德准则与宗教信仰是实现精神处罚的最有效手段。前者通过人的耻感发挥作用、后者则通过人的罪感发挥作用。可见,“人文精神的缺乏”仍不能说明问题。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医生信仰的阙如。没有恰当的道德戒律,宗教信仰阙如,想的仅仅是个人与家庭过上更舒适的生活,那么,这种人很难维持人文精神,原先塑造起来的那一部分,也可能很快退化。

  罪感阙如,道德约束(耻感)在当今医院的具体环境中又高度弱化,于是,人性中的贪婪得以扩展,而在医院里出现普遍的大处方、天价住院费也就“顺理成章”了。

  旧的精神信仰退去了,新的信仰又没有普遍确立,传统信仰也不再有效。那么,如何应对?有人认为民族主义可以替代旧信仰而凝聚社会。但民族主义是一种集体意识,它常常在有外来对立物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但无法成为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准则,对于解决医生的贪婪更无用处。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从短期来看,中国要与欧美接轨,让医生成为顶级收入阶层可能性不大,但适当调高医生的薪水是必要的。

  从中期来看,改革医院的体制,实行医、药分家,部分大医院私有化以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保险公司的医疗顾问审核日常的医疗方案等,可能会从制度上抑制医生的不良心理,从而避免不合理诊疗的发生。

  从长期来看,恢复或强化民众的宗教意识可能是一件好事,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儒教、道教。宗教不是鸦片,它常常是解决人的生存价值、生命意义问题的有效手段。放眼世界,宗教团体常常扮演社会良心的维护者、传统与秩序的捍卫者的角色。没有信仰,尤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就会缺乏凝聚力,社会稳定性也相对较弱。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薛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