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终特稿:2005年 内地香港经济合作闪耀5大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0:0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李凯) CEPA、个人游、泛珠合作、开放人民币业务、北上就业……这些与内地密切关联的词语频繁地出现在香港的经济用语中。“内地因素”在2005年对香港经济产生鲜明而不可低估的作用,促使内地与香港经济呈现一系列新的亮点。

  亮点一:《安排》助推经贸合作新跨越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5年11月底,从香港输往内地的零关税货物总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免征关税3亿元;今年10月,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安排>补充协议二》,自明年起,对输往内地的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全面实施零关税,内地在法律等10个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并继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安排》的实施还为香港创造了近3万个工作岗位。

  商务部港澳台司官员表示,《安排》的实施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的融合,推动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这位官员透露,下一阶段,内地与香港将在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亮点二:内地企业赴港投资、集资创新高

  2005年,内地企业南下香港投资、集资均创新高,成为内地、香港经济合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去年8月,商务部等发布了旨在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有能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赴港投资开办企业的新规定。今年1-11月,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内地非金融类企业对港直接投资额达到12.9亿美元,同比倍增,占同期内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总额的41.9%。

  同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集资也屡有大手笔,带动港股成交、集资创新高。今年截至11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1400亿港元,内地企业成交总额占45%,在港上市的327家内地企业占港股总市值的39%。

  香港证交所主席李业广表示,在内地企业增长带动下,今年香港证券市场在全球排名已超越东京名列第四。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大型内地企业来港集资。

  亮点三:港人北上创业人潮涌动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目前约有23.7万港人北上创业,比10年前增长一倍。

  这种趋势在《安排》实施的背景下更为突出。截至今年6月底,港人根据《安排》在内地设立个体工商户1558家,注册资金近8200万元人民币。

  此外,根据《安排》,至今年11月底,香港已核发了901份服务提供者证明书,涵盖运输及物流、分销、保险等10个行业,多数香港服务提供者已在内地设立了企业;内地与香港在建筑、证券、会计保险等领域开展专业资格互认工作也已见成效,双方共有696人通过互认取得了对方的专业资格,其中香港有377人。

  亮点四:千万内地游客带旺香港市场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今年1-10月,内地访港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其中,“个人游”旅客达到456万人次。

  目前,“个人游”已扩展到内地的38个城市,涵盖近2亿内地居民。保守估计,仅今年“个人游”的内地旅客至少可为香港带来60亿元以上的生意,带动香港餐饮、零售、酒店、交通运输等市场全面兴旺。今年前10个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已增长7%。

  特区政府经济官员指出,内地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今年又进一步推出了扩大措施,大大方便了内地居民在港消费。

  亮点五:粤港、“泛珠”进入实质互动

  今年以来,粤港合作热烙,相继签署了《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粤港城镇规划信息平台》等协议,制订跨地域合作及互补发展策略,积极开展或研究大型跨境基建工程建设,以打通区域运输脉络;两地政府还共同组团赴海外举办推介活动,显示两地合作进入实质阶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表示,香港将集中力量和资源,悉力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建立更强大的经济互动。

  此外,香港还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合作计划。曾荫权说,香港下定决心积极参与推动“泛珠”合作,抓住内地特别是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机遇,使之成为提升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

  数字显示,“内地因素”已对香港经济产生明显影响。今年第三季度,香港经济增长达到8.2%,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失业率由2003年最高时的8.7%下降到目前的5.3%,是4年以来的最低点。

  香港舆论指出,虽然香港经济增长一定程度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但《安排》的实施对香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