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见字如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2:31 兰州晨报

  我见过一个说话格外用力的人,其用力点在于边说边朝空气划来划去的手指。定睛再看,原来他的手指总是在飞快地虚写着他口里吐出的每一个字……

  后来我收到过他的来信,看到他写在纸上飘飘洒洒的字迹,就觉得那其实也是用力的,每个字念起来都要加重几分。读他的信,我是否幻视了电影里那种写信的叠加画面?

  ———有一支笔在银幕上斜向轻描淡写,字迹后面隐现着那个人顿挫的手势和姿态,画外音格外铿锵有劲……

  提起这个人和他的来信,我想到了信件里常用的一句习语:“见字如面”。“见字如面”也刚好是这个人喜欢在信的开头跟你打招呼的一句话。书信的宝贵,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它们是手书,使得读信时常常“见字如面”。

  不过,这人留给我的印象,跟信件手书字迹的关系,则大概有如字迹跟写字人精神面貌和性格的关系,相联系却又并不能有效地说明什么。能说明的或许是,“见字如面”至少对于我,是要见过其人后才能又从那人写来的字迹里仿佛看见他,有如又一次面对着他。

  写信是一种跟人交往的方式,但也不排除有人为了少跟人交往,才动用了书信。有些信的传递,是因为写信人不想跟对方见面说话,或收信人拒绝面谈,人家只能写信过去。

  写信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有时也是为了掩饰,不想让收信人知道书信言辞之外的更多内情。

  但字迹分析专家会说:即使字词守口如瓶,字迹却会泄露机密。

  然而我不是一个喜欢探幽索隐打探别人心思的人,而且我的确并没有(不想学也学不会)那么一套字迹分析的学问,又将信将疑的,觉得所谓字迹学,说灵也不灵,并不能真正用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见字如面”,也不过从字迹里见到了写字人的表面,再深入下去,那就是想像和别的东西了。

  可能,就因为我觉得凭字迹不能破译一个人的内心,“见字如面”只是在“如面”与“不如面”之间,手书的信件才妙,才可贵。哪怕(幸好)字迹不是心迹,字迹却还是跟书写者相关;哪怕(幸好)字形不似身形,字迹却还是会让那个人的形象在纸上浮现。从笔管里流到纸上的字迹,相比敲下键盘,弹上显示屏的字体,很像是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字迹学要把它当成一个人的心灵DNA理由不充分,读信人把它当成一个人脸谱化的面具,大概是可以的。这脸谱是书写者照自己或别人的想法勾勒的,想要成为什么和避免什么,都在有意无意间,自动和被迫间,作为面具,于人于己都还不牢靠。所以,那是亦真亦幻的,正像“见字如面”本身。可能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见字如面”刚刚好,并且足够了。

  现在看来,“见字如面”还有点儿奢侈。就像在这个手机短消息和电子邮件的年代里,用笔在纸上手写一封信是一种奢侈。现在见到的是一律的字体,还怎么“如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