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历史第一见证者的困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4:05 人民网

  【内容提要】:新闻报道的平衡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一个涉及更深层次的理念和社会规范下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信息的传播全部过程的目的是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引发歧义,制造疑惑与误解。传播者的个人素质在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这个信息急速聚集和消亡的时代中,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框架下,如何消除刻板印象,无限的接近事实的真相变得迫切重要,这不但关乎新闻学科的发展壮大,也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量强弱的一个标志。此外,新闻报道不能排除现时物质世界所决定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政治

氛围约束。平衡的,公正的,有社会正义的报道仍旧是难题和争论的热点。

  【关键词】:新闻报道平衡实证精神刻板印象相对合理性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影像、声音、文字及各种各样的符号仪式构建着我们生活的今日世界。而这些,必将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成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甚至,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或者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媒介。报纸上记载的新闻事件成为史学的直接材料,现时的一切定格为时间的座标,各个时代的人的物质状态及其精神思想也存在于这些浩瀚的信息之中。

  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这些信息采集加工者必须:诚实、准确、平衡、公正、客观、有社会正义感和良知。将这些新闻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新闻活动中,无论是第一线的采访记者还是第二线把关的编辑,如何准确把握上述原则依旧是一个难题。而平衡原则是其中更为模糊朦胧的一个。

  新闻报道的平衡,一般是指在报道中对各种与新闻事实相关因素和新闻事件相关各方不同立场权衡比较,尽可能用无涉明显个人偏好的价值评判公平地呈现事件或问题的全貌,不但突出主要因素和意见,又顾及其他的尤其是相反的因素和意见。让新闻当事人自由表达意见,可以有效杜绝人为异化新闻事实,作为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对平衡技巧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这也是媒体成熟程度的反映。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然而,平衡并不等于中庸,更不是不辨是非,一个成熟的媒体是有其完善的经营模式和方略,在思想上力求保持客观、冷静、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和高超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应对社会事实的行为上的理性自觉。令人遗憾的是:新闻传输播报的受众反映并不尽人意,对于报道失衡的批评屡见不鲜,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有什么应对的办法?这需要宏观的参详,也需要微观的实证调查。

  (一):新闻报道失衡原因分析

  “记者们在看这个世界多数事情的时候,都戴着有色眼睛。记者是凭空想像和刻板印象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它们的受害者。”①显然,第一线的信息采集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记者毕竟不是超人,他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标准,对纷纭繁杂的新闻事件加以取舍,决定是否采写和采写什么。他无法完全脱离这个宇宙而客观的存在。或者是出于个人生活历史上的不快经历,或者是一种隐藏着利益博弈的抉择,甚至是某种一时的义愤和冲突,一种嫉妒和羡慕,新闻产成品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主人的色彩。在议程的设置和报道深度广度以及持续的时间跨度上,种种私叙在精巧的结构和选词上体现出来。

  参与信息选择和过滤的还有编辑人员。在新闻信息的加工、制作、播报阶段,同样也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记者采集来的新闻信息进行修改、润色,并决定其是否进入和以什么形式进入传播阶段。记者和编辑共同工作,履行着“把关人”的职责。这一把关行为同样不是在真空中运作,仍旧会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专业学识水平、个人心理素质、技术业务能力等等制约着新闻原则的实现。

  国内学者李希光认为:“媒体的偏见来源于报道不平衡,不能充分反映冲突双方意见,出于政治上正确性原则,游说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来自大公司的控制和传媒大腕与生活脱节”。②在这里李希光将平衡视为一种单一的新闻业务技巧.笔者认为新闻失衡现象不能脱离宏观背景的分析。至于是把关的传播者是问题的关键,还是传播者所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所先在决定,这是失衡的新闻报道是无法逃避的。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中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于是,对于媒介来说,意识形态的分析关注的是揭示媒介如何协助观点和信仰的维系,从而再造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主导地位。”③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无需赘言。这种意识形态的映射反映在新闻报道作品的各个方面。正如我国传统新闻宣传理论中所追求的,新闻媒体报道要严格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鼓劲宣传的树立积极正面高大形象时,又部分的削弱了负面揭露批评型报道。在公共议题上往往无法脱离线性的思维。或者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针砭时弊,口诛笔伐下的是一种宣泄情绪的目的。而媒体也成为这种不均衡报道的战场,使媒体形象大大受损。

  更为鲜明的是新闻采编传播者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选择并且建构简化的,泛化的符号,用它们来对社会群体或是群体中某些个体进行区分。用来构建刻板印象的原是符号一般代表了相关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和背景。刻板形象隐含着的事实是,被选择的符号对涉及的群体进行了普遍的预设。”④这种预设完全违背了尊重新闻事实原始的客观性。再此,刻板印象也成为对于社会群体地位的象征诠释。如都市报纸中的夸富仇富报道使新闻传统的理论宗旨再次在实践工作中遭遇挑战。另外,媒体特殊的组织结构有着自身的文化定位,这种由编辑记者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集体在研究市场受众后,形成媒体的定位和组织的发展路线。编辑部的氛围更多的是某种合乎脾气爱好乃至思想上的文化观念。这一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有时也引发内部记者与编辑的分歧。

  播报速度和新闻时效性是报道准确、公正、完整和平衡的另外一个敌人。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捕捉受众眼球,吸引广泛的注意力,提高媒体自身的品味或者是捍卫社会正义良知上树立一个高大的典型;媒体必然要对日益变化复杂迅速的社会状态作出灵敏的反映,这也压制着报道进行深度的考量。

  (二)新闻报道失衡的对策

  “记者向所有方向,所有持论开放。但是那不意味着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必须极端的平衡,事实不是50对50。”(拉尔夫.布卢门撒尔《纽约时报》)⑤“美国《新闻约规》第五条不偏不倚是说:正确的做法是把新闻报道和表达意见明确地区分开来,新闻报道不应该掺杂任何意见或者任何一种的偏向”。⑥上述两个观点似乎是互相冲突矛盾的。新闻的世界就是在冲突中发展开来。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平衡或者是客观等等准则,不免要陷入逻辑上的尴尬境地。而追求相对合理性却是可以实现的。“实证精神,因其卓越的相对性,唯一能够适当地代表一切历史大时代,还体现同一基本演变的各个特定阶段,其中每一阶段,按不变的规律,从前一阶段而来,也为后一个阶段作准备;不变的规律,使之参与共同的进步,从而能够始终前后一贯、不偏不倚地对所有任何协作作出正确的哲学解释。”⑦这里,孔德所认为的实证精神是社会性质上的。这对于新闻事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素养有着很大的启发。社会的形态变化与与演进有着自身不可抗阻的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也是从一个低级阶段到另外一个高级的阶段,尽管有时候也会发生变异,但是总体的形势是一贯的。新闻事业发展至今,有着与社会规律相符合的规律。传播者的责任与义务已经在其职业道德要求中明确规定,种种追求金钱和话语霸权的企图是不考虑在其中的。新闻传播者的不作为与这个事业的要求是违背的。

  众多报刊广播电视在新闻信息传播中,或多或少的流露着失衡的报道,很多细节无法经受推究,种种硬伤一目了然。这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遗憾。最近关于“伪科学与科学警察之辩”的报道中,记者由于偏向,忽略被批评者的发言,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媒体一时之间成为公众讨伐的众矢之的。这种现象要引起业界内外谨慎的注意。

  呈现在我们眼球和耳朵里的媒体报道,需要兼顾各个方面。在政府和民众的利益兴趣之间,走中间平衡的道路就要求与现存执政的政党或者政府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离,不能被动充当传声筒而丧失自己的独立地位,从而违背社会契约规定下对于公民承诺上的公信力.一种故意或者是不自觉的过份激进,导致公众情绪失控,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给媒体带来不必要的政治和法律上的麻烦。同样是不许剔除的。大体上要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行事,与政府工作相互配合。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关注公众的利益。

  在具体的新闻采编业务上,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采访对象的选择:记者决定采访的对象、选用什么的事实作为新闻的素材,都应是为了客观平衡地报道新闻,揭露新闻事实的真相。

  二:消息来源的权威和广泛性。采访中,对于各个阶层要有关照。其中,具有象征代表性的人物是报道的焦点。切实体现阶层中反映社会的政策感受,媒体要审慎各种舆论观点。发挥监督政府、制衡决策的作用。

  三:新闻标题新颖而不是哗众取宠。

  四:文字优美、合乎新闻语言,拒绝拗口或者是自以为是的自言自语。要尽量少用主观色彩浓厚、情绪化的形容词,而应该多用动词。

  五:图片选取适度,尊重良好风俗习惯。

  六:观点全面:对有争议的新闻事件报道时,应如实、客观地播报有关被报道人之间的论争和双方(多方)的分歧意见,以保障法律意义上双方平等的言论自由权。

  七:引语的准确:记者只是记录者,不要直接发表观点,妄下论断。在引用双方或多方观点时,不能断章取义。结语:

  与报道平衡的业务技巧一起提升的,是传播者自身思想精神境界的净化。也是媒体生态环境友好进化的结果。在中立平衡中,新闻的美是可以实现的。也是众多新闻媒体所关注受众-社会民众基本权利的要求。(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研)

  注释:

  【1】、【5】、《新闻报道与写作》【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译2003年8月第一版华夏出版社P429P63

  【2】、《畸变的媒体》李希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P141-145

  【3】、【4】、《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黄佩译2005年4月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P28P37

  【6】、《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美】利昂.纳尔逊.拂林特著、萧严李青藜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P364

  【7】《论实证精神》【法】奥古斯特.孔德著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一版P4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