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婚纱时尚(絮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4:4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婚纱时尚(絮语)

  80年代初期,京城忽然时兴婚纱礼服。许多青年人结婚,新娘穿着白纱礼服,新郎穿着黑色西装,隆重举行婚礼,并照相留念。此风也吹及中老年人,一些做银婚、金婚纪念者,也多有效法行事的,虽不铺张酒席,却也热衷于照一张婚纱照。

  老年人和青年人,心态有所不同。青年人穿婚纱,是向往时尚,追求新潮。改革开放,冲破束缚,新风一起,便多有跟随。青年人既是兴风者,也是推波助澜者。老年人思想比较守旧,穿惯了中山装、列宁装,惯性观念就成为传统,最排斥的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效法西方就想都不敢想。面对新时尚,他们也只是亦步亦趋。“文革”时结婚穿着衣领打补丁者如我等,至今都未曾迈出这一步。婚纱礼服,原非中国传统,而是西方习俗。西方人结婚,新娘头戴白色长纱,手持一束鲜花,新郎穿着黑色西服,白色硬领衬衫,系着黑色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双双走进教堂,在牧师面前山盟海誓,成为正式夫妻。此俗代代相传,成为西方的一种婚姻文化。

  此俗于20年代传入中国,30年代多行其道,40年代成为风尚。全国解放后,这种带有宗教色彩之风,被视为腐朽甚至反动,直至改革开放,前后30年中,婚纱礼服无人敢穿,此俗也销声匿迹。如果不是时代变迁,它便将成为永远的古董。

  婚纱礼服的主要原料是绸缎,作为丝绸之乡的神州大地,原本最有条件兴此服饰之风,只是因为文化传统不同,它才如同白皮肤蓝眼睛的洋媳妇,总是不易得到族人的认同。

  中国的传统结婚礼服,因朝代的不同而时有变化,没有造成一个代代相传的统一款式。历朝历代流行的,既有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也有连体的袍式服装。旗袍也曾成为时尚,只是时间不算太长。最传统的只有颜色,女士婚衣几乎一律是红色,大红自古被视为吉庆的色彩。新娘的“凤冠霞帔”,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正是最有传统意味的打扮。

  现在,红色依旧还是被人们接受的喜庆色彩,但白色婚纱并不因其有基督意味而被排斥,却是因其素净的外观和纯洁的本质而被认可。或许,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种交融,是两种观念汇聚的一种表现。

  婚纱礼服,曾为时髦,曾为高雅,它象征庄重,表示神圣,但风起青萍之末时,因为价格不菲,也曾让普通百姓不敢问津。如今,因为时尚所推,也因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它也日渐成为寻常之物了。

  婚纱礼服风尚在我国且行且止的历程,折射出国人观念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日前我过访澳门,在市中心的民政议事厅广场,竟看到潮州市的婚纱晚礼服在这里举行模特表演。远离京城的潮州人,今日也兴婚纱!我不禁谓然而叹:婚纱时尚,时代风采,大江南北,方兴未艾。15年后金婚日,我没准儿也会随时代,照相馆里学浪漫。

  婚纱照片均由赵晶张燕辉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28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