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柯原:坎坷经历混着月光入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5:4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高凯明

  讲述诗人柯原的故事,本应以诗的语言娓娓道来,然而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却使文字一下子变得笨拙直白起来。几十年了,印象里的柯老总是这样笑容可掬地面对周围一切人。

  眼下,柯老已有75岁高龄,他离休前是广州军区政治部师职研究员,现在仍担任着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长一职。他已出版了40部诗集,可谓著作等身。然而又有谁知道,他如此甜蜜的笑容,还有那一本本厚厚的诗集,竟是用漫长的隐隐之痛铸就的……

  ■人物小档案

  【柯原】

  柯原,原名章恒寿,1931年生,湖南省新晃县人,侗族。1946年在天津读书时,开始发表诗作。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在广州军区政治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出版著作40部。

  曾任《华夏诗报》主编、《散文诗报》副总编辑、大型文学刊物《虎门》副主编。现任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顾问,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柯原:坎坷经历混着月光入诗

  陈春鸣画

  1 借月光乘酒兴 写下著名诗篇

  近年来,柯老因身体欠佳很少外出,呆在家里,仍旧笔耕不止,每当一束新的月光洒进窗口,他就会有新作问世。也就在这个时刻,他会想起那昨日的月色。他会想到1948年初冬的那个飘雪的夜晚,年迈的老母亲把一大碗水酒放在他手里,让他喝下后便趁着月光,穿越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奔赴解放区参加解放军的情景。他忘不了从那一天起,他便将自己的姓名章恒寿改为笔名柯原了。他还会想起在朝鲜战场上,他和战友们乘坐一辆中卡车,月光下穿过敌人封锁线的一幕:行车中他们遭遇敌机空袭,司机只好闭灯驾驶。在一个急转弯处,他们的卡车冲下了悬崖,幸运的是又被卡在了山腰的一棵大树上……为庆祝死里逃生,朝鲜人民军请他们喝酒,他一口气喝了3斤葡萄酒。之后,他们步行翻过一座陡峭的大山回到营地,就在那天晚上,他借着月光,乘着酒兴,写下了被人们传诵了半个多世纪的著名诗篇《一把炒面一把雪》。他说,在他的诗里,炒面和雪都浸透了温馨的月光。

  2 一顶"帽子" 困他42年

  1946年春,15岁的柯原被牵连入母校邢台师范学校的一起火灾和食物中毒事故。一顶“反动党团骨干”的帽子便戴在了柯原头上,而且一戴就是42年。直到1988年,经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亲自过问,“邢师事件”冤案才得以昭雪。期间,柯原先后被关押劳改5年,降职、下部队锻炼更是家常便饭。

  42年前,柯原还是个15岁的孩子,42年之后,他已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离休干部了。

  和柯老一起在广州军区文化部任职的战友都只知道他是一个边抓部队宣传文化工作,边搞业余诗歌创作的高产诗人,但从未想到过他的那么多优美温馨、传诵一时的诗句竟是从流血的心灵伤口里流淌出来的。

  说到这段伤心史,柯老说,原想能在离休前得到平反,也好伸展一下自己的腰身,可等接到平反通知时,才发现自己离休已经一年了。柯老的话说得很平静。

  1994年,柯老去深圳龙华镇为《党风》杂志采写一篇先进典型。晚上吃饭,有人问柯老最爱什么酒,柯老酒后吐真言,说,我喜欢一二三四五,更看中红黄蓝青白。他还解释说,一是一品红,二是二锅头,三是三花,四是四特,五是五粮液;红是红酒,黄是黄酒,蓝是蓝带,青是竹叶青,白是老白干。至此,柯老诗仙酒仙的名气在当地一下子传开了。

  3 沈从文卖字助他还债

  1980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柯原敲响了北京前三门大街的沈从文的家门,前来开门的是沈老的老伴张兆和,张兆和拉着柯原的手来到沈从文的床边,告诉他是柯原从广州来看他了。已经80岁的沈老听到柯原的名字后,眼中顿时露出欣喜的光彩,为看清柯原的模样,他让老伴为他戴上眼镜。他握住柯原的手,泪水已从眼眶里溢出。沈老想当面看看柯原什么模样和柯原想当面对沈老说声谢谢的想法,已经是36年前的事了。今天才得以实现,怎么能不使他们感慨万千呢。

  1946年,柯原第一次向时任北大教授并负责主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的沈从文寄诗歌,便被刊用了。接下来,柯原同沈从文书信联系不断,在沈从文的指导下,柯原在那段时期创作和发表了二百多首诗作。1947年,柯原失业多年的父亲撤手人寰,给家中留下了沉重的债务。在万般无奈之下,柯原想到了沈从文,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从未见过面的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预支一点稿费,以解燃眉之急。想不到的是,沈从文对柯原的求助十分重视,他亲自拟文于《益世报》上刊登启事,并采用义务卖字的方法为柯原募捐,他告诉喜欢他书法的读者,把需要的尺寸规格写信告诉他,并要求对方将买字的款项直接寄给柯原。在沈从文的帮助下,柯原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柯原:坎坷经历混着月光入诗

  4 要求平反被拒只因《长恨歌》

  也许是因为自己长期蒙冤的缘故,柯原总不希望别人再受委屈。1974年的一天,柯原在梅县街头的卖煤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瞧,原来是广州军区新闻科副科长郭光豹。郭光豹因有反对林彪的言论被打成了“反革命”,之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直至判刑入狱劳改。因在狱中表现尚好,被提前释放回潮州原籍农村务农,现在他的身分是大队的采购员。柯原上前拉住郭光豹的手说,林彪都摔死三年多了,您怎么还在这里买煤,快回军区要求平反吧……说到这里,柯原自己也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其实,林彪摔死的消息,柯原本人也是在一年多之后才知道的。当时他正在洞庭湖农场改造,外界的消息都被封锁。那情景同眼前的郭光豹差不了多少。在提醒郭光豹回军区要求平反的同时,柯原也提醒了自己,自己头上不也有一顶类似的帽子吗。在他得知郭光豹已经得到平反之后,便回到军区要求给自己平反。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却对柯原说,林彪摔不摔死和你柯原没有关系,你在1959年军区业务创作班上曾宣传过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诗的样板,你这是在诋毁革命样板戏。柯原说,1959年还没有革命样板戏呢,怎么能说我诋毁样板戏呢。没人理会他的申辨,柯原只好又回到了军分区。

  5 “犯错误干部”让人刮目相看

  柯原这块被时代的逆流冲刷了近半个世纪的石头,已经变成了一块十分雅致、而且具有温良恭俭让性格的玉石了。然而,在那个革命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的年代里,柯原这块美玉还是不能被接纳。这是时代的悲哀。

  在个人历史问题的影响下,柯原的性格逐渐发生变化。在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时,他变得谨小慎微。在工作上,他尽可能做到最好。年轻时在一次参加街道的义务劳动中,他和诗人张永枚抬砖头,筐已装满了,他还要坚持再添几块,结果刚一起身,便把扁担压断了,换了一条扁担再抬,又给压断了。为此,张永枚说柯原不自量力。张永枚说,他当时并不知道柯原头上还有那顶帽子。

  1973年年底,柯原被降职到梅县军分区任宣传科副科长,报到的第三天,政治部主任便点名让柯原写分区当年的总结。虽然不熟悉情况,但柯原二话没说,为了完成任务,他一连几天没睡觉,提前保质保量地交出了总结。几天后,他参加部队的实弹射击,又一下子打了个优秀,军分区的干部战士立刻对这个下放的“犯错误干部”刮目相看,说他是文能过硬、武能拔尖的大诗人。

  柯原的性格、气质在变,但他对诗的热爱、对用诗来歌颂美好的未来的追求没变。从他1946年发表的第一首诗《祖国哟,起来吧》到最近出版的《黄土地宣言》,时间已经过去了60年。在这长达60年的业余诗歌创作中,柯老已经出版了40部诗集,近3000首诗歌。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