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自主创新质疑林毅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8:11 人民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笔者以为,这是对以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条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笔者接触的许多人士对此均有共识。出人意料的是,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却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

  这个声音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他在一个会议上公开提出了自主创新&q

uot;到底是动力还是陷阱"的质疑。为了不曲解林教授的意思,这里原原本本地把中国新闻网11月1日关于他的观点的报道抄录如下:

  在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三次报告会上,林毅夫提出了一个问题:"十一五规划有一个亮点,就是强调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到底是动力还是陷阱?"他说:"当然自主创新是经济动力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技术创新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当然是引进技术,一种是自主研发。到底哪一种比较好,这其实是成本跟效益的关系。"林毅夫认为,如果一个后发国家在有可能引进技术的时候,技术创新的成本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本。因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收入水平高,但是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高,因此收入才会高。实际上,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引进技术的成本远远低于自己发明技术的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在追赶的阶段也都是靠大量引进技术,然而它们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8%、10%左右。他说:"我们现在的水平,从财富来看,从人均收入来看,跟发达国家既然有那么大的差距,就代表我们的产业水平,我们技术水平还是跟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靠引进技术作为我们创新技术的来源。"林毅夫强调,靠引进技术为主,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自主创新,其实,自主创新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流程创新。因为外国的技术可能更适合外国的国情,适合外国的资本和劳动力成本,而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比外国低得多。因此我们应该增加劳动力的使用,增加劳动力的使用本身也是一个创新。其次,我们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这个产业上面没有优势。比如像摩托车,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生产摩托车最多的国家,而且过去生产摩托车的国家都已经退出了这个领域,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在摩托车方面,并没有我们拥有的优势。因此,如果摩托车要创新,当然需要我们自主研发。

  林毅夫的观点能否站得住脚?

  对一种政策或某种观点――即使是中央的政策和观点――发出不同声音,也是应当被允许的,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种不同声音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站得住,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

  笔者以为,林毅夫的阐述有一个问题,就是虚设了一个错误的前提――自主创新就是排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进行批评。其实,五中全会提出自主创新,并不一概排斥引进先进技术。中央领导同志在会议讲话中就提出要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因此,林毅夫虚设的这一前提是并不存在的。

  从林毅夫的观点来看,尽管其表述十分婉转,但其核心的意思还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对自主创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表面肯定,实质否定。他的理由是,对我国来说引进技术比自主创新合算,引进技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可以降低成本,否则就会掉入自主创新的"陷阱"。按照他的分析,技术引进之所以必要,一是引进比自主研发成本低,二是我们落后,不能不引进。其实,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可以说,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引进技术的二十多年。通过技术引进,推动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这是事实。但我们不能夸大这种提高的程度。因为挂着"中国制造"牌子的许多产品,出自中外合资或外方独资企业,中方并没有真正掌握其制造的核心技术,一旦外方撤资,我们的落后面貌就显现出来,犹如海潮退去沙石尽露一样。难怪有的外资方傲慢地说:"中方的技术贡献等于零。"的确,我们不掌握关键技术,就不可能有技术贡献,只能为人家打工,因此在利润分配上就处于绝对劣势地位。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技术引进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人家无论如何也不卖给你。从西方国家那里,我们只能买到波音客机,却买不到预警飞机和先进战斗机。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正是他们制造的封锁中国的借口。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也好不到哪儿去。跨国公司的牟利本性和垄断欲望决定了他们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的不是技术推广者的角色,而是技术封锁者的角色,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所谓"技术溢出"极为有限。这一情况导致了我们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失败。以汽车市场为例,我们的市场几乎全部让了出去,而核心技术却没有换来,我国原有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而在合资过程中日益萎缩,变成了跨国公司的打工车间。二是许多技术的引进成本并不低,甚至贵得离谱。DVD的专利技术使用费贵得让我国企业无法使用,不得不转而研制EVD,而EVD由于不能兼容DVD光盘而无法实现市场推广。跨国公司的目的就是用这种方式封杀中国企业,以实现高额垄断利润。三是反复引进,受制于人。许多厂家都在重复着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被动之路。钱没少花,效果不好。把总账算一算,成本并不低。更关键的问题,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也没有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和自主性。

  林毅夫所强调的自主研发成本高,其实也不尽然。由于我国人力成本低,加之市场推广潜力大,从长远看、从全局看,自主研发往往是合算的。林毅夫用"四小龙"的例子来证明技术引进的必要性,而实质上"四小龙"和中国在很多方面是不可比的:"四小龙"无一例外都是比较小的国家和地区,而且都和美国保持着亲密关系。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们在技术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较小而不具备全面发展科技的能力,也不必什么都自行研制;二是因为和美国关系紧密,美国不会对他们实行严厉的技术封锁,在技术引进方面障碍较少。

  恰恰相反,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拥有自己相对独立而全面的经济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相对独立而全面的技术支撑体系,这是大国实现独立和主权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这个道理很大,大到了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完全不能抗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不是为了充当人家的打工者,而是实现民族的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上不能总跟在人家后面,而做到这一点,自主创新就是别无选择的路径,即便是一部分技术依靠引进,也必须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道理更大,同样不是所谓"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消解和阻挡的。此其一。其二,美日等国,甚至连欧洲在内,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我们要从发达国家获得与"四小龙"相同的技术要么不可能,要么需付出更高代价。况且,即便在"四小龙"当中,也有不同的情况。以韩国为例,他们走的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道路。韩国政府不允许企业完整引进生产线,而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今天的韩国,综合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小龙",而成为世界工业和技术强国之一。这不能不说是自主创新的结果。从韩国的经验中,我们推导出的恰恰是与林毅夫相反的结论。

  我国的实践也证明,在那些根本指望不上外国合作的领域,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研发,效果是相当好的,两弹一星、运载火箭、太空飞船、激光照排、超级水稻等等,均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成为证明国家民族能力的重要标志。即使在国外愿意出卖技术给我们的那些领域,自主研发往往也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跨国公司就必然实行敲竹杠式的漫天要价,而一旦同类的国产技术出现,他们的价格就一落千丈。在国产技术出现后,你即使依然用国外的技术,也会大幅度减少因对方漫天要价而导致的额外支出。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国产技术的研发依然是有意义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单靠引进是引不来一个现代化强国的。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无论如何都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立国之本,丝毫不能动摇。以"龙芯"为例,不能以目前的"龙芯"尚不先进为由将其弃置不顾,而应当加以扶持,使其成长起来。这就如同养孩子,人家的孩子再强健终归是人家的,自己的孩子再弱小也是自己的,要千方百计把孩子养大成人,使其自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林毅夫在刻意强调技术引进的同时,也不敢于全盘否定自主创新,为此,他捎带着也为我们指点了两个自主创新的领域,一个是所谓"流程创新",意思是对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做一点调整,多用一些人;一个就是在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创新,比如摩托车领域,在这个发达国家已经退出而我们却拥有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领域,林毅夫教授倡导我们大力自主创新。他的意思分明是说,第一,你不用做实质性的、关键技术的创新,还是要引进,把引进来的生产线搞一搞"流程创新"就可以了;第二,人家扔下的,你可以搞;人家先进的,你就不用搞了,买就行了。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而又意味深长的指点。按照林教授的思路,我们可以大力进行自主创新的领域还有不少,只要外国人不搞的,我们都可以大力自主创新,比如缝裤子、做鞋垫、烧砖头、做蜂窝煤、掏耳朵眼等等。

  笔者注意到,多少年来林毅夫一直倡导我们,按照所谓"比较优势"的理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他的逻辑是,不赶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们的比较优势,符合中国人多而就业不足的基本国情。这样说似乎有道理,但深入地加以思考,又觉得并不尽然。人口众多固然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确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就业;但同时知识分子多、技术人员多同样也是中国的国情,我们拥有数千万知识分子和众多的科研院所,为什么林毅夫只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回避知识密集型产业呢?离开了"知识密集"型产业而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吗?聪明如林毅夫者,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呢,还是故意回避这个道理呢?其实,世界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古代领先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后来被一个个欧洲国家超越了;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被荷兰超越了,荷兰又被英国、法国、德国超越了,再后来,英法德又被美国超越了。这说明,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先进,只要有一种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和正确的国家战略,就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成为后来居上的先进国家。如果以50年代"超英赶美"的某些失误来否定赶超说,同样不能成立,一是因为50年代的赶超实际上取得了许多收获,使我国在一些方面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是即便有失误,也是方法问题,不能因此而否定赶超战略本身。而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只能在静态和微观的意义上起作用,如果放在动态和宏观的环境里,比较优势并不适用。因为按照这个理论,落后者要永远安于现状,满足于你的所谓劳动密集或劳动力廉价优势,不要图谋什么赶超,而老老实实供发达国家支配和盘剥。

  结论

  笔者总的看法是,自主创新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一条光明之路,是一条强国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在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我们要坚定地以自主创新为主。如果说,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我们应当以学习和引进为主,那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和引进之后,我们应当进入一个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阶段,犹如一个人的成长,初始阶段需要依赖大人的扶持,成人后则需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个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想对当代中国人的热切呼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