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表彰大会上5000人人手一份 《五年·史诗》成一大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9:39 南方日报

  新观察

  本报讯昨日,对于本报《东莞观察》来说是值得骄傲的一天。在昨日上午举行的5000人参加的东莞市2005年总结表彰大会上,《东莞观察》年终特刊《五年·史诗》被作为会议材料分发给每一位与会者。气势磅礴、内容精彩的《五年·史诗》以其对东莞五年来发展的准确把握和恰当概括赢得与会人员的称赞,从而成为昨日5000人大会上的另一亮点。

  昨日上午8时30分,记者走进会场就看到一份份蓝色封面的《五年·史诗》特刊和其它会议文件,一起被整齐地放在会场每一个座位上。随着与会人员陆续到场,在会议召开前的有限时间里,几乎每个人都在忙着阅读《五年·史诗》。

  一位来自企业界的与会代表表示,《五年·史诗》特刊编排整齐、内容高屋建瓴,是平面媒体中最早对东莞五年历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同时,他还表示,这一方面反映了《南方日报》新闻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从字里行间,他还读出了南方日报采编人员对东莞的高度责任感。而多位镇区领导都向记者表示,由于时间关系,会上对特刊阅读不够细致,但他们已经被特刊的形式所吸引,要把特刊带回去细读。此外,几乎所有在莞媒体都派出记者参加了昨天的会议,他们对《五年·史诗》也评价很高,认为该特刊完全体现了本报“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

  在一些报纸派送点,记者留意到,这期特刊醒目沉静的外表吸引了很多市民,有些市民特意带走两份报纸,说是一份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从报纸里了解东莞,另一份留下来,用报纸来收藏自己生活在东莞这个起步最好发展最快的好时代。

  本报报料电话当天也接到不少读者来电,一读者是东莞媒体圈内的朋友,说是由于这次反映东莞五年见新城的特刊,只有南方日报《东莞观察》一家在做,而他当天错过了看报纸,回来后报纸已经没有了,所以希望本报能赠送几份报纸给圈内朋友交流。也有从外地刚来东莞半年的王先生打来电话,特地表示感谢本报,他说,看了这期气势磅礴又对东莞满含深情的特刊后,使他重新认识了东莞,并且加深了对东莞的热爱。

  从本报发行站,记者了解到,此次《东莞观察》特刊在东莞发行了10多万份,在珠三角发行了30多万份,再一次借特刊重拳出击,表现了南方日报《东莞观察》的区域影响力。

  各界热评《五年·史诗》

  大气新意客观

  东莞市人事局局长朱榜明

  今天在会场我看到了《东莞观察》做的《五年·史诗》特刊,第一感觉就是版面做得非常大气,无论是排版还是格局都很大方得体,体现了《南方日报》的高端品质,非常吸引我。会后我仔细阅读了这次特刊,我认为特刊完整详细地记录了东莞五年来新城市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一幅很壮阔的建设图景。

  《五年新城》回顾了东莞的昨天,记录了各项工作如火如荼的今日,也展望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引导人们见识了一个全方位的东莞。我认为这次的《五年·史诗》特刊最大的亮点在于南方日报《东莞观察》不仅仅履行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的功能,《五年·史诗》的确做到了宣传东莞这几年来的建设成就,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们的报纸也很有创新意识,为东莞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总之,我可以用这几个词汇来形容《五年·史诗》,那就是:大气、新意、客观。

  希望有更多

  高质量新闻

  湖南省人民政府驻东莞办事处主任黄国凯

  作为外地政府驻莞办事处的行政人员,我经常浏览在东莞发行的各种报纸,希望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湖南省和东莞的各项经济交流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南方日报》是我每天必读的报纸,我还记得这份报纸的办报理念是“高度决定影响力”。我认真读了《东莞观察》的《五年·史诗》,详细了解了东莞市这五年来在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产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最后一部分的《家园情怀》,感觉很温馨、很和谐。我觉得《五年·史诗》在客观反映事实之余也注意到了可读性,用一些故事反映东莞的巨大变化,这样很好,让人容易接受。希望《东莞观察》以后出更多这样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全方位见证

  东莞跨越式发展

  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少彤

  当2005年即将过去,新年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刻,《南方日报·东莞观察》与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座新城的诞生!独特的视角、客观的评价、深入的报道,全方位地见证了五年来东莞激情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党报,《南方日报》自身的高度,决定了它所应担负的责任与影响力。《五年·史诗》所载是《南方日报》对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客观、务实的体现,它让人们在感叹东莞发展的同时,更深地感受到了一个城市内在的韵味与潜力,一个充满实力、活力、魅力与创造力的城市,在这里充分地向人们展示了她的亮丽风采!

  既有政府声音

  又有百姓看法

  慧谷集团慧谷城市策划部经理张毅

  特刊做得相当不错,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角度上都是非常好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特刊从城市面貌到产业经济再到人文居住,囊括了相当多的内容,不但有政府高层宏观的声音,还有老百姓对城市的看法。这样做,特刊显得真实而有分量,也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

  总体策划好

  但有小瑕疵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宣传科科长叶久根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特刊策划比较好,配合东莞2005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推出,时机也很好。但是从小角度来说,我觉得“镜头见证魅力城市”那版把松山湖的图片放在下面那么小的一个角落,与松山湖的地位和影响力不相称。

  一份不可多得的

  ”三贴近”特刊

  东莞市物价局局长卢启邦

  今天我阅读了《南方日报》的特刊,感觉就是版面大、内容广、观点鲜明、报道客观。特刊纵深报道了东莞五年见新城所走过的历程,展示了东莞五年建新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让人们看到了东莞美好的未来。另外,我觉得《东莞观察》定位准确,富有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特刊。愿《东莞观察》继续保持与东莞人民的血肉联系,继续为创建”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平安东莞”和”创业东莞”做好宣传报道。

  整体感觉不错

  东莞市信息中心副主任谭永康

  参加“东莞2005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第一时间看到了《五年·史诗》特刊,感觉不错,我与旁边其他同志交流时,大家都感觉不错。因为开会比较忙,整个特刊的报道还来不及细看,但浏览一下,觉得你们对东莞产业发展史的那一块报道很不错,而且策划也有新意。

  用新老照片对比

  就更有震撼力

  东莞电信局那晓东

  我看了贵报《五年·史诗》特刊后,觉得报道非常全面,真的具有史诗般的恢宏、大气和严谨。“上兵伐谋”篇用事实印证了东莞五年来的巨大变化,不仅具有理论的高度,而且在书写上具有写实的意境。而“镇委书记眼中的东莞五年”,对各镇党委书记的采写鲜活,使整个报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很喜欢摄影,对“镜头见证魅力城市”一篇,感到有点美中不足,如果能加入以前的老照片,比如市政中心才修建时的场面照片,整个报道会更具震撼力。

  新东莞新感受

  东莞理工学院张友炳:

  昔日荒山野岭今天美丽校园

  2001年,张友炳来到东莞理工学院读大一,毕业后他留在该校担任校报采编人员。几年来,理工学院的变化使他感受颇深。2002年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奠基之前,当时还在读大二的小张参加了学院的摄影比赛,主题是院长杨晓西定的,是让大家用摄影机拍下当时的松山湖。现在对比起来反差特别大,那些照片很有纪念价值。小张当时眼里的松山湖“是一片荒山野岭,水塘、荔枝园、还有野鸭,只有一些农民住在那里”。短短的一两年后,美丽、现代化的理工学院新校区在这片荒山野岭上建成了。2003年10月首批本科生进驻,2004年毕业后的小张也来到这里工作。“现在的学校不仅有宿舍、教学楼、饭堂,还有教师住宅、学生活动中心、社团办公室等,我现在翻出那时的照片,都不知道当时拍的地方在哪里。”

  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陈凌:

  一天一个样日日在变化

  陈凌是东莞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他是2004年7月来到东莞的。他说:“就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我亲眼见到了东莞南城行政中心一带的巨大变化。我去年3月来东莞考公务员的时候,那一带是工地,也不知道要盖什么,后来就先后看到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玉兰大剧院、科技馆……一座座美丽的建筑落成、投入使用。”

  陈凌说,东莞的新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面貌的“硬件”上,也体现在“软件”上:“不少外地人原来只知道东莞人有钱,别的就认识不深了。现在东莞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很大,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我的很多朋友和同学对东莞都很推崇。”

  东城中心市民杨雪:

  买衫不用再去广深

  “在这里也能体会到购物的乐趣了!”家住东城中心的市民杨雪说这是她对新东莞的最大感受。杨雪是个时尚女孩,她说:“前两年东莞只有一家百货商场,东西档次低,国际化和一线品牌几乎没有,选择余地非常小,那时我们买东西都要颠簸到深圳、广州甚至香港才行,一买就是一大堆,我们东莞人的钱都被外地商家赚去了。当时还有一个重要感觉就是购物买东西的商场很分散,有时候买个小东西,要从吉之岛逛到西正路或再到市桥路,非常不方便。而且因为没有竞争,服装等物品的价格非常贵。”

  杨雪说,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就有了改变,全市几家百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引进了很多她心仪的服装品牌,而且动辄就有诸如“买200送200”的优惠,消费者有了实惠,而且也不用再到外地购物了。“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是一站式购物,从我们家里出发走几步就到了世博附近一带,在这里就基本能买到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非常便利。”

  B07、B08版专题策划肖开润周智琛撰文南小渭廖奕文梅林郭文君陈香国戴双城王慧

  姜岩田甜欧雅琴陈志强谭志红周智琛

  图:

  与会代表利用开会前的间隙,认真阅读《五年·史诗》特刊。本报记者杨凯摄

  超市里的商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本报记者杨凯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