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五看长沙科技篇:把长沙建设为区域科技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23:38 红网

  编者按:2001年到2005年,是我国的第十个五年经济发展期。这五年里,长沙全面推进改革和对外开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机遇,努力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红网从12月26日起,将持续推出《辉煌十五看长沙》系列报道,力图从多引擎拉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来展示十五期间长沙市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展望长沙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报道将分为农业篇、工业篇、城建篇、招商引资篇、平安建设篇等部分连续推出。今日推出《十五看长沙科技篇:把长沙建设为区域科技中心》。

  红网长沙12月28日讯(记者 李慧芳 实习生 黄成)日前,据有关机构测评,在中西部20多个省会城市中,长沙总体科技实力位居第三,仅次于西安和武汉。记者了解到,“十五”以来,长沙科技事业进入突飞猛进时代,长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34亿元增加到625亿元,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535家增长到903家,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从45家增长到75家。高新技术产品从900种增长到1600种,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十五”期间提高了5个百分点。

  璀灿的科技之光

  长沙是一座科技资源丰厚的城市,密集的科技创新活动,使这座城市放射出耀眼的科技光芒。

  “长沙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荟萃,形成了较强的科技人才优势。”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2万余人,约占全市劳动力资源的9.4%,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27万人,其绝对数和相对数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校大学生33万人,42名两院院士、逾万名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精英在这里执着创新、勤奋创业。“长沙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为科技发展筑就了坚实的基础。”

  39所高等院校,就有4所重点大学进入了“211”工程,又有30个国家重点学科;65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300余家各类科研院所,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6个博士点,376个硕士点,这里科研院所聚集。“更有诸多颇具实力的科研实体,成为长沙科技跨越的创新源泉。”

  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磁悬浮列车、C/C航空刹车材料、克隆神经疾病基因、超级杂交水稻等成果让长沙声名远播。而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农业等领域,尚有一大批价值可观的科技成果即将破壳而出,“这些成果将使长沙再次让世人频频瞩目,为长沙的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积累更为强大的势能。”令人欣喜的是,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十五”期间提高了5个百分点,近几年全市每年获奖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产生42亿元的产值,9.4亿元的利润,近1.6亿元的税收,解决就业人数4万多人。

  把高新技术带动作为两大优势带动战略

  “把长沙建设为区域性科技中心,把高新技术带动作为两大优势带动战略之一。” 这是长沙市“十五”期间的创新发展战略。

  “长沙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确立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动力。”这是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对长沙科技促动力的充分肯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长沙市进一步健全了全市科技管理网络,并建立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刚性机制。市直各部办委局在机构改革中保留设立了科技处室,大中型企业普遍设立了科技机构,科技管理工作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科技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突出,使科技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

  《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长沙市技术创新实施方案》、《关于实施高新技术带动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支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是“十五”期间长沙市创新政策环境的手段。而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颁发长沙市首届科技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长沙市第二届十佳科技创新青年人才、聘请专家为市政府科技顾问等一系列措施更是极大地调动了科技工作者和投资创业者的积极性。“一手抓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一手抓市场科技投入的促进,也创新了科技投入机制。顺应了市场要求,大批科技项目和企业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沿319国道的近百公里的走廊内,以国家级的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辐射布点了浏阳农业科技园、浏阳生物医药园、隆平高科技园、望城高科技食品工业园、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雨花环保科技产业园、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等专业特色科技园区。”2005年,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2%,对长沙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占全省高新技术总收入的40%以上。特别是长沙高新区经济规模和效益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浩荡的创业之潮

  良好的环境催生出高涨的创业热情,长沙科技界、企业界瞄准高新技术产业的广阔天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创业大潮。

  在一批颇具现代意识的优秀创业人才的带领下,长沙民营科技企业从零起步,10余年时间悄然崛起。远大集团白手起家,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的中央空调产品,迅速成为一流的现代科技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达90%以上。创智科技在中国IT界新锐人物丁亮的带领下,成为国内四大软件开发基地之一。三一重工致力技术创新,在国内工程机械领域崭露头角,年产值已达30亿元以上。亚大科技、力元新材料、长海数码等一大批创新主导型的民营科技企业,正放射出日益璀灿的光华,成为长沙科技产业的主力军。

  建机研究院裂变为中联重科,湖南化工研究院创办海利化工集团,湖南农科院与袁隆平院士等联手打造的隆平高科,长沙矿冶研究院成长为上市公司,众多科研机构在市场淘洗中脱胎换骨,形成了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劲旅。

  国有企业在科技提升中新生。国有集体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在体制转轨中赢得先机?长沙选择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之路,在企业转机改制的同时,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湘江涂料集团与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开发新型涂料,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改制创造了条件。长沙毛巾集团、梦洁家纺全面运用CAD、CAM技术,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的宠儿。长沙卷烟厂、通大集团、中汽长电、九芝堂等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持之不懈的技术创新,积极加入高新技术产业行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院士、教授引领创业,留学归国人员归巢创业……群雄毕至的创业阵营,演绎了一出雄浑壮阔的现代科技大剧,推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3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7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25亿元。全市现已形成了乐金菲利蒲曙光、创智软件园、三辰数字卡通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金瑞科技、湖南海利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产业;以亚华种业、隆平高科、九芝堂等为先导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四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的82%,成为长沙经济的有力支撑。

  (稿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编辑:阿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