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座城市的哭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3:30 舜网-济南日报

  公元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徐北文先生仙逝,享年81岁。

  之所以郑重古板地开篇明义,是因为先生对教育事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对齐鲁文化以及济南文化的贡献,名至实归地应当告示乡梓。孔孟之乡齐鲁大地上,那么多亲朋同仁、文友学生,以及知他爱他敬重他的人们,都会深切地缅怀先生——在2005年这个清冷的冬季。

  先生走得很安详。肝癌而没有痛苦,是上苍垂顾这位才华横溢半生坎坷的老人吧?这是让亲友们在悲痛之中又略感欣慰的。21日下午5时,万鹏君与华松君携齐鲁书社社长总编担纲责编,并因先生病重而昼夜赶印的先生新作《海岱居文存》的样书,赶往医院。先生吃力地看了看样书,断断续续地说:“好,好!了了我……桩心事……谢……谢!”然后安然睡去,再也没有醒转过来。

  先生的的确确了无遗憾地去了。他的一生,活得充实,活得勤奋,活得睿智,活得豁达,活得辉煌。人生如此,夫复何憾?姑不论先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文史馆馆员及济南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等等荣誉,单说他二十余种文史专著,便足以奠定其著名学者的地位。他的《先秦文学史》,是新中国第一部断代文学史,在学界反响极大,得到了钱钟书、萧涤非等大师级学者的赞誉肯定。《徐北文文集》、《海岱小品》诸书,则在中国文学及文化史领域,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认识,季羡林、邓友梅等大方之家皆致函先生,给予高度评价。它如《灿烂的古代文化》、《济南简史》、《济南史话》、《大舜传》诸书,则对齐鲁文化、济南历史文化,做了深入而有卓见的发掘与研究。我深信,先生倾尽毕生心血的努力,对于齐鲁及济南历史文化底蕴的揭示,对于提高山东特别是济南人的文化自信,那影响是久远的。

  “文章千古事”,这话其实只能应验在少之又少的文人身上。

  先生便是。

  他用文章,为自己筑一座永远的墓碑。

  这几天,我深切感受到,先生的西归,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失,而且是济南这座文化名城的重大损失。作为济南市政府的文化顾问,他参与规划了历山颂碑、大舜石图园、瀛芳园、娥英祠、白雪楼、曾巩画壁、明湖铜鼎、明昌钟亭、藕神祠、铁公祠、清照园等胜迹景点的兴建或重修,并提出了不少主导性的建议,还以自成一家的书法,为不少胜迹撰书匾联。我一直激赏大明湖中先生撰书的藕神祠“是也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以及明昌钟亭“金钟鸣处蛙声静,璧月升时客梦清”等几副楹联,并固执地认为,其才情意境,即使放在中国诗词如日中天的历史年代,也堪称上乘之作,是可以传之久远的。

  几天来,我的电话与短信,几乎全与先生的辞世有关,人们的震惊与悲痛溢于言表。我体会到先生于济南这座城市的重要,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悲伤与哭泣。省市新闻出版、文化界的不少年轻编辑记者说:以前,遇到有关山东及济南历史文化的疑难问题,可以直接请教徐教授,他总能给你一个中肯满意的解答。他就是这方面的活词典,我们年轻人的主心骨。如今教授走了,再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向谁求教呢——其言之切,其情之戚,令我久久萦怀,悲从中来,又欣慰有加——我不知道,我是为先生自豪,还是为先生伤悲……

  ——长歌当哭啊!

  我曾在《海岱小品》跋中写道:“世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云‘人生得一名师足矣’。先生之于我,便可作如是观。”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而立之年考入济南师专。那时,刚刚解脱24年漫长劳动改造生涯的先生已经54岁,但依然风度翩翩。他讲的先秦文学史,是我们最有兴趣的课程。他不用讲稿,侃侃谈来,旁征博引,中西比照,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见足了他的渊博与才情。据说,建国初期,先生与孔孚师、任远师及远在四川的孙静轩师,并称为济南四才子,而先生居首。又据孙国章兄与刘玉骅兄说,他们曾蒙先生以其数首新诗见示,直令二人扼腕叫绝。能让诗人国章兄与恃才傲物的玉骅兄倾心叹服,那自是新诗中的精品。只可惜先生似乎并不以其新诗为意,从未收入他的任何选集之中,我也无缘睹其神韵,这是十分遗憾的。10年前,先生家宴孔孚师、任远师、李永祥师、赵炳南师,我承师命忝列末座。席间,诸师长指点文坛,即席酬唱,何等意气!如今却唯馀我与永祥师尚在人世,念此不觉悲从中来,四顾茫然……

  先生早年恃才傲物,书生意气,晚年却参悟人生,转为睿智豁达。每与晤谈,他总能直奔题旨,精辟解说,让你茅塞顿开。不仅对我,对任何登门求教者皆如此,诚然一博学锐敏的敦厚长者。上世纪8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孔孚诗歌研讨会”上,先生以孔孚师老友的身份,在众口一词的赞扬声中,直言孔孚山水诗“减法”用得太过。但先生言辞稍过峻厉,而让自视甚高也完全有理由自视甚高的孔孚师一时无法接受,并声言要与先生从此绝交。我与国章、玉骅兄再三斡旋,孔孚师才答应在我家与先生言和,但条件是先生必须先到我家等他并首先示好。我以为先生断难接受,孰料婉转相告后,先生竟一口应允,略无难色。约定之日,我预计来回车程加上孔孚师家的时间,约需一个小时,便告知先生50分钟后到我家。谁知孔孚师早早等在他家门外,车到便走,赶回我家时,只用了40多分钟,而先生尚未到我家。我的心紧缩起来,生怕孔孚师拂袖而去,万万没有料到,他竟笑着对我说;“北文还没来?那咱就到他家去吧!”两位济南文坛耆老的一段公案,便以这样的方式了结。我常想,孔孚师的率真,先生的豁达,皆算得上一种人生的高境界,而是我辈晚生难能做到的。惟其如此,也才是我等应该效法的。

  先生出身教育世家,幼年即以严格的国学发蒙,又聪颖强记,博览群书,年方二十,已翩然有才名。上世纪50年代初,便有《怎样写作》等多种著述刊行。可惜自31岁至55岁正值壮年的大好年华,先生因“胡风分子”嫌疑、“右派分子”而获罪,被下放劳动改造,24年间无缘治学为文,其一生成就,大都是在55岁之后完成的。我敬佩先生“重操旧业”后的勤奋,更为他壮岁的白白流失而深深遗憾——否则,先生该有怎样的学术成就啊!

  先生之惠我,始自入室,终其谢世。师专毕业后,我任职济南出版社,又多年与先生隔楼而居,近水楼台,可得随时聆教。许多文史疑难、资料出处,皆蒙先生指点。偶有一时把握不定的,他总要斟酌求证后再告知于我。为支持我的工作,他常为我提供选题设想甚至帮我设计选题体例,如《潇洒济南丛书》,如《唐诗观止》,如《中国读本》,如《现代小品文选》……他的著述,约有一半是在我社出版。凡他认为分量较重且有出版补贴的书,往往先征求我社是否接受,盖以我故也。他主编的《李清照全集评注》一书,获得省以上奖励8项并连年再版,成为我社传统书目。《徐北文文集》、《海岱小品》、《二安词选》、《唐诗观止》等,也都是我社双效俱佳的重点图书。此中,包含着先生对我太多的关爱。

  最令我难忘的,是先生多次与我促膝长谈。在他小小的书房里,我们品茗谈心,话题几无不及;心扉洞开,直抒胸臆;悲喜嗟叹,毫不遮掩。我之受益,自可想见。那样的时刻,我常觉得,先生既是我的恩师,又像我的忘年挚友,还有,也像我的父辈亲人。先生还常以多读书,常动笔,做真人,干实事期勉于我,并特别嘱我多写散文,以我为性情中人,散文更适合我。知徒莫如师,我与先生,是气息相通的。早些年,先生足力尚健,间或去书店,遇到入他法眼的好书,常多购一二送人。我的书柜里,就有先生送我的《艾略特诗选》、《王小波文集》、《老宣放言录》、《艾略特评论选》等10余种图书。命笔至此,起视先生惠赠,睹物情伤,不觉再次潸然……

  先生是的的确确地走了。在那个世界里,您不会寂寞,有孔孚师、任远师、山青师……那么多老友在等您。而我们也终有相聚的一天,那时,您还是我的老师,我的恩师;我还会与您促膝相对,品茗长谈——竟夜不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