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奥运让艺术家们走到了一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4: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2月2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雕塑学会等全国雕塑组织,共同以“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大赛组织委员会”的名义,邀请在京雕塑家共聚于北京金台艺术馆,辞旧迎新,以共襄人文奥运盛举。

  朔风凛冽。活动当天,有人担心与会的雕塑家人数会受影响。而活动的倡导者、全国政协委员、艺术家袁熙坤却坚信这将是一次盛会,他风趣地说:“祈盼健康的人都是和奥

运有缘的。”果然,当天下午5时,雕塑家们纷纷欣然到场。有耄耋之年的前辈大师;有充满锐气的青年才俊;有盛年有成的实力派掌门人士。他们代表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学派。有的雕塑家竟是从乡下的工作室赶来的;有的是从天津、石家庄、青岛、济南和南京分别专程赶来;最远的竟来自澳门和台湾。当230余位雕塑家欢聚一堂时,雕塑界大团结的景象令参加者无不动容。

  一般印象中,艺术家们由其行业性质和职场规限决定,人人追求特立独行,拒绝他人的风格同化,易偏执于自我,是最不容易彼此“团结”的。然而,这次“雕塑联谊会”却让大家看到了团结与和谐。用大赛组委会主任袁熙坤先生的话说:“是奥运,把中国雕塑家们凝聚到了一起。”在谈到自己致力于奥林匹克事业的缘由时他说:“我之所以执著地献身奥林匹克公益事业,是因为全世界的秒表都是一致的,是因为体育事业已成为最直观的展示真善美和体现公平公正的一个行当。是因为我们的规则是经过100多年实践考验的,所以我可以对雕塑家们负责地说,参加这样一个阳光的、重在参与的活动,大家都将获得荣耀与身心的健康。奥运与雕塑的结合是完美的、天然的。在古希腊的奥运会上,以体育为题材的奥运雕塑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遗产,为我们今天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如今奥运把世界目光聚焦到中国,而无需翻译的雕塑艺术将成为雕塑家们把才情贡献给奥运、祖国和民众的永恒纪念,也将成为盛世中国为未来积累丰富文化遗产的良好机遇。作为创作公众瞩目雕塑艺术的雕塑家们,应置身于这伟大的事业中。”

  不久前一封在雕塑界流传的公开信,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在“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参与倡议书”上,极短的时间内,竟有近百位雕塑家在此签名。年龄最大的签名者,是我国德高望重的雕塑界泰斗、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作者、98岁的曾竹韶先生。另一位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说得好:“我是冲着奥运的口号来的。我认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口号,将人与人的团结、和谐作了最精妙、最高境界的表达。”奥运要求人们从团结中去寻找力量,而团结是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执行组织此次“雕塑联谊会”的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邹文认为:“体育比赛具有这样一种文化功能,让运动员所代表的关联人群———即与该运动员具有的地区、人种、阶层、性别或文化价值观相近的人们,团结在一个‘圆心’的周围。因而,不同人群认同的比赛选手,可以凝聚不同的人群。它可以促使人们放弃较小的认同,而仅认同“民族”、“国家”。

  据悉,由袁熙坤先生竭力倡导的,由中国雕塑家协会等组办的“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在社会各界及海内外反响积极而热烈,海内外艺术家踊跃报名参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30日第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