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挥别灾难 守望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6:55 人民网-华东新闻

  

2005:挥别灾难 守望幸福

  关键词:信访局长

  张云泉还那么累吗

  □本报记者龚永泉

  往事追忆:4月,本报推出一组3篇的系列报道,报道了江苏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的感人事迹。第一篇刊登在4月7日本报头版头条位置,题目是《信访局长的好榜样》。后来,中央新闻采访团全体成员致信张云泉,表达了对他健康状况的担忧,并希望他保重身体,注意休息。

  现在的张云泉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何?还像记者采访他时那样“充满激情的神采里有着深深的疲惫”吗?

  近日,记者来到泰州重访张云泉。

  记者问,报道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

  张云泉答:“好处”是提高了信访工作的知名度,阻力少了一些,再就是群众认为我是“清官”,我出面,上访对象更容易接受。“坏处”是各地直接给我的上访信多了,工作量明显增加,还有一条,是“典型难当,活的典型更难当”。就说穿着吧,接待上访穿得普通一点,有人说“装相”,出席会议穿得好一点,又有人说“抖起来了”。当然,我是“穿自己的衣服,让别人去说吧”。当然,最大的“好处”是泰州的信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信访局的领导是一正两副,现在又新配了三位副局长。本来,泰州信访局的人员编制是省辖市中最少的,现在破例增加了5个编制,又是省里信访系统增加最多的。市委组织部作出规定,新提拔的青年干部都要到市信访局工作一至三个月。

  让他欣慰的是,1月至11月,泰州市赴国家信访局上访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最少,赴省信访局上访同比下降63.7%;赴省纪委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0.8%和73.8%,其中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90%和95.6%。

  张云泉同不少记者成了好朋友,经常通过手机短信沟通信息。直接交往最多的是文汇报记者周玉明,周玉明编辑电影百年专刊,张云泉写了一段寄语:“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有过军旅生涯的我,主要从影片塑造的党员干部的形象中汲取营养,像《万水千山》李教导员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在处理社会难题的岗位上不回避矛盾,迎难而上,像《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那样———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张云泉到上海作报告时,一行四人提前一天到达上海,悄悄住进双人间。他是特地改变行程的,因为怕增加接待负担。上海市委的同志得知后,十分惊讶,连说,张云泉还没作报告,就已经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关键词:乡村女教师

  查文红的欣慰与无奈

  □本报记者王伟健

  往事追忆:1998年8月,上海下岗女工查文红提前退休后,来到安徽砀山县魏庙小学,当起了一名不拿工资的编外老师。这一事迹披露后(详见本报2001年12月25日头版头条长篇通讯),引起全国反响,查文红一夜成名,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查老师现在还在砀山教书吗?

  不见查文红已经有3年多了。在联系她之前,记者心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过了自己的“教书瘾”后,她也许已经回到上海安享晚年了?

  电话打到魏庙小学,接电话的仍是查文红!

  她娓娓讲述着这些年开心和不开心的事,都离不开魏庙小学和那里的孩子们。

  “报道之后,魏庙小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查文红说,学校得到了全国特别是上海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成了宿州市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部的教学楼是2003年9月投入使用的;2005年初,中学部教学楼正式竣工。学校还建了1000多平方米、仿古建筑式样的综合楼,里面有一个电脑室、一个藏有各界捐献来的3万多册图书的图书室以及教学实验室。这些基本都是上海各界出资兴建的。今年,上海交警总队的共产党员们还捐款3万元,修建了水泥操场。“魏庙小学现在叫魏庙希望学校,成为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花园式农村学校。”查文红很自豪。

  近两年,上海华师大一附中每年为魏庙学校老师免费进修培训。“2004年帮我们培训了7人,今年又培训了4个教师,不仅培训费免了,还承担了所有住宿、交通费用。”查文红说,“上海人民对我和魏庙学校的关爱之深,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但也有新的问题。魏庙村的家长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孩子们成了留守一族。留守孩子和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得更多。”查文红教的是语文,“我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尽量多的东西,就可以减少孩子们课后的学习了。”她说。

  爷爷奶奶们很少关心孩子的个人卫生,有的孩子一连几个月都洗不上澡。在每个休息天,查文红总是要带上孩子们,到镇上的公共澡堂去洗澡,如果村里有电的话,她还用上海交通大学赠送的洗衣机给孩子们洗衣服。

  查文红用心去关心孩子,孩子们也用心对待这位上海来的老师。“每次放学,孩子们总是说,‘妈妈再见’。”查文红说,如果听说她要回上海,孩子们甚至会哭起来,“害怕她一去不回”。查文红很欣慰:“我是多么幸福!这也是我至今不想离开魏庙学校的最大理由。”

  但查文红还有心病,她说:“随着对农村中学要求的提高,学校需要建设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我们有了实验教室,但没钱添置相关实验设备。”查文红想到上海的中学淘汰下来的实验设备,也许可以给魏庙学校的孩子使用。国庆节期间,她趁回上海参加会议,到一些学校去游说。“当时答应了,但现在没了音讯。”她颇有些遗憾。

  最让查文红牵挂的,是一个学生。查文红说:“这个名为魏尔兰的小女孩,今年只有10岁,很聪明,但让人难过的是,她有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年龄增长,魏尔兰的心脏病也愈发严重,每周都有一两天不能去上课。而要看好这个病,需要5万元。由于家庭贫困,魏尔兰一直得不到治疗。“孩子常常对我说,‘查老师,我不想死,我还要考大学!’我心里特别难受,多么希望自己能有5万元,但我只是个退休工人,哪有能力呢!”

  关键词:“上海好女人”

  傅佩娣心碎团圆梦

  □本报记者朱华夏

  往事追忆:10月24日,为挽救前夫赵杰的生命,上海一家超市的普通营业员———傅佩娣,不惜卖房筹款以支付前夫做肝脏移植手术费用,并于手术前与他复婚。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她被公认为“上海好女人”(详见12月24日本报第五版《傅佩娣:无悔的选择》)。

  赵杰走了。

  12月29日晚上7点50分,手术后经历了整整65天的挣扎之后,傅佩娣希望一家三口团圆的梦想,彻底破碎了。

  尽管几天前她还强撑着说即便没有赵杰,她也会好好带大女儿,但一连串迫在眉睫的难题,还是让人替她担忧。

  首先是医疗费。由于肝移植手术比预想的风险还要大,傅佩娣卖房筹得的20多万元,加上后来上海各路媒体、慈善机构筹集的近10万元善款,仅够维持赵杰术后一个月左右的医疗费用。拖欠医院的费用已达10余万元。虽然医院大开绿灯,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但傅佩娣还能拿什么去支付呢?

  其次是住房。几天前,傅佩娣和女儿以每月1200元的费用,租下上海市陆家嘴附近的一室一厅。这笔租金对于月收入不过1000多元的傅佩娣而言,实在过重,好在街道补助了600元,赵杰单位也贴了600元,问题还不大。现在,赵杰不在了,单位的补助能否继续兑现呢?

  和房租息息相关的是生活费。傅佩娣工作并不稳定,这次不惜卖房复婚救助赵杰,为了节约费用,她捐献了400毫升血,又连续两个月看护病人,身体透支,何况还有一个曾患过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要抚养。

  从本来有房有工作的普通家庭主妇,到如今堪称特困家庭的弱势群体,傅佩娣的一切变化,都源于当初一刹那救助前夫的强烈意愿。

  2006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傅佩娣却是泪眼朦胧……

  关键词:“温州炒房团”

  “炒房”还是收手吧

  □吴兹益

  往事追忆:“温州炒房团”前两年声名远扬。本报《长三角》专刊曾经在国家房产新政出台后,以《“温州炒房团”收手了吗》(刊4月13日)为题,报道了几位温州投资者。当年“紧跟同事赚钱”的王先生在2005年春节一气吃下上海黄金地段两套房子,等待升值;张女士则“从经营小企业到专业‘炒房’”,认为“新政可能带来楼市暂时走低,正是投资好时机”。

  再访王先生,再说楼市,完全不见他半年前的踌躇满志了。他坦言,年初一举吃下两套房子这一“历史性举动”还真是遭遇了“滑铁卢”。

  依然是温州和上海间频繁来回,依然是在房产商和中介间穿梭,王先生的心情完全两样,毕竟,现在他是在为善后工作奔忙,而如今的情形是“物是人非”,“中介冷了,房产商态度冷了,我的心情也冷了”。他的两套房子,一套要到2007年秋才能拿到房产证,拿着“白条”的另一套,原来说好今年底交付,商家却以各种缘由将开盘期一拖再拖,“最快也要明年底交付吧”。

  因为地段还是很好,王先生认为能挨到交付,至少保本,也许还有点赚头。他坚信,再往后升值空间还是会越来越大,但眼下,月收入仅3000多元的他,“要么在赔得不多的情形下脱手,要么只能硬撑着”。他感慨:“如果资金雄厚的话,还有得玩。”

  王先生的话用在瑞安张女士的身上就贴切了,中远两湾城等3套房子尽管还未脱手,于她无碍,正如她当初的想法———权当是作固定资产吧。“今年企业效益真的不错。但我还是庆幸当初没有过大的投资,长线的房产投资对办企业的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张女士认真地说。现在,她正在为年终做账忙得焦头烂额,之前电话中她一再以“厂里太忙”推脱采访,看来不假,她丈夫在一旁笑说:“她的心思又回来了。”张女士认为“炒房”经历至少让她有了投资眼光,只要有合适的产业或者项目,只要手头资金活络,她还会一试,只是房地产至少目前是不能涉及了,哪怕别的地方的楼市,“因为这也是大气候啊!”

  确实,当初那种“开盘就火,买了就赚”的暴利时代结束了。

  关键词:希望小学校门被锁

  冯纪迁:镇里欠款仍没拿到

  □本报记者王伟健

  往事追忆:安徽金寨县本是希望学校的诞生地,但今年秋天,那里的双河镇金塘希望小学却因建设余款纠纷出现无法按时开学的事件(详见本报9月16日第十七版特别报道《希望小学缘何推迟开学》),作为建筑商之一,冯纪迁一直拿不到镇政府欠的学校工程建设余款。要了7年的钱未果,他在开学前和其他债主一起,锁掉了金塘希望小学的大门。

  在有关部门调解下,债主们后来开了学校的门,但工程建设款依然分文未得。距报道发表已经3个多月了,谈起镇政府所欠工程款,电话里的冯纪迁依然唉声叹气:“镇里对我说,要钱就去找记者吧!”

  据说,六安市和金寨县有关部门组织了调查组,但无人告知冯调查结果。

  冯纪迁说,他们6个债主找到金寨县教育局和县信访办,但“转了一圈之后,皮球又踢给镇政府”。“中央领导一直强调要保障农民工权益,欠我们的钱,等于是欠农民工的钱啊。”冯纪迁试图给镇领导讲道理,得到的回答却是:“那你们就去找上头要钱!”

  60岁的项玉华生活日益窘迫。老伴冯伦饶是债主之一,临死前,只留下这笔政府债务。项玉华给镇政府领导作揖、鞠躬,结果仍是碰了冷面孔。失去生活来源的项玉华,现在靠外出打工的儿子接济度日。

  据冯纪迁说,从报道发表之后,他们找镇政府不下10次,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这边钱要不回来,那边的农民工却不停地来要债。冯纪迁说:“年底了,几乎每天都有债主上门。”他解释是镇政府的债务没结清,实在没钱。但农民工不相信:“他们怎么会欠你们钱?骗人!”有些情绪激动的农民工,竟要搬冯纪迁家的家具,或声称要到冯家过年。有几次,冯纪迁只好关门躲了出去。“农民工的心情我理解,因为我也是受害者。8年了,我都没有好好过一个春节。”冯纪迁去年为了还农民工钱,只有出门打工挣钱,春节一过,他可能又得出门打工去了。

  冯纪迁疑惑:“镇政府没钱还我们,却有钱造办公楼、买新的小轿车?”

  “大家都在关注农民工欠薪,把矛头指向我们包工头。如果我们能顺利拿到工程款,何必去欠农民工的钱呢?”冯纪迁希望有关部门也关注一下包工头成为债主的现象。

  关键词:九江地震灾民

  田珍珠:买好年货迎春节

  □杨振雩

  往事追忆:11月26日上午8时49分,江西九江市突然发生5.7级地震,其后余震不断,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严重,60万人紧急疏散,25万人住进了临时的救灾帐篷中。本报12月2日第十七版刊登通讯《灾民田珍珠的帐篷生活》。搭建在瑞安市城市广场、编号为B64的救灾帐篷中,住进了包括田珍珠一家、党员金大友一家在内的三个家庭。

  现在,田珍珠回家了吗?地震,会给田珍珠的生活带来变化吗?

  快过年了,灾民们把鱼、肉和香肠晒在帐篷和自家屋外,这种情景在江西九江地震灾区随处可见。

  12月27日,晴朗的一天。再见田珍珠,早已不是上次的帐篷,而是她的家。田珍珠正洗着被子,袖子捋得高高。一边干活,一边去房里招呼孙子和捡来的女儿。她的孙子6个月了,比小女儿还大一个半月呢。

  报道见报后,熟人见到她就提这事儿,她笑说:好难为情哟。

  田珍珠一家人,是在12月4日中午,在吃了顿快餐后,告别住了10天的广场帐篷,回到位于老西街自家的屋子。离开帐篷时,众人都来帮她搬东西,相互留下电话,相邀着到家里玩,女人们的眼泪直流。

  田珍珠回到家后,更换了地震中摔碎的开水瓶和卫生间的玻璃门。可第一天晚上,她怎么也睡不着。有一点儿动静就害怕,甚至窗子被风吹动一下,也会受惊。战战兢兢了一个多星期,田珍珠“潇洒”起来了:“前几天晚上,房子还晃动呢,听说才三四级,我就不那么怕了!”

  地震给田珍珠一家带来了一些变化。至少,田珍珠现在很熟悉防震知识,还想着今后建房,非考虑防震不可了。自打地震后,一家人也变得更亲了,亲朋来往更密了。

  钱,不再看得那么重了,“人没了,再多的钱有什么用,能帮人就帮一把吧。”回迁后,田珍珠一位姓柯的老乡,还有一位带着孩子的离异姐妹,中午晚上都来搭膳。吃起饭来一大桌人,大家相处融洽。

  马上要过年了。前几天,媳妇、孙子从浙江回来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也马上要回来。她买了3条草鱼,20斤猪肉,备了年货。

  来自九江市的消息说:瑞昌市和九江县通过投亲靠友、邻里相帮、协调组织和加固维修等办法,灾民陆续回迁。截至12月26日,两地累计迁出帐篷35.1万人,在外居住帐篷的有4.16万人。

  关键词:活人送进殡仪馆

  尤国英醒了

  □本报记者杨哲华

  往事追忆:因为付不起医药费,租住的民房又怕病人死在“家”中,在浙江省台州打工的四川妇女尤国英竟被家人无奈地送进了殡仪馆。幸而被殡葬工发现人还活着!尤国英也因为媒体和社会的关注,重新住进了医院(详见11月4日本报第17版特别报道《活人何以进了殡仪馆》)。

  12月26日晚上7时50分,记者又来到尤国英就医的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一打听,尤国英早已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6楼12床。

  当记者走进病房时,尤国英的女儿魏珍、女婿董陶及儿子正在给尤国英喂开水。尤国英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时地与女儿用方言说着什么,口齿不很清楚,魏珍要贴近她的耳朵去听。当魏珍把香蕉放在尤国英的左手时,她自己拿着吃了一口,就不吃了。

  与前两次来时明显不同,董陶、魏珍及其弟弟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尽管母亲离完全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毕竟“能说话了,一餐能吃两碗稀饭,认得清亲人了”。

  据尤国英的主管医生李烨介绍,尤国英尚能简单回答一些问题,左侧肢体接近正常,右侧肢体也从原来一点都不能动变得能够平移了,也能扶持坐立,生命各项体征平稳。下阶段只是康复性治疗,具体康复时间还很难确定。

  “从上午拍摄的CT片来看,颅内血肿已吸收,能恢复到目前的状况,应该说治疗效果相当不错。今后,用药要从主导地位降为次要地位,主要以加强肢体运动、交流为主。让病人逐渐恢复。”李烨说。

  “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大家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魏珍说。尤国英住院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用去医药费8.01万元。目前,尤国英还欠医院5800元尚未结算。

  “我们打算近几天出院,父亲今天回老家了。”魏珍说,谈到尤国英今后的治疗,“我们也不知道还需要花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但在这里的费用我们已无能为力了。”说到这里,董陶、魏珍及其弟弟很茫然。

  据悉,四川省驻浙江办事处及尤国英老家内江市民政局领导26日下午也来到路桥,与当地民政局、卫生局协商,能否把尤国英转到老家医院继续治疗。但是,因为长途转运不能排除途中有再出血等意外,路桥医院还需要对患者观察两三天。

  关键词:大学生技工

  邓建军:成名之累

  □孙巡

  往事追忆:负责江苏常州黑牡丹集团电器设备技术维修的大学生技工邓建军,在技工岗位上坚持创新与创造,为企业节省了巨额利润,被评为全国劳模,在全国掀起向邓建军学习的高潮(报道详见本报6月1日《长三角》专刊长篇通讯《“技工荒”中,冒出个邓建军》)。

  12月28日下午,与邓建军再通电话,电话那头多了些焦躁。

  “这大半年真累!”从5月起,直到10月,邓建军被拉着四处演讲,“连做六七十场报告,单位还帮我挡掉不知多少邀请。”

  穿梭于镁光灯下,接待一拨拨记者,一次次回答同样的提问……邓建军像个荒废耕种的农民,渴望回到自己的土地———机器的旁边。

  “这个月,总算消停下来,回到科研组忙自己的事情。”他有些沮丧,“这一年,没什么大的成就。”

  以知识型工人身份出名的邓建军,还是留在老岗位,负责黑牡丹集团电器设备的技术维修。他所有的快乐,依然凝聚在机器上。

  “这两天正忙着研究进口织机上的一块主驱动板。它老是出故障,一个月要修20块,修一块要9000元。虽然眼下外国人不要钱帮咱们修,可这免费午餐总有结束的时候。”邓建军有点着急,“老外卖机器,从来不给图纸,搞技术垄断,逼着你不停支付高额维修费,哪怕就动个小小元器件。像我手头的驱动板,给老外修,一年就要两三百万元!”

  然而,放大邓建军价值,培养更多现代能工巧匠,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前一阵,公司准备给我的科研组补充力量,从人才市场拉来12名大中专毕业生,让我挑选。”让邓建军失望的是,这批专业对口的年轻人对做专业技工兴趣很低。“他们关心的是,第一,做技工有多少钱;第二,将来能不能当官,去干管理或者做销售。我说干技工至少坐3年冷板凳才能上手,有个年轻人听了立马就逃!”

  邓建军反对“技术工人”这个说法,“这个岗位也是做技术的,就是技术人员。其实,从收入来看,我们科研组成员的薪水远远超过普通工人,接近中层管理人员。”他痛感无力扭转倾斜的社会价值观:“都想做科学家,当总工程师,送飞船上天,谁想让自己的孩子进车间,一辈子跟死的机器打交道,哪比得上跟领导打交道?”

  让邓建军稍稍宽心的是,两天前,以他名字命名的“金蓝领人才奖”正式设立。“我把公司奖励的15万元拿出来,公司其他劳模捐助15万元奖金,加上公司每年提供的70万元,组成奖励基金,每年奖励一批技术能手。”

  对自己的2005年,邓建军看得很淡。不出名,不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出名了,不堪各种干扰:借记者名义推销东西的,自称癌症患者要钱的,说被评上大奖、被录入名人录的……电话不停,邓建军只好换了手机号码。正当笔者表示理解时,他突然冒出一句:“接受你的采访,也是一种负担呢。”

  关键词:温州打火机

  突破“2欧元壁垒”

  □新华社记者张和平

  往事追忆:2001年10月,欧盟对进口打火机提出所谓“CR法案”,要求所有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设置防止儿童开启装置。如果该法案付诸实施,对温州打火机行业将是致命一击。温州有大小300多家打火机企业,年产金属打火机5亿只,占全球市场总量的70%(详见2002年4月26日本报华东新闻版《温州打火机向欧盟讨说法》)。其后,温州企业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迫使欧盟于2003年12月决定暂不实施CR。这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打赢欧盟反倾销的第一案。

  6月,温州打火机协会通过预警机制获悉,欧盟有关机构人事调整后,有关方面又将启动实施CR。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和中国五金行业协会立即组织温州打火机协会、宁波打火机企业到欧盟委员会及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进行多边交涉抵制。从而迫使欧盟再次推迟实施CR。这样,抵制CR再次取得阶段性胜利。

  温州打火机协会会长周大虎对记者说,经过这两轮旷日持久的国际贸易洗礼,企业举一反三,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向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冲刺”。“2欧元壁垒”说到底是个产品档次问题。由于温州一些打火机产品档次低(一般是中低档),市场机制无法人为拉高价格,故卖价只能在2欧元以下。为了超出“射程”之外,“大虎”、“百诚”、“宝发”等许多优秀企业积极投入资金、科研力量,大力生产中高档打火机,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从而把价格升至2欧元以上。这样,“2欧元壁垒”不攻自破。今年,商务部在全国评出2005─2006年全国190多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中国出口名牌,“虎牌”打火机名列其中。

  据中国抵制欧盟CR技术壁垒第一人、温州日丰打火机公司的董事长黄发静称,出于对儿童安全考虑,最近,欧盟部分国家开始对工艺玩具型打火机作出正式实施CR的法规。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已经出现多起工艺玩具型打火机不符合CR而被查处的事件。这些国家将有关消息和被查处的打火机型号在欧盟官方网站进行公布,引起连锁反应。黄发静提醒:温州企业要多加注意,不要盲目生产出口工艺型打火机而造成损失。

  周大虎告诉记者,为了有效避免国际贸易争端,温州打火机行业花大力气开发新产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金属打火机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其外型、款式、结构、功能令世界称奇,产品出口越来越好。2004年,全行业实现产值30多亿元,今年增至40多亿元,80%以上出口。

  关键词:台球神童

  丁俊晖想上学也想办学

  □本报记者朱华夏

  往事追忆:4月3日,世界职业台球中国公开赛决赛,18岁小将丁俊晖一杆成名。“神奇小子”奇迹般诞生的故事———六年级辍学练球,以及被媒体爆炒不已的父子俩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说辞,让这位新科世界冠军成了争议人物。当时,他家乡宜兴的老师们在琢磨:究竟该向丁俊晖学习什么?他的长辈们则在思量:要不要让他到复旦深造?更多的人在争论:丁式奇迹能否复制?(详见本报4月13日《长三角》专刊《丁俊晖“读书”时代追踪》)

  临近岁末,因为在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决赛中,丁俊晖战胜传奇老将史蒂夫·戴维斯,成为这一经典赛事上第一位获冠的非英国人或非爱尔兰人,而再度成为媒体宠儿。

  现在采访他,各路记者都明显发觉比今年4月初他初成名时要难。

  毕竟丁俊晖已经有了一支经纪人队伍。更何况,这支队伍非同一般,他们同时还兼任姚明的经纪人。

  丁俊晖成名后的一个月内,刘翔、田亮、孙继海等知名体育明星的经纪人公司纷纷主动前来接洽。经过比较,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最终决定与姚明经纪人公司签约。这次,他们从英国回国后的诸多事项,包括联系媒体、安排公开活动等,均由经纪人公司打理。比方说,前几天丁俊晖在南京比赛时,一度失手无法进入决赛,购买决赛高昂票价的观众纷纷找主办方退票。面临公关危机,这支经纪人队伍灵活变动,加了一场丁俊晖与该比赛冠军的表演赛,既平复了退票风波,又创造了让丁俊晖挽回形象的机会。

  正因为有这样一支团队在幕后规划,尽管18岁的丁俊晖依然那么年轻而内向,但丁父还是腾出了一点时间来筹谋未来。当初他曾向记者透露过想建台球馆。原想落户到老家宜兴,宜兴也作出了积极回应。不过现在略微有些变化,很可能会在上海建一个台球培训学校。

  长辈们设计的让丁俊晖到复旦去深造的想法,看来因为复旦的缘故只能作罢。不过,进高校的念头却始终没有放弃。据说,经纪人公司替丁俊晖着手联系就读上海另一大学的事宜。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基本抹平了丁俊晖未来发展上的坎坷,他逐步进入了体育明星成长的惯常轨道。

  而这些连锁效应,似乎佐证了大半年前各路媒体的担忧:伴随着丁俊晖成功频率的加快、影响力的扩大,他成才模式的意义也在逐渐放大。

  关键词:禽流感

  金勾树村不闻鸡鸭声

  □袁星红

  往事追忆:10月以来,安徽省天长市和田家庵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枞阳、休宁两县出现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个月过去了,安徽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得如何?疫情发现地百姓的生活怎样?(详见11月9日本报华东新闻版《皖赣全力“织网”防控禽流感》)

  “我们已经感受不到过去的慌乱和恐惧。”12月28日,安徽省休宁县金勾树村民在电话那头说。

  11月22日,金勾树村34岁的村民许丽枝患禽流感发病死亡后,让村民们感到极大的担心。如今,一切重归平静。

  金勾树村民组地处休宁县五城镇山斗乡的一个山坳中,四周山岗林木丛生,与周边村落并不接壤。全组共32户124人,常住人口70多人,每年人均收入2000元。因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打工。

  许丽枝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11月22日,她的死亡给金勾树村蒙上阴影:先是所有家禽被扑杀、村民们被隔离观察,接着就是记者、官员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人员纷至沓来。

  陈发财是许丽枝的丈夫。他极不愿意重提这些伤心事。这一年,先是父亲去世,接着是妻子。陈发财很后悔,当初不该让妻子把那只死鸡做成菜。

  金勾树村219只鸡被全部扑杀。休宁县提供的数据表明,金勾树村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已经强制免疫,涉及18个行政村、127个村民小组、5656户,43454只家禽。

  村民说,村子如今变得安静而且落寞,听不到鸡鸭的鸣叫,过耳的只是溪水与竹涛声。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有了改变,没人敢吃鸡鸭蛋,吃鸡也开始变得很担心,来人也少了许多。

  “没有了家禽,村里好静啊!我们32户人家120多口人,现在只剩下六七十个妇女孩子在家,其他大都出去打工去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一点热闹劲儿都没有。”一位村民说。

  12月14日,安徽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宣布,鉴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得到控制,全省即日起解除在所有农产品市场禁止宰杀活禽的命令。

  关键词:伊拉克人质事件

  平潭人质还想出国

  □本报记者汪晓东

  往事追忆:2004年4月,7名中国人在伊拉克遭武装分子绑架,后经中方全力营救获释。2005年1月18日,8名中国人在伊再遭厄运。两次人质危机中的15名被绑架者均为福建平潭县人。3月5日,本报《长三角》专刊,分别以《“劫持恶梦”后的新生活》和《平潭人给长三角出了什么题》为题进行报道。

  11月中旬,记者收到林忠的父亲林子福寄来的挂号信。其后,他又数次打电话给记者。

  林忠是今年1月在伊拉克遭绑架的8名人质之一,获救回家后不久,即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原因是涉嫌非法经营。据林子福说,前几天,家人去法院打听消息,法院的人答复:可能要判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林子福说是同村一个人把林忠告了。这人去年曾准备通过县劳务公司办理手续去伊拉克务工,后听说林忠也准备去伊拉克,通过另外途径办了手续,手续费较低。他希望通过同样渠道办。林忠等人为此推迟了出发日期,待其办完手续一起去了伊拉克。去年4月,7名福建人在伊拉克被武装分子劫持,这人也是其中之一。获释回家之后,他到法院状告林忠,说林忠骗了他。

  林子福很痛苦,经历了儿子异国他乡遭劫的梦魇之后,父子依然只能隔着铁窗相见。他无法接受法院的说法,反复强调,林忠出国手续是合法的,“当初在营救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他认为,这件事情至多也只是民事案件,不应该被判刑。

  林忠的两个孩子都在念书,妻子在一家炸药厂上班,一个月不过三四百元收入。林子福在浙江温州一个隧道工地打工,一个月总算能拿到1000多元。“我都66岁了,还要跑那么远,有什么办法呢?”通过他的手机,能听到轰鸣的机器声。记者的话要重复好几遍,他才能大致听明白一些,“如果法院那样判了,我们肯定要上诉”。

  其他几个人的情况也不乐观。

  林强和妻子都没找到工作,儿子在上中学,生活难以为继。

  陈亲爱在外面打工,电话中,他妻子有些支吾:“可能在四川,好像在一个隧道工地,一个月大概1000多元收入。”3个孩子也都在上学。

  周孙钦不在家,是他弟弟接的电话,语气很不耐烦。据他说,周孙钦目前在县里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挣1000多元。而他的堂哥、当时一起被绑架的周孙琳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

  其他3个人一直无法取得联系。

  令记者吃惊的是,他们几个人出国打工的念头依然强烈。由于护照一直被县里扣着,他们无法出国。

  为什么非得出国打工?回答几乎一致:出国挣的钱多,而且国外有亲戚、有朋友,即使自己一时没有什么技术,也会有人带路,不愁没饭吃。如果还在国内打工,一是人生地不熟,二是收入也不高。

  电话中,他们这样一遍遍念叨着出国打工的梦想。

  贫瘠的土地无法维持生计,走出去,是他们惟一的路。但是,他们走到哪里、去做什么,这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泗县疫苗

  李守刚:不敢在本地接种疫苗

  □袁星红

  往事追忆:6月10日至7月10日,“安徽泗县6·17疫苗事件”成为一桩震惊全国的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总理作出批示,卫生部组织专家赶到泗县调查。基层防疫部门的违规操作是导致此次疫苗事件的主要原因。事件的几次转折,使它成为一个解析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事件标本(详见6月29日本报华东新闻版《两百余小学生“倒”在接种疫苗下———泗县甲肝疫苗群体事件追踪》)。

  “一切都过去了,孩子们变得和以前一样的开朗,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泗县大庄镇水刘村小学的刘老师告诉记者。

  李守刚,“泗县疫苗”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女儿在水刘小学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送到医院后死亡。正是他女儿的死亡,将整个事件推到风口浪尖。12月27日,李守刚家里经历了很长一段恢复期,现在平静多了。目前,一家人正准备着过新年,女儿李威去世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现在的希望就是把小女儿培养成人,但是,我们再也不敢让她在本县接种疫苗,一般都带女儿到宿州去,那样可能安全些。”

  “我的孩子出院后不久就到小学上学了,孩子今年学习成绩不错,智力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经历了那一次磨难,性格好像坚强些了,现在,我们都挺好的。”大庄镇塘张村的张女士告诉记者。随后,笔者又采访了不少孩子,他们情绪都很正常,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同时,记者从泗县卫生局了解到,从6月17日开始,先后一共有311名学生出现群体性心因反应症状住院治疗。出院后,泗县卫生局对这些孩子都做了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孩子出现异常。

  “孩子们心里阴影都已经慢慢消除,家长们情绪都稳定下来。此事已经画上句号。”泗县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关键词:高速公路液氯泄漏

  小凯子走出鬼门关

  □王玉玲

  往事追忆: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特大化工运输安全事故,一辆装有29.44吨液氯、超载近1倍的山东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最终造成公路旁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27人中毒死亡,350多人住院治疗,万余人紧急转移。而男孩王凯,是当时中毒最严重的一人,数度停止呼吸,被收治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见4月4日本报第十七版长篇通讯《拯救男孩王凯》)。

  男孩王凯现在如何,会留下后遗症吗?“叔叔阿姨,我上周三参加镇里的小学生数学竞赛得了满分呢,本周六我还要代表咱们学校参加奥数比赛!”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喜悦,言语中透着自豪的小男孩,你几乎不敢确定他就是著名的“3·29”事故中那个曾经数次没有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整整4天身处险境的10岁男孩王凯。

  12月22日下午,笔者跟随当时接诊救治王凯的淮安一院儿科医生胡剑及医务科领导,驱车前往淮阴区王兴镇高荡村七组———王凯的父母,便是这个村村民。而高荡村,也是“3·29”事故中的一个重灾村。

  王凯的确成了一个“人物”。一提“高荡村的王凯”,很多人都知道。一位老大爷干脆就问:“你们是不是找那位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的‘小凯子’?”

  王凯的家是三间瓦房,王凯去上学了,做瓦工活的父亲王玉清,正和人聊天。一见“救命恩人”来了,老王别提多高兴了,急着就要到学校去找小凯子。学校离家2里地,一路上,王玉清滔滔不绝地讲着儿子:“小凯子每天自己骑车上学,一边走一边还喜欢背书。这孩子又懂事又聪明,人家都说是老天爷格外开恩把他从鬼门关拽回来的。我说不是,是党和政府、是淮安一院的好医生把他硬扳过来的,我这个家也是他们保留的。一想起当时他们娘俩在医院要死要活的那段日子,我就后怕。”

  王凯在淮阴区王兴镇桃田小学读三年级,刚好在课间活动。远远地一看到胡医生,他就奔了过来。胡医生是他的床位医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胡医生忍不住亲了亲他,这可让王凯的同学们看了笑话,小家伙们哄笑,弄得王凯也忸怩起来。胡医生把王凯带进教室,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边查边问。王凯的老师说:这孩子还是不能剧烈活动,否则就会喘。胡医生认为王凯恢复得还不错,建议王玉清抽空带孩子到医院拍个胸片,再测一下肺功能,平日里适当增加营养。

  令王凯的班主任曹作飞骄傲的是,王凯是个学习尖子,几乎每次考试都拿全班第一,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的比赛,得了不少奖状呢。王凯听着,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王玉清却得意地昂起了头,当即向老师表态:“哪怕不住大房子,也一定供儿子读书!”王玉清说:“经过了‘3·29’,我现在一切都往好处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小凯子健康长大,再考个好学校。”

  关键词:“开心人”大药房

  梁永强现在开心吗

  □本报记者汪晓东

  往事追忆:2002年8月31日,“开心人”大药房在南昌横空出世,它以平均低于国家核定价格标准45%的药价,迅速在业界造成一场“地震”。其后,“开心人”走出江西,向外扩张。每到一处,总被同行视为“异类”而受到排挤。2003年6月,“开心人”开到了上海(详见2003年6月11日本报《长三角》专刊《梁永强:在“爱”与“恨”中成长》)。

  梁永强离开上海已经很久了。

  他的南昌老乡、现在的总经理喻梦青很热情,在电话中介绍了目前上海开心人大药房的情况:“运转良好,今年的销售将达到1亿多元。目前在上海已经开设了3家分店,都通过了GSP认证,浦东店和南汇店还获得上海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格。”

  颇费周折方才得到梁永强现在的联系方式。“比以前开心多了。”他的声音还是和以前一样平和,感觉心情不错。还记得2002年刚刚“出世”的时候,“开心人”每到一处,必成为当地同行的众矢之的。即使在上海开出了第一爿门店,梁永强并不开心,眉头一直紧锁。他当时一番颇有些悲壮的表态让记者至今记忆犹新:“这是医药行业的一场革命,成功了我们就是英雄,失败了那也是先烈!”

  “现在,情况好多了。到新的地方开新的药房,小的阻力还是有一些,但与以前相比是大为减弱了。”梁永强说。他现在的头衔是开心人连锁机构董事长、总裁,每年大约一半时间在南昌总部。他介绍,这几年,“开心人”扩张很快,目前在全国5省2市开设了62家连锁药房,去年的销售达到8亿多元,在全国零售药店中排名第7,今年的销售预计超过10亿元。

  现在,“平价药房”越来越多,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梁永强和他的“开心人”仍值得被尊敬。

  关键词:曹县克隆牛

  曹县不再克隆牛

  □本报记者汪晓东

  往事追忆:2002年1月18日晚上,山东曹县一个不出名的小村沸腾了:中国第一只本土克隆牛“委委”在这里出生。此前一个月,也就是2001年12月21日,本报华东新闻版以《小村探访克隆牛》为题,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至少一年半没有和山东中大集团总经理于忠波联系了。打通他的手机,一曲轻柔的音乐飘出。“你好,这是归一牛奶的订奶热线……”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接线生。她说,这部手机改成订奶热线已经很久了。费尽周折,找到他爱人王银香的电话。“我们早就不叫归一集团,现在叫山东银香伟业集团,你可以到我们集团网站上看看……”

  王银香是银香伟业的董事长,于忠波是总裁。王银香称,克隆牛研究原来是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一起做的,课题结束之后,这个项目也就告一段落。“当年的克隆牛繁殖的后代现在也怀孕了,马上也要当妈妈啦!”2002年1月18日,中国本土第一只克隆牛在他们公司诞生,后来存活下来5头。存活下来的克隆牛后来陆续产崽,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女儿”也怀孕了,看来,克隆牛要当“外婆”了。

  当年,这个村办企业因为克隆牛惊动国内外;如今,这家企业又以生产有机饲草、饲料、乳品闻名鲁西南。看上去,企业发展形势不错:被列入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博士后流动站正在筹建中。

  尽管克隆牛没有继续克隆下去,但在公司的网站上,“动物克隆与胚胎移植产业化、生物工程技术及人畜共患病防治与研究”依然写在公司的简介中。

  关键词:漳州110

  两年送回400迷路老人

  □本报记者吴沿

  往事追忆:1990年5月,福建漳州110在全国第一个在报警台前加上“服务”两字,从那时起,中国警察的肩上由“打击犯罪”一副担子,变成了“打击犯罪、服务人民”两副担子。

  “110吗?我店铺的门锁开不了,能不能派个人来帮帮忙……”12月23日下午3点半,漳州市区新华西路北13幢10号精品屋店主焦急地向漳州110求助。

  “这样的情形,在漳州110成立的20多年里屡见不鲜。”漳州110报警服务台的创始人、现任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郭韵翔说,“不同的是,现在110的民警再也不用抡着八磅锤、满头大汗地为开锁敲上2个多小时,110联动网络的青年志愿者将很快出动,为群众解忧。”

  为了实现更有效地打击防范,漳州110一直致力于打防控结合的网格化巡逻新模式的探索,在完成110、122、119三台合一的整合后,基本实现打防结合型勤务、网格式巡逻。2002年以来,漳州110现场抓获率从51.2%提高到72%。这样的精彩还向茫茫大海延伸,在全国率先将海上110纳入全市110指挥系统,短短几个月,28位遇险渔民安全获救。

  如今的漳州110,装备、人数今非昔比,但满怀深情地为民服务的特质未改。110主动建立的老年人信息资料库就是一例。他们走访居委会、辖区派出所,收集老年人资料,还特别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拍照建档,动员家属在老人衣服上缝个写有基本信息的小布条,以便发生意外的话,能及时联系。

  和抓捕罪犯相比,这只能算是小事一桩,然而就是这样的小事,在短短两年多里,使400多位迷路老人安全回家。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30日第二、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