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十件实事回眸 点燃困难人群生活的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7:35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云阳五保老人的三种境遇

  “还是党好哇,啥时候也没忘记咱这孤苦的人儿!”年尾,当南召县云阳镇陈沟村五保老人张国俊拿着存有550元现金的存折,领到棉衣棉被及面粉时,不由得激动万分。

  多年在南召县云阳镇从事民政工作的民政所长贾庆先说,云阳五保老人,历经了三

种境遇:

  在大集体、联产承包时期,五保户要比普通社员每天多吃一两粮食,多种半亩地,生活有优越感。此其一。

  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五保老人供养出现问题。关山村原村支部书记许运兰,得重病后向县民政局申请200元,最后只到手50元。此其二。

  今年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一份有关五保老人问卷调查报告,放在了省委领导的案头。农村五保老人的境遇让省委领导震惊:不能经济发展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5月,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好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很快,全省重新进行了五保户大摸底,并规定,五保户按分散1000元、集中1200元的年供养标准进行“五保”。

  老贾说,这次,农村五保老人真正迎来了幸福的春天。此其三。

  “2005年,全省共发放五保资金4.6242亿元,是2004年的16.4倍还多,47.2万五保对象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省民政厅低保处处长李长训说。

  常正琴的幸与不幸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家住济源承留镇周庄村的常正琴,就是这样一位不幸的女人。

  4年前,常正琴的丈夫突遭意外,撒手而去,一个农家妇女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困难可想而知。当地民政部门每月12元的特困救助,对常家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今年7月的一天,当镇民政部门的同志发给她一个低保本,告诉她每月可领取200元的最低生活费时,她双腿一软,几乎要跪下去:“俺实在撑不下去了呀,没想到政府还能想起俺。”

  如今,农业税不用交了,三个孩子学杂费也免了,每月领到200元的“工资”,再加上自己干点零活儿,常正琴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她说:“现在,每个星期俺都要让孩子吃上一顿肉。”

  济源,是今年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随后,郑州、焦作、新乡等6个市紧跟而上,尝试用低保替代农村特困救助。目前,62个进行低保试点的县市,让全省52.22万个不幸的农村家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救助体系让阳光普照

  “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中原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这是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做出的承诺。

  省民政厅助理巡视员常东河说,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残疾、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优惠政策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今年国庆节,当平顶山市新华区残疾低保户李斌照例领来280元低保金,在市场里挑选肉蛋时,他怎么也不会知道为让李斌们过好双节,民政局启动预警机制的故事。

  进入9月中旬,新华区民政局局长周英杰发现,低保资金专户里只有70万元,而全区所有低保户一个月需要80万元。他立即想到了区长王新伟。王新伟当即把财政、税务部门人员找来:“老百姓的活命钱,一天也不敢耽误!”10天后,150万元资金转到了低保专户上。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之谓大同也。”古人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社会境界,我们不正一步步把它变成现实吗?②10□本报记者阙爱民

  ▲▲相关链接

  十件实事之八

  关于解决好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使下岗职工、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弱有所助、困有所济。②10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