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把“错字明信片”寄往韩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7:54 华商网-华商报

  ■赵志疆

  在国家邮政局公开发行的明信片上,11首古诗竟有7首出错!“太荒唐了,这简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亵渎!”看着摆在面前桌上的一堆明信片,看着那熟悉的诗句被人随意“篡改”,古诗词爱好者伍先生越说越气。他不准备把这些明信片烧掉,“留着,当反面教材,以后教育下一代!”(12月29日《信息时报》)

  明信片那方寸之间涌现出了这么多的纰漏,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几句疏忽大意所能掩盖得了的。即使错字的出现责任归咎于印刷厂,邮政局难道就不需要对自己交付印刷的明信片进行必要的审查了吗?负责该明信片的广东省邮政局有关工作人员尴尬地表示,只注意明信片印刷的精美,并未在意古诗这一细微之处。一个人没有注意到古诗中的错别字也许有可能,但是从明信片的设计、印刷、审查,再到最终的上市,难道所有人竟然都只注意到印刷的精美与否,而没有看到上面的古诗?

  就在看到这篇报道之前,刚刚看了《环球时报》转载韩国媒体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文章说,“多年来中国一直推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从而导致了今天的情形:许多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却是错误连篇。中国年轻人的汉语水平令人担忧,作为韩国人,我们有必要回头看看我国是否也在上演着与中国类似的一幕。”

  原本看起来像是在杞人忧天的这篇文章,却因为明信片上的这几个错字变得异常鲜活起来。两件事的发生也许纯属巧合,然而我还是在想,如果这种错字明信片不幸发送到了韩国人的手里,也许人家的这篇文章又将多一条最新的注释。

  末了,笔者还是想善意地提醒那些所有经手错字明信片的人,对那些传统文化瑰宝,你们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尊重又有多少?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赖以自豪的资本,面对本民族的文化财富,如果“沦落”到叫一个外国人去指指点点地教我们怎样去学会尊重和学习的话,很难想像那将会是怎样一种难言的悲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