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首次发布报业“白皮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9:28 人民网 | ||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担纲指导,由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负责撰写的,总篇幅达100余万字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全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就中国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布具有“白皮书”性质的行业报告。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分为“回顾与前瞻”“区域报告”“报业集团卷”“案例卷”四卷,分四册印刷。其中第一卷又分为“主报告”和“专题报告——报业人力资源报告”两部分。《报告》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历时一年半的专项调查和全国报业普查基础上,对报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的全面分析。全书以数据研究为基础,通过4万多个数据的统计分析,400多张图表的形象说明,以图文并茂形式,全面回顾改革开放近25年来报业的改革发展成就,深入分析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报业发展状况,勾画出一幅全景式的报业发展蓝图。其中主报告的部分内容以8000字的缩写简介的形式在8月份召开的中国报业发展年会上发布,引起传媒业的强烈关注。 《报告》记载了当前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数据、重要事件、重要政策文件。《报告》首次公布了2004年中国报业发展经济指标,宣布我国日报出版总量规模连续第五年居世界第一。根据《报告》的统计,2004年,我国出版的日报种类已经占全球日报总量的14.5%,世界每7种日报中,就有一种出自中国;而日报平均期印量逼近1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千人日报拥用率达到75.8份。与此同时,我国报纸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全年报纸总定价达252.9亿元,报纸广告经营额达230.7亿元,报纸印刷总量达到了1526亿对开张,比上年增长23.5%。 《报告》同时认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报纸出版大国,许多出版指标都位列世界前列。《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中国是出版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报纸出版强国。报业发展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型、数量型增长,千人日报拥用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版质量有待提高,面向未来的“数字报业”战略尚未形成。《报告》对我国报纸出版总量、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局做出了详尽说明,确定了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提出了未来十年报业发展的八大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报告认为,中国报业目前处于战略调整期,必须在发展观念上实现六大转变,即:由依靠投资驱动的资源消耗型增长,向依靠技术驱动的内容创新型增长转变;由外部制度模仿,向内部制度创新转变;由传统的媒体中心观,向以高度整合的资源平台为核心价值的资源中心观的转变;由百货商场式的大而全的内容定位,向精准的、不断细分的需求定位策略转变、由危及增长基础的低价竞争,向内容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变;由以新闻纸为本位的传统纸媒体,向以原创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为本位的“数字报业”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题报告——报业人力资源报告”中,新闻出版总署第一次从数量、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劳动关系、工作岗位构成、人事管理机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中国报业在册从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而精确的盘点。同时《报告》指出了目前我国报业人力资源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复合型人才匮乏,在领导、采编和经营三方面存在较大人才缺口;缺乏人才流通的平台;薪酬福利制度尚未完善;集团化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中国报业人才济济,但在结构上还需调整,才能适应中国报业即将到来的第四轮增长的需要。 此外,《报告》还研究分析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业发展状况;介绍了全国39家报业集团和17家优秀报社近年来的改革发展经验。旨在为深化报业改革、加快发展速度提供借鉴。 据悉明年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将是中国报业“十一五”规划。《报告》全文全彩印刷,定价480元。(张稷) 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提出的未来10年中国报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报纸出版的集约化水平将大幅提高; 报业的第四个增长周期即将到来; 中央党报和省级党报将确立高端主流大报的领导地位 都市报的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型; 行业专业报纸将普遍树立资源中心观; “数字报业”战略将改变传统报业形态; 职业报人和职业报业经理人群体将加速形成; 海外报业市场将成为新的发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