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区委书记牵线搭桥 特困大学毕业生百分百就业 “帮一名特困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24 南方日报

  龚晶王鹰

  佛山市禅城区连续两年100%解决特困毕业生就业问题,为这些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受到百姓的称赞。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佛山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刘耿文说:“解决一个贫困户、特困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他们脱贫解困做了一件大好事,为社会的稳定尽了责任。”

  在区委书记的关心下,禅城区连续两年100%解决特困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在禅城传为一段佳话,个别贫困家庭甚至直接致信刘耿文,希望帮助解决子女就业问题。日前记者从禅城区人事局了解到,考虑到贫困家庭子女就业的压力,该局决定将帮扶应届特困生就业当成一项长期重要民心工程来开展。

  书记批示帮下岗工人女儿就业

  “尊敬刘书记,有话找您倾;本应不打搅,实在无办法……首次求政府,禅城有阳光,双拥模范城;只求一丝缕,星点可暖家!”日前,家住佛山市禅城区同安大街的军属陈伟强向刘耿文发来了一封这样的求助信。

  据求助信介绍,陈伟强一家共三口人,因单位倒闭,陈伟强与妻子均已失业多时,而其亲戚大都下岗或内退。明年,陈伟强就读税务专业的独生女即将毕业。虽然女儿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并被多次评为优秀生,但一家人还是对她的就业前景忧心忡忡。

  对于一家人的担心,禅城区人事局局长高定添认为:“贫困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往往是举全家之力,一家人的希望也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这些特困生本身就寄托着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期望,但特困生由于经济环境差,家庭背景差,如果求职遇阻,很可能会再无出路,一家人也会因此陷入困境。”

  “解决一个贫困户、特困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他们脱贫解困做了一件大好事,为社会的稳定尽了责任。为此,区人事及人才有关部门,一定要在广罗人才的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好本区今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要重点解决贫困、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让这些家庭尽快脱贫解困。”早在去年7月,刘耿文到该区人事及人才部门作专题调研时就提出要积极解决贫困、特困户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在收到陈伟强的求助信后,刘耿文书记立刻批示,要求区人事局尽快与税务局商量,在招考公职人员时予以适当支持。

  连续两年特困生全部就业

  事实上,这些年得益于此的特困生和特困家庭还有许多。据区人事局统计,今年,禅城59名特困家庭的应届毕业生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全部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加上去年的30名特困生,两年来,禅城区89名特困生的就业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而这些特困生的就业岗位大都为政府公职、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大中企业,月薪从1000到2000多元不等。

  据了解,在这些特困家庭里,有的是军烈属,有的是父母双双患重病,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生活举步维艰,如果没有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帮扶,特困生很难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而在政府帮助下,特困生找到工作,他们家庭的压力就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政府的救济压力也相应得以减轻,达到“双赢”的效果。

  “只求一丝缕,星点可暖家!”是陈伟强等贫困家庭家长的期盼。“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是一项民心工程,解决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即意味着解决一个贫困家庭的生计,帮助他们脱贫。”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要求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这些特困生就业问题的同时,刘耿文还对相关部门提出了跟踪服务的要求,即人事及人才等部门主动联系特困生所在街道,跟踪他们的就业情况,及时了解其就业的最新情况,对就业后又失业的,要及时联系其他的单位或企业,让其尽快再就业。

  今年9月,2名2005届特困毕业生在就业后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工作,禅城区人才中心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设法帮他们再次找到了工作。

  开辟“绿色通道”方便特困生就业

  完善的贫困家庭就业机制是保证禅城实现特困生百分百就业的关键。刘耿文在到禅城区人事局及人才部门作专题调研时,特别要求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帮助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此后,禅城区人事局与各镇街、教育、劳动、民政等部门联手建立起一个互动的贫困家庭就业机制的“绿色通道”。

  对禅城每一个贫困家庭毕业生,区人事局都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信息档案库,采取“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直到他们成功就业为止。

  而在具体的招聘过程中,政府部门则通过推荐、政策倾斜等方式为特困生就业开“绿灯”,帮助他们落实工作岗位。在今年就业的59名特困生中,24人就受益于政府的倾斜政策最终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另35名则通过政府推荐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

  “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特困生的就业问题,将是人事局的一个长期重要民心工程。”禅城区人事局负责人表示,采取向贫困家庭应届毕业生倾斜的政策,虽然会对一部分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但却是目前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选择,禅城区将会坚持下去。

  记者手记

  更公平,更和谐

  龚晶

  又到一年之终,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献爱心、送温暖”活动陆续拉开了序幕。扶危济困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送米、送油、送衣被、发慰问金是常见的送温暖方式,有了这些资助,受助者的节假日得以丰衣足食度过。那么,这些贫困群体平时的生活又该如何保障呢?政府低保金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计。一个改变困境的机会,是贫困群体迫切需要的,而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这个机会就是家庭的子女们。

  承载了家庭太多的梦想和憧憬,贫困家庭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有些蹒跚。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在广东省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达30万人,而随着招聘会序幕的拉开,30万毕业生大军将在数月时间内为谋求“心水”职位奋力搏杀。

  与非贫困家庭的毕业生们相比,这些特困家庭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家庭背景,没有什么门路可走,甚至要为求职简历装订的“成本费”而发愁。竞争还未开始,从心理到经济支持上,他们就已处于劣势地位。而一旦求职受挫遇阻,很可能意味着这些贫困生、这些贫困家庭不能得到一个改善生活和实现理想的机会。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就为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提供公平的机会,从而避免由于社会阶层间的凝固状态而破坏社会和谐。

  但接受了教育,并不意味着已促成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教育发展为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提供公平的机会,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及努力工作来把握实现。倘若受教育者连就业的机会都没有,又何以实现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由于就业身份的限制,贫困家庭的毕业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社会资源有限,难以获得可以适合其发展需求的工作。如果贫困生最终迫于生计而选择某种单一技能劳动工作,其创造性和工作自主性将受到最大的限制,其获得资源、得到各种发展和获利的机会将大大减小,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在他们身上也将难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同样可能发生在他们的子女身上,长此以往,很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帮助他们成功找到一份工作,找到一个改变人生和家庭困境的机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开展的工作。

  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贫困生由于出身背景的限制,难以享受到与他人均等的机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为其疏通向上流动的通道,使其在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流动。

  在禅城区,可喜的消息日前传来——通过相关部门的合作,贫困家庭应届毕业生连续两年实现100%就业。据了解,在了解到特困生就业可能遭遇困难时,禅城区委书记刘耿文多次强调要求相关部门帮助解决特困生的就业问题。最终使89名贫困生成功就业。

  我们期待这样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更希望有关方面能够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

  图: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帮助特困生就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见习记者苏仕日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