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多少噱头可以赢得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1:24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刘义昆

  为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彭辉林19年来一直为此奔波,一贫如洗,但面对至少15万元的医疗费,他们走投无路。可是,当《南方都市报》报道他们求助的声音时,却无一市民表示愿意捐款。直至27日,《南方都市报》采访得知彭辉林原是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的一等功臣,读者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前日《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编辑为报道精心设计了“不能卖身救儿”的标题,也可以说是个噱头,但还是未能引起任何爱心关注。彭辉林说,“我何尝不想卖身?我何尝不想找个噱头来吸引好心人的捐助?”可惜在12年前的深圳清水河大爆炸中,他已失去了劳动能力,已无身可卖。

  从没有噱头,再到有了一等功臣的“噱头”,读者的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或许这一次,彭辉林也能像其他有噱头的求助人一样,也能幸运地引来好心人的爱心救助。从以前只需媒体报道就能获得救助,到现在要获得救助需要噱头、需要创意,很明显,求助越来越需要“技术含量”,而获得救助的“门槛”则越来越高。

  是人们对现在的求助失去信任了么?当然不是!南方都市报和新浪网联合做了个《求助一定要靠噱头吗?》的调查。调查中,有55.63%的人认为“身边求助无门”的事例很多,有63.74%的人认为现今的求助事件属于“真心求助”,有72.52%的人认为“彭辉林朴实求助反响平平”的原因是“人们见多了导致麻木”。在这几个看似矛盾的数据中,笔者并未看到公众对求助失去信任,只看到了公众的有心无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一个社会健康的表现。但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公共救济应该成为困难民众的第一选择:政府用公共财政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网,最大程度地把弱者的生存保障纳入其中。现在公共救济却是不足的,大多数的求助者就把目光投向媒体,投向其他民众。我担心,长此以往,只会导致求助的门槛越来越高,导致民间道德资源被过度开发,让社会爱心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公众面对求助只能选择“麻木”,或选择性地对那些有噱头的求助给予救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