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绿色生态江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5:43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记者余霞

  话题引入: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是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建设“三个江西”中的一个,也是我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发展与环境良好关系的重要目标。全省上下应当怎样正确认识、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齐心协力建设绿色生态江西?为此,本报记者专访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孙家驹,请他就此发表见解

  记者:有人说,今天在人类发展进程所面临的诸多重大难题中,最具“瓶颈”性质的是环境问题。您怎样看待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的影响力表现在哪里?

  孙家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这种关系至少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第二,人类改变环境,但适应环境是基本的,任何生物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化的。第三,人类所依存的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生产生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排放废物、改变生物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构一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就不可能有发展的持续性。第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只能在上述限度之内才能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使人真正能享受到物质丰富、精神愉悦、身心健康的好处。环境破坏了,灾害频发、疾病丛生,宝贵的资源不是用于增进人类的福祉,而是被大量地消耗于防治灾害和抗御疾病之中,人们生活在紧张甚至恐惧之中,这样的发展既不可持续,也没有意义。

  我省由于工业起步晚,经济总量较小,环境相对较好,但问题也日益凸显。

  先看生态。60%多的森林覆盖率是江西人引以为豪的环境好的依据,但问题是原生天然林已基本消失,再生林的生物多样性已简化,人工林结构单一,这就使得森林涵养水土、调节温湿、孕育万物的功能严重退化,并导致河川径流失稳、水土流失、物种锐减、干旱加剧等自然灾害频发。

  再看农业。1990年,全省耕地面积为234.9万公顷,2004年已减至207.3万公顷。要解决耕地减少与增加粮食生产的矛盾,在单产稳定的条件下,只能是减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5年至2004年,我省棉花产量下降了28.5%,油料折油下降了25.8%,黄红麻下降了86.8%,甘蔗下降了57.1%;这些年,江西水果和水产品有大幅度增长,但这是利用丘陵和水面而不是耕地来生产的。而生物多样性的简化和农作物越来越单一化的种植,严重损害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并为病虫害的暴发创造了条件,导致农作物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趋强。

  工业方面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我省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煤炭、铁矿的基础储量仅为全国的7.4%和17.2%。2003年的工业废气排放是1991年的1.88倍,排放达标量仍只有50%左右;2003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是1991年的2倍多,处置率还不到10%,综合利用率只有22.13%;2003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仍只占清运量的49.45%,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化利用仍是空白;江西的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除水电外,其他均微不足道。

  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省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发展与环境的良好关系?

  孙家驹:关键是要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战略。其要点是:

  确定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原则。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土地必须首先满足农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土地只有在不具有农林水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繁衍价值时,才可作城市、村落和工商业利用。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江西的湿地占全省总面积近6%,这是江西最可宝贵的一笔自然财富,加上在生态系统中居关键位置的占36%的山地,这42%的面积是我们要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山地关键是要恢复自然林,使森林涵养水土、孕育万物、稳定环境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人工系统科学化、紧凑化布局。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和新农村建设都必须遵循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城市结构必须把居住点、工作单位、商业网络、学校、文体设施、休闲娱乐场所进行科学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小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节约路途时间、节约交通能源耗费和减少拥堵。

  发展循环经济。新工业园区建设、老企业扩张或改造,都必须走循环之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观念落后。片面强调规模经济是观念落后的一个突出表现,因为它看不到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自然资本进入企业成本,这种观念落后就更加显露无遗。

  城乡生态化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本是一个整体,城乡生态化建设除发展循环经济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被人工系统分割细碎化的自然生态系统链接起来。人工系统中也应有野生生物栖息地,让野生动物能够自由出没,与人和谐相处。

  记者:您理解我们要建设的绿色生态江西是怎样一幅图景?在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过程中,应当怎样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孙家驹:绿色生态江西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符合生态学整体性要求的概念,它应当具备以下内容:拥有覆盖率高、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森林;河川径流稳定、水体洁净、湿地物产丰富、生态服务价值达到高位;农田富含有机质,水土流失基本消除,摆脱了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循环工业全面建立,人工系统全面转向了生态并处在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生物多样性动态平衡的限度之内;科教发达,生态文化进入主流,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是导致环境意识淡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人很讲究个人卫生,但对家庭卫生却相对消极,因为个人卫生的责任人和受益(害)者都是自己,而家庭卫生的责任人和受益(害)者除自己外,还有其他人;同样,有的家庭卫生搞得很干净,但却在集体的院落中、街道上乱扔垃圾;有的工厂把烟囱做得高高的,目的是要让气流把烟尘送到远处去降落,以免污染了自己;有的居住在高地上的居民滥伐森林,而全然不顾失去森林的保护后,泥沙会淤塞下游河道,洪水会冲毁农田村庄,如此等等,这种小至个人,大至全球的俯拾即是的环境“外部性”问题,是我们应对环境挑战的一个重大难题。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是我们在建设绿色生态江西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此外,还应在全社会普遍开展生态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大力推进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制度、生态法律、生态管理、生态责任和生态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同时,还必须牢固确立公正性和协同性原则。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和良好风尚,无疑需要全社会的协同行动,但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要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环境评价制度和绿色GDP核算体系,将环保绩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政府率先垂范具有全社会的带动作用;企业管理层、富人的带头作用,也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所有人的主动行为都具有影响周边亲朋、同事、邻里的积极意义。只要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行动起来,持之以恒,终身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和良好风尚就一定能不断地以新的面貌展示出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