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十件实事回眸 送农民一把致富“金钥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7:55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农家妹的新天地

  18岁是多梦的季节。对农家女孩黄梦林来说,多挣些钱让全家早日远离贫困,是她最大的梦想。

  黄梦林家在温县黄庄镇。去年中学毕业后,她一直闲着,帮家人干些农活。

  “全家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才挣几千块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母发愁。我一说出去打工,父母也发愁——没技术、没文凭的农村娃,谁会要?”

  12月10日,说这番话时,黄梦林已是珠海一家著名的日资企业的质检员,每月拿着近2000元的工资。

  “这是托‘阳光工程’的福!”电话里讲起求职经历,黄梦林十分激动:今年5月,她从报纸上看到省委、省政府给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其中就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让她心情欢快起来。

  “国家拿钱交学费,农家娃子学技术,还帮助安置就业。我第二天就去县里报名了!”

  45天的文化补习、打工常识教育,及电子操作工专业知识学习、实际操作训练等专业技能培训,让黄梦林对求职充满了信心。8月,她被大型日资企业佳能珠海公司考试录取为普通操作工。由于技术娴熟和工作出色,又很快被提拔为品质检验员。

  “梦林给家里挣钱又争光,村里娃可羡慕啦,想参加培训班‘深造’的多了。”黄梦林的父亲黄爱国说。

  老把式的“新发现”

  在农村,村里人爱把一些种田能手称呼为“老把式”。镇平县彭营乡田营村的王喜军就是一位。

  40岁的王喜军,每年种的棉花都在15亩以上,但过去很少把科技当回事。就连今年县里搞新型农民和农业科技培训,他都懒得去,认为“旱了浇水,生虫打药,学不学没啥两样,不就千把块钱的收益”。后来一听课发现,“专家说的还真在理,像棉田套种、病虫害防治、保水节肥增效等技术,我就越听越想听,听了就想用。结果还真派上用场了!”

  8月14日起,老天连续10天不间断的大雨和棉铃虫爆发,眼看要打碎很多植棉户的致富梦想。王喜军便开始灵活运用专家传授的技术,效果明显,他开始教邻居如何追肥和打药。“过去碰到这年份,只能改种麦了,白忙活一场。可今年我的16亩棉花净赚2.5万元,真神了!”王喜军啧啧称叹。

  村干部说,一个王喜军救了全村的棉花,今年300多亩收成都高于附近村。

  好戏还在后头。王喜军很快被南阳市棉办评为“植棉状元”,还奖了台大彩电,一下子成了当地的明星。周围三五里村庄都知道田营村出了个“状元”。

  “过去说的‘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就咋着’过时了,现在不学还真不中!”王喜军逢人就说。

  阳光照得俺农民心里亮堂了

  “技能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这是正在广东省惠州市一家电信公司上班的南召县四棵树乡女青年王婷玉,写给县阳光工程办公室领导信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更多地代表了当前农村年轻一代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正在乡下检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李思杰说,而省委、省政府下决心今年起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和农业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就像阳光和雨露一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据有关部门统计,至11月底,全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17.1万人次,农业科技培训409.1万人次。

  “职业技能和农业科技培训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李思杰举例说,受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收入也高,月工资比没培训的农民工平均高出30%;在农村,拿没拿农业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的农户,收入相差20%还多。

  在开封县,兴隆乡翟村的农民陈玉军是个养猪专业户,今年10月,听到县里搞免费科技培训的消息后,马上到开封县技工学校报了名。他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俺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让我56岁还能进课堂,心里越来越亮堂!”②10

  ▲▲相关链接

  十件实事之九

  关于解决好农民致富本领问题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科技培训,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一遍,使每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②10

  □本报记者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