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7:55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栾川——在跨越中图强
跨越也好,超越也好,这是进入新世纪后每一个市县共同的梦想。然而,近年来,地处豫西南部的深山小县栾川却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目光。关注她,是因为她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成了产业升级;关注她,是因为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关注她,是因为她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使栾川的发展潜力像伏牛山的溪流和绿树一样绵延不尽。

  科学的发展观给栾川带来的不仅仅是今天,而更重要的是栾川的未来。

  栾川县三强钼钨有限公司原是一个1600吨/日的镇办钼选厂,总资产3600万元。1999年,由于钼价处于低谷,造成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企业负债达到1600万元。2003年5月实行以产权出让方式改制,新企业投资50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选厂扩建到3300吨/日,并投资1500万元新上了一条1500吨/日钼酸铁生产线,改制一年企业即扭亏为盈。今年1至7月份,实现税金8000万元,全年可实现税金1.2亿元,利润有望达到2个亿,2005年已交税金超过该企业1975年建厂至改制后28年所交税金总和还要多。

  这是栾川县大力实施“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发展战略,由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栾川县2002年通过改制的18家企业全部实现了家家盈利无亏损。

  近年来,栾川县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骨干项目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大力实施“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班子干事创业、经济强势发展、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稳定、快速、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栾川也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治安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经济发展环境五十优、全省最佳人居环境等50余项全国和省级先进荣誉。2004年,全县GDP增幅1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6和3.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97.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5.8和6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3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3和3.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54.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2和37.9个百分点。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序中由2000年的91位上升到第20位,前移71个位次。今年1至11月,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全县GDP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全省10和5.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130%,高于全国、全省102.9和82.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有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全面上扬的良好机遇,更是栾川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致力于企业改革改制,坚持不懈抓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结果。

  拉长产业链条抵御市场风险

  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境南部为伏牛山脉,北部为熊耳山脉。中部横亘伏牛山分支遏遇岭,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个沟川地带,南部沟川为伊河流域,北部沟川为小河流域。境内地貌跌宕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和千米以下低山区面积各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最高点鸡角尖(位于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212.5米,最低点伊河出境处(位于潭头镇汤营村)海拔450米。县城海拔750米,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故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栾川与其他市县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矿藏有钼、钨、铅、锌、铁及黄金等50多种。其中,钼金属储量206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钨金属储量54万吨,居全国第二;黄金储量60吨。但1999年以前,栾川并没有靠着这些优势的资源而致富,反而因漫山遍野、星罗棋布的各种大小钼矿而致贫。长期以来,栾川经济主要依靠钼、金、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与选冶。1999年,钼价处于低谷时,国际级钼精矿吨度价仅有420元(历史均价为800元),黄金跌到68元/克,铅锌也都处于历史最低位。钼,曾使栾川人挣过大钱,也曾使栾川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钼,作为钢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增强钢在酸碱溶液中的抗腐蚀性,具有不会热胀冷缩的特性。钼丝常用来做灯泡中钨丝的支架。因为钼价只有在800元的时候采矿者才能不赔钱,可钼价却在420元—800元之间来回徘徊了许多年。1999年1至9月份,全县财政收入只有2906万元!38家企业家家亏损,其中9家重点企业不但一分钱没有赚到,还赔进去了1300万元,所有的钼矿企业都陷入“少干少赔、多干多赔、不干更赔”的怪圈之中。县里发不了工资,已经到了没饭吃的地步,有近40家企业抽逃资金迁往外地。

  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身后一群人追着要饭吃,可我面前却竖着一堵高墙。”

  身处暗礁险滩,又毫无退路。栾川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在苦苦地反思,并寻找着破壁而出的答案:我们之所以走到守着“金山”要饭吃这一地步,还得怪我们自己,企业一哄而上,数量不少,规模太小,产品单一,都是卖钼精粉,没有深加工产品,自己的产品自己不能消化,完全被市场所主宰,管理不善,设备落伍,技术落后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造成企业不兴,县财政吃紧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实行卓有成效的改革,首先要改的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思想观念的痛苦突围,才会使栾川出现新一轮的经济格局。“改革”成了栾川人突出重围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成了1999年到如今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栾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的战略决策。即:由单一的钼工业经济向钼铅锌综合回收转变,由钼初级产品销售向初级产品深加工转变,由单一的矿业经济向制药、化工业转变。

  栾川县委、县政府针对采矿点多、开采混乱、采矿能力滞后、资源浪费严重、安全事故频繁、采选成本高这一现实,借着改革的机会,对矿山进行整顿,把所有矿点统一规划,统一开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把小矿兼并、合并,变为大矿,并实施整体露采作业。整顿的结果,小打小闹的企业逐步归附、并入,成立了8个日处理3000吨以上的大型选矿企业。全县则由7000吨/日选矿规模增加到2万吨/日以上规模。

  栾川的矿产资源中,钼、钨、金、铁、铅、锌基本上都是伴生的,把矿石中的钼选出来,由于钼精粉产品单一,无法抵御市场风险,而其他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栾川县开始在综合利用资源上做文章,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选矿工艺,一举解决了钼钨回收的世界难题,实现了钼、钨、铅、锌、铁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2000年,栾川通过省科技厅牵线与俄罗斯专家合作,2004年获得综合回收的重大突破。通过招商引资,栾川与国内最大的钨制品生产企业厦门钨业股份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白钨的协议,新建了日选4500吨的白钨选矿厂2个,铁采选规模达到3000吨/日,铅锌选矿能力达到2700吨/日,2002年综合回收产值668万元,到2005年综合回收产值已接近1亿元。

  与此同时,栾川不惜投入巨资,优化产业结构,拉长钼工业产业链条,走产品深加工之路。为提高钼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栾川与北京工业大学签订了联合实施投资近亿元的钼钨深加工延伸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可年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3810万元,税金2116万元,出口创汇2900万元。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拉长了产业链条。自2001年开始,栾川县先后上马了6000吨/年氧化钼、4000吨/年钼酸铵,1000吨/年钼酸钠,2500吨/年钼铁等钼深加工项目10个,新增产值13.2亿元。钼产品有了钼条、钼棒、钼坯、钼丝等十多种精细产品。目前,栾川钼精矿就地深加工能力已达1.5至1.8万吨。钼深加工企业工业产值占栾川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47.5%。

  由单一的有色金属为主的工矿业向矿产、化工、医药企业转变,栾川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现已拥有化工、医药企业10个,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化工企业3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医药、化工企业7个。栾川工业基本实现了由矿业加工为主向矿业、化工、医药三业并举的转变,由单一的钼、金开发向金属、非金属综合开发利用转变,由矿产品初级采选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回收转变,工业综合效益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623.4,同比提高332.9个百分点,超出洛阳市平均值458.7个百分点,超出全省平均值459.9个百分点。

  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栾川县于2000年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破产、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对潭头金矿、君山制药、众鑫化工公司等25家国有、120家集体骨干企业进行了改制。通过改制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职工“三金”等得到了保障,政府也摆脱了4.2亿元的债务负担,改制使企业进一步增强了活力。2004年整个钼行业总共上缴税金1.23亿元,今年上半年就已上缴税金2.42亿元,改制后的18家企业今年实现了家家盈利无亏损。在今年前6个月洛阳市工业排序中,栾川县改制企业长青公司、九扬公司、长青钼钨公司、三强钨钼公司等11家企业进入洛阳市实现利润前30名行列,现在栾川县已形成以三强、大东坡、九扬等一批销售额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民营企业群。

  工矿企业的大发展,也带动了栾川经济的大跨越。今年前11个月栾川县财政收入3.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预计将在4.5亿元到5亿元之间。据统计,1969年至1999年的30年间,一般预算收入总和为4.06亿元,可以说栾川一年走过了过去30年的路。

  实施开放战略助推栾川发展

  栾川县是国家贫困县,靠自身力量发展十分有限,该县把对外开放战略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的思路,通过参加“厦交会”、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洽谈会等方式,积极外出招商引资;通过举办栾川县“旅游招商引资洽谈会”、“洛阳栾川新产品新技术招商引资洽谈会”等方式,大力开展会展招商;通过办好伏牛山金秋红叶节、中原滑雪节等方式,广泛开展节庆招商;通过网上发布产品、外出推广项目等方式,重点推行项目招商,三年间累计引进资金25.3亿元。香港天地辉煌公司、北京协成房地产公司、厦门钨业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公司落户栾川,催生了沪七选矿公司、豫鹭公司、豫广金属冶炼公司、伏牛山滑雪度假区等一批有分量的外来投资企业,在新上项目中,合资或外来投资项目占68%。为实施项目拉动、快速扩张经济总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坚持“四放”促经营。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栾川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放胆、放手、放心、放活”的要求,坚持“六图七不限”原则,倾力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03年以来,全县新上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民营项目180多个,其中投资超5000万元的12家,超千万元的28家,实现年销售超亿元企业8家。三年来,县内民营资本投入15.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47%增加到2004年的65%。

  抓好骨干促提升。栾川县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县里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来抓。2002年以来,全县上下抢抓有色金属价格上扬的市场机遇,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骨干工业项目67个。今年以来,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4个,超亿元项目3个,投资1800万元的三强钨钼公司3500吨/日扩改项目、投资4500万元的豫广金属公司2500吨/年钼深加工项目、投资1200万元的弘博公司2500吨/年钼冶炼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启源铁选厂3000吨/选铁项目、投资1.6亿元的洛钼集团1500吨/日露采工程、投资近亿元的洛钼集团500吨/日高性能钼钨材料示范工程、投资3000万元的钼都公司5000吨/日露采工程等48个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新增GDP20亿元以上。在抓重点工程的同时,栾川县还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年来,先后投资12.38亿元实施了洛钼集团5000吨/年氧化钼冶炼技改、洛钼集团15000吨/日破碎站建设、洛钼集团选矿二公司碎矿系统技改、洛钼集团万吨/日露采一期建设、厦钨公司4500吨/日白钨选矿等62项技改项目,在各选矿企业普遍推行浮选柱工艺,攻克了钼和滑石、铁的分离技术,有力地提升了钼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4%、160%、313%。到年底,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将达到10家以上。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栾川具备了30000吨/日钼矿采选能力和20000吨/年钼精矿深加工能力,打造了栾川经济新平台,国有集体工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引发了栾川新一轮投资热潮,栾川正在实施40000吨/日钼矿采选能力和40000吨/年钼精矿深加工能力的钼都战略。

  发展生态旅游实施“两条腿”走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伏牛山的旖旎风光,栾川便偎依在八百里伏牛山的怀抱之中,藏于深山,独具秀态。栾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水文、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河南的一个旅游大县,正在崛起于中原大地。这是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撰写的硕士论文:《栾川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中的一段话。按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科委联合拟定的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体系,在全国6大类74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栾川就有6大类35种,占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47.3%。栾川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集中,是避暑疗养、游览观光的旅游热线。境内景观群集,特色各异,融奇山、险峰、怪石、峡谷、秀水、飞瀑、深潭、幽林、翠竹、溶洞、温泉为一体,堪称锦山秀水、壮丽画卷。八百里伏牛主峰老君山,“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龙峪湾,绿水秀竹重渡沟,水热若沸九龙泉,还有翠、静、幽、秀的鼎室山、通天峡、倒回沟、伏牛山滑雪度假区等等……

  “我们不能仅做钼文章。栾川的山水太美了,旅游资源丰富且小有名气,在做钼文章的同时,还要用真金白银投资旅游,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撑栾川经济的另一条腿。”栾川县委副书记赵世营如是说。2000年以前,栾川县基本上是“一钼独大”的矿业经济,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近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把抓旅游业与抓工业等同起来,统筹安排,在发展生态旅游上下工夫,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钼独大”向工业、旅游“两条腿”走路转变。2003年以来,栾川县共投资2.8亿元,强力打造精品景区。完成了老君山景区道路扩建、鸡冠洞景区整修扩建、龙峪湾景区公路扩宽硬化、九龙山温泉度假区宾馆改造、伏牛山滑雪度假区一、二期建设等40余项景区建设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老君山为代表的山水游,以龙峪湾为代表的森林游,以鸡冠洞为代表的溶洞游,以重渡沟为代表的农家游,以九龙泉为代表的温泉游,以伏牛山度假区为代表的冰雪游组成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在加快景区建设的同时,栾川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和“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两创”活动,目前,已拥有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栾川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县直单位的办公楼改建高档宾馆。2003年以来,全县共新建、改建较高档次的宾馆饭店30多家,增加中档以上接待床位3000多张。与此同时,发展家庭宾馆506家,床位由2002年的500多张增加到目前的1.7万多张,全县旅游日接待能力达到2.1万人。在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先后开发了汉白玉、水晶、奇石、根雕、果汁饮料、中药保健茶等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45大类3000多个品种,并引资1200万元,建成了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河南省首家旅游特产博览中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3250万元,先后组建独资或合资旅行社10家,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3月,由河南省委政研室、省旅游局、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举办了“栾川模式”研讨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极大地提升了栾川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门票收入、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86%和134%。栾川旅游正在叫响中原,走向全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为栾川带来了旺盛的人气、财气,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形成了旅游业与工业并驾齐驱的良性互动格局。

  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农民增收

  栾川素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称。已普查出中药材共有1420种,主要有连翘、柴胡、桔梗、天麻、杜仲、丹参、猪苓等。中药材年收购量达500万公斤以上,是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土特产闻名遐迩,主要有木耳、猴头、金钗、拳菜等。食用菌20多种,年产量300万公斤左右;干鲜果品有核桃、板栗、无核柿子、猕猴桃等。为了确保农民增收,实现栾川县的和谐发展,栾川县在发展特产业上下工夫,实现农民收入结构由单一的自给农业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劳务输出、城镇商贸、免税减负“四轮增收”转变。该县充分利用山坡面积大、昼夜温差大,老百姓有种药采菌习惯的特点,大力发展以药、菌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年均发展中药材2万亩,食用菌1000万袋。建成50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186个,300亩以上基地44个,形成了覆盖5个乡镇的县级中药材产业带,被确定为河南省“绿色农产品十大基地县”和“豫西中药材种植产业区域县”。全县现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君山药业集团公司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辐射带动药农1万多户。建成了豫西土特产博览中心、合峪食用菌市场等6个专业市场,农民经纪人达到850名。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上,白土柿王醋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白土乡无核柿子顺利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连翘、黑木耳等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正在进行。全县粮经比例由2001年的65.7∶34.3调整到51.9∶48.1。充分发挥山区劳动力吃苦耐劳优势,逐步做强劳务经济。初步形成了以海外船员、京津保安、华东电子装配、东南制衣制鞋、西部工程建设、中原餐饮服务为主的六大劳务基地。2003年以来,共组织国内外劳务输出13.989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组织国内外劳务输出6.8万人,其中国外劳务输出840人。认真抓好小城镇建设与经营管理,促进农村土特产品流通,繁荣农村商贸。三年来,小城镇新上项目250多个,门面房开业率和入驻率达98%以上,工商税收达5.6亿元,今年上半年乡镇工商税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0%。同时,该县不折不扣落实“两税一补”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730元提高到2004年的2110元。

  加快城镇建设构建和谐栾川

  栾川富了,有钱了怎么办?对此,栾川县委、县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拿出钱来搞改造、建学校、办医院、修公路、搞移民工程、建水电工程,总之就是要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2003年以来,一系列的大举措、大手笔,无不让老百姓拍手称快。栾川县围绕打造“旅游县城”的目标,提出了把县城建成“以伊河为主线,南北贯通,东西延伸,两岸环境优美,梯级水面相映成趣的十里绿色长廊和风景观光带”。两年来,该县累计投资4.6亿元实施了31项工程。兴建了伊河七级水面和景观桥工程,建成了君山广场、龙泉山公园等旅游配套项目,实施了主街道“三线”入地、亮化、美化,沿街建筑平改坡改造,垃圾中转站及标准化公厕建设工程,在城区内增加绿地面积72万平方米,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街区面貌焕然一新。从今年7月开始,该县又着手实施东新区开发等19项旅游县城二期工程。目前,城东5平方公里新区开发13个入区项目已完成设计、征地、拆迁,其中钼都路等4条主干道年底前要建成通车。县城面积将由现在的4.8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该县还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新平台,在前几年大抓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近两年重点抓了城镇设施完善、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工作,小城镇呈现出崭新面貌,一批旅游服务型、工矿商贸型、路翼经济型的小城镇成为镶嵌在栾川大地上的明珠。狠抓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三年来累计投资4000万元,提前两年高标准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7.8万平方米。狠抓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先后投入2.8亿元,新建旅游公路25条,2003年、2004年累计投入4500万元,完成了全县77个行政村291公里的“村村通砼路”工程。群众们说,政府为俺们农民办了一件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事儿。狠抓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2004年,三川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经过验收。今年合峪镇、陶湾镇两个卫生院的门诊病房楼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此外,由县财政出钱,安排各乡镇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护士长分期分批到洛阳市各大医疗机构跟班学习,并为每个卫生院解决4-6人财政供养指标,以稳定队伍和壮大卫生院实力。狠抓深山村移民扶贫。栾川有不少富人,但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山高路险地薄,生存环境恶劣,贫困人口自然也不少,特别是深山区仍有无法脱贫者。栾川县干脆建立移民新村,对狮子庙、大清沟、赤土店3个乡镇实施了试点移民搬迁,共搬迁249户934人。移民新村白墙红瓦,水电齐全,并给调整了土地,群众称这项工程是政府为他们“改了天换了地、拔了穷根子”。今年的四个移民新村正在建设之中。2002年以来,该县还累计实施水电、交通、能源、城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87个,总投入达37.5亿元。其中总投资1.8亿元的左一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于6月23日投入运行,投资5400万元的金牛岭水电开发工程正在实施,投资3000万元的第三水源建设工程年内即可投入使用,投资近十亿元的洛栾快速通道、311国道和龙宁路相继完工,投资1.7亿元的栾卢公路扩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一方百姓平安。栾川今年拿出1500万元,购置了几十辆治安巡逻车,24小时值班巡逻,使得大大小小的企业、村村户户的人家,时时刻刻处于安全保护之下。同时,乡镇修建派出所,县里给每个所补助10万元,使得全县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营造出了一种投资者放心投资,打工者安心打工,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从昨天到今天,栾川一路披荆斩棘;从今天到未来,栾川渴望新的跨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栾川人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走的依然是创新之路,探索之路。虽然前进路上仍然会有坎坷和荆棘,但行路人总能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如今新的栾川发展蓝图已经用心血和智慧绘就。用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的话说:那就是发展大工业,发展大旅游,培育特产业,把栾川这个资源大县转变成经济强县,为中原崛起做出大贡献!在此,我们衷心祝愿栾川人能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鼓足干劲,加快发展,攀登新高度,实现新的跨越,使栾川经济迅速走上稳定、快速、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县长谷树森在陪同上级领导下乡检查指导工作。

  “书记送俺学技术”

  近年来,栾川县积极打造旅游县城。图为恢弘壮观的当地城市街景。

  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县城休闲广场——栾川君山广场。

  在栾川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全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城乡交通网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