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岸垂泪 送别汪老 各界人士国亲代表与辜振甫遗孀抵沪吊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9:18 南方日报

  上海消息昨日,海内外人士在上海相聚,送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汪道涵先生因病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今天庄严肃穆,大厅门楣上方悬有黑色横幅,上书:“为汪道涵先生送行”,两边的挽联上写着:申江水阔百年初现鸿图愿,海峡月圆万里同怀硕儒风。数百只洁白的花圈环绕于大厅内外,汪道涵先生遗体静卧于灵台上,白色和粉色的鲜花簇拥着

他,老人安详的表情,一如大厅正中巨幅遗像上那般鹤发童颜。

  追悼大厅两旁安放着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等敬献的花圈,此外亦有来自海峡彼岸的辜严倬云女士、连战、宋楚瑜等敬献的花圈……在沉重的哀乐声中,两岸各界人士、台商、台胞、学者依次向汪老道别,送别人群中亦不乏缅怀“老市长”的上海民众。

  辜严倬云女士在儿女搀扶下步入大厅。自海峡彼岸迢迢而来,辜老夫人只为送别于当年两度“汪辜会谈”时相识的这位老友。在辜夫人左右的还有台湾海基会等代表……

  国民党第一副主席吴伯雄亲自前来,向汪老遗体三鞠躬。

  连战先生的个人代表林丰正来了,他说:“连先生每每念及沪上一会,他感到与汪道涵先生在两岸关系上的看法有颇多共同之处,无奈汪老驾鹤,不能再次与之展望美好未来。”

  在送行的人群中,还能看到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以及岛内知名人士许信良等……

  数十年追随汪老治学的专家、与老人相交的好友也来了。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证实,来自美国、香港、澳门的汪老挚友都来了,苦于没有更多的花圈表达哀思,苦于没有更多机会,目送汪老最后一程。

  生平

  汪道涵是安徽嘉山人,1915年出生。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专员、地委委员等职。1946年至1949年,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长、政委、省财办主任、财政厅长。

  1949年后,汪道涵任华东工业部部长。1953年后,历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中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后,汪道涵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市长。1986年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1991年12月起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3年11月被推选为第九届上海市工商联名誉会长。1994年被上海交通大学董事会聘为名誉董事长。是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德高望重风范长存

  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

  先行提出浦东开发

  汪道涵先生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财政、工业等战线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上海主持市政府工作后,在市委领导下,主持制定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等一系列事关上海重大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先行提出了浦东开发、申办世博会、建设航运中心等重要主张和意见,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突出贡献。

  开启两岸政治对话

  汪道涵先生关心台湾问题,致力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991年12月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他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1993年4月,汪辜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1998年10月,汪道涵再次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汪道涵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新华社供稿

  图:

  汪老告别仪式现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