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电报大楼新年卫星调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3:00 北京晨报

  新年头一天全球多一秒

  晨报讯(记者 王大鹏 周萍)2006年第1天,全世界都将同步多出一秒钟时间,在北京时间7时59分59秒后插入一秒——“60秒”,然后才是8时00分00秒,这一奇特的现象叫做“闰秒”。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技处的窦先生昨天告诉记者,闰秒是国际统一行动,“这一秒加在国际标准时间2005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后面,我国在东八时区,也就是2006年元旦这一天的7时59分59秒后面。”

  为什么要加这一秒?窦先生解释说:“闰秒是由地球自转与原子钟偏差造成的,因为地球自转有不规律性,它转快了就需要减去一秒,转慢了就需要加上一秒来补齐。”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原子钟计时,它的精确度非常高,几百万年都差不了一秒,可地球自转却没有原子钟那么精确,为了让我们使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的时间保持一致,就人为地把地球自转变慢的时间补上了,于是就有了“闰秒”这个概念。上一次插入闰秒是在1999年元旦,距今已整整7年。

  昨天,电报大楼的董先生告诉记者,电报大楼上的钟根据GPS卫星追踪设置,可以自动对时间作出调整,而不需要人为地调钟。

  百姓生活不受影响 特殊行业自动校时

  闰秒调时·动态

  国家授时中心

  准时发布

  据新华社西安2005年12月31日电(记者 陈钢 谷欣容)记者2005年12月31日从位于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了解到,2006年新年第1天,全世界的人们将多拥有1秒钟时间,国家授时中心已经做好了此次“闰秒”调整时间的各项技术准备,将在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后增加这“1秒钟”。

  位于陕西临潼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中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原子时合作,其维护运转的授时系统是国家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设施。

  据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介绍,此次闰秒将在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底最后1秒实施,由于位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将在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届时会出现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的特殊现象。

  对于精密时间用户,国家授时中心已从2005年7月份开始,每月通过《时间频率公报》发布了此次“闰秒公告”。由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产生并保持的中国授时时间基准的闰秒技术准备已经就绪。短波、低频时码、互联网、电话等各类授时手段的信号或信息的闰秒调整技术准备也已就绪。

  董绍武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后,电力、通讯、金融等高精度时间用户应将自己的钟面调整过来。接收国家授时中心时码信号或信息确定时间的用户,届时将自动进行闰秒校时。

  闰秒调时·解读

  地球为什么越转越慢?

  几百万年来地球已“丢”了35天

  闰秒是由地球自转与原子钟产生偏差造成的。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是常量,而是忽快忽慢,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慢。”记者采访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他解释了地球为什么会“越转越慢”。

  他解释说,地球转得越来越慢是因为月亮潮汐摩擦作用造成的。由于潮汐摩擦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变慢,每天时间变长,平均每100年一天的长度增加近千分之二秒。同时,由于地球自转变慢,使得月球正以每年3至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月亮离地球越远,潮汐摩擦作用越明显,地球转得就越慢。”

  “根据地质资料所提供的证据来看,恐龙时代一年有400天,经过几百万年,地球只剩下365天了,以后自转也会越来越慢,绕太阳公转一圈(一年)的天数也将越来越少。”

  加一秒对谁有影响?

  神六”失之一秒差之万里

  李竞说,其实这一闰秒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并不大,“加不加这一秒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普通百姓也大可不必算计这一秒,这一秒钟对我们没多大影响。”

  对一些特殊的、要求高精度时间的单位,这一秒钟倒是惹了不少麻烦。“比如神六,如果差了这一秒,它的轨道就差出去十万八千里了,还有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他们所做的粒子物理研究也是非常精确的,差了这一秒就绝对达不到要求了,还有GPS,它的定位跟时间有关,如果运行的程序还是按调整以前的,那定位就不准确了,本来要瞄着北京,说不定出来的图像就是西安了。”

  有的行业甚至把时间精确到了百万分之一秒,所以这一秒钟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事。航天、电力、电信、电子商务、金融证券等行业都受到它的影响,需要根据授时信号做一个调整。而国家授时中心有一套自动的调整时间的科学算法,全部是自动化的,所以工作量并没有因为这一闰秒而加大。而在国家授时中心发布这一时间后,已经通知各个相关单位和部门做了调整。

  晨报记者 王大鹏

  闰秒调时·背景

  “闰秒”调时为何在陕西?

  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后将增加1秒钟的“闰秒”,这一时间的调整确定是由位于陕西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的。确定北京时间的国家授时中心为何设在陕西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时间是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真如国际电讯台向全国发布的。由于当时技术设备和上海在全国地理位置不适中等因素,时间发布效果不很理想。1966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会议,把建设中国标准时间授时台的计划正式确定下来,并最终将授时中心的建设地点定在陕西。

  国家授时中心全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其本部地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授时台(二部)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蒲城县境内,这里是“北京时间”的诞生地。

  “北京时间”是怎么确定和发出的呢?据国家授时中心专家介绍,授时的基础是天文台有一组事先与世界各国“对过表”的原子钟。时间的确定,首先由技术人员对陕西临潼国家授时中心本部的这组原子钟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计算,并报知国际时间计量局,待其汇总各国时间并反馈之后,才确定出中国的时间标准。此后,这个“标准”通过线路传输到授时台的程控钟房,钟房的扫描器每小时对照一次,以保证精确。最后,由发射机将每半小时一周期的信号发射出去。

  据新华社

  国家授时中心已做好闰秒技术准备新华社记者 谷欣容/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