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留交会”新会风:海归与伯乐的理性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8: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题:“海归”与“伯乐”的理性回归

  中新社记者 王华

  每年十二月底是广州最后一台重头戏--“留交会”,五湖四海的留学人员与全国各地“伯乐”齐聚广州展开智慧盛宴、“夺才”之战。今年“留交会”上,“海归”们放下身

段、勇于自我推销与用人单位热情高涨但又提高要求相映成趣,显示出“海归”看未来、用人单位看“海归”均日趋回归理性。

  今年前来参加留交会的留学人员大多数是带着自己的研究项目前来寻求合作伙伴,其中博士占了一半。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海归们不再将自己看作天之骄子,而是主动放下“身段”寻求“伯乐”,他们打标语、派资料、做演讲,以各种方式进行自我推荐,成了本届留交会的一大亮点。 用海归们自已的话说:回国已是大势所趋。

  “海归”们薪金期望值也很脚踏实地,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海归”提出起薪每月四千元人民币,有工作经验的“老海归”要求在月薪万元左右,基本属国内目前正常薪金水平范围。

  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也是变守株待兔为主动逮兔,满场飞派资料、组织推介会、实地考察,积极的态度表现出求贤若渴的诚意。不过,另一方面,与“海归”们姿态越来越低相比,国内用人单位的要求则越来越高。

  本届提高门槛,要求硕士以上方可参会,并允许本地硕士、博士进场同台竞争,这本身就显示出组织者对“海归”含金量要求提高,用人单位看“海归”更为客观、理性。

  虽然今年有近百所高校在留交会求才数千,但没有一所高校愿意招收硕士生,底线一律是“博士”,或者“教授”、“副教授”。 一位教育部官员称,国内高校对待“海归”越来越理性,基本上岗位要求都是内外一视同仁,不会特别对“海归”倾斜。单位看重的不是“海归”这个名号,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是不是真的能把国外先进的成果带回来。

  据了解,近三年出国留学人员中,自费占九成以上,高、初中生占了绝大多数。在出国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海归”光环日渐消退的今天,对“海归”已从盲目热捧到平等竞争,理性对待。对待来求职的“海归”,不少企业都询问“海归”出国前就读国内哪所高校,对国外求学的高校、学术背影、工作经历作详细、深入了解。拥有高科技含量的人才、理工科“海归”显然更受欢迎。

  一名来自广州的企业负责人认为,随着出国越来越容易,要真正找到有水平的“海归”其实不容易,因此更希望能寻找一些高层次的“海归”。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至今已举办八届,共吸引万名海外留学人员带来近九千多个项目参会,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开办时间最长、交流效果最好的留学生交流会。

  广州“留交会”上所显示这种“海归”与“伯乐”共同回归理性的新会风,显示出中国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和社会已取得巨大进步。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