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道德归来”需要提高“道德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0:14 红网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6%的沪上青少年被访者认同“在马路上捡到1000元钱后私占、私分”,46%的青少年赞同“诚实就是吃亏”的观点,还有一成多青少年对“乱穿马路”等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持认可态度。人们不禁发出感慨:传统美德难道会在当今的青少年一代中“失传”?(1月1日新华网)

  有人将这种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的倾向,归结为“去道德化”——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的价值取向甚嚣尘上,而传统道德先是被束之高阁,接着又被忘到九霄云外。笔者对此却不以为然。长期以来,我们都是用“大公无私”、“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这样的话语来阐释道德的;与此类似,“去道德化”概念的归纳,使用的也是同样的叙述逻辑。在这样的叙述语境中,道德天生是一个怪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寡欲者,仿佛道德与私利注定是势不两立的:选择道德就得放弃私利,而选择私利那就必然是无德。

  在教育机会专属于精英阶层的落后年代,这样的“道德观”具有很强的煽动力,智识欠缺的大众阶层根本没有自由驰骋思想的空间,自然也就没有辨别的能力,所以呈现出了短暂的“道德繁荣”;然而随着经济的进步,特别是教育的发展,当平头百姓也开始拥有自己的思想时,他们的价值辨别能力得到空前增强,发觉并厌弃精英阶层对自身所倡导的“道德观”之光说不炼,从而对道德价值产生虚无感,并不奇怪。因此,所谓“去道德化”其实是“道德价格”长期空白与贬值的结果。

  “我救了19人的命,谁来救我的命?”我们不会忘记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的悲壮呼号。英雄的救人行为换来了什么?不但没人救他的命,就连下葬之时,19名被救者也无一人到场。现实中,类似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伤害一个好人、忽略一件壮举,失去的不只是一人一事,而是寒了一大片正义之心;甚至可以说,一个英雄的悲剧将阻止成千上万个英雄的产生。试问,耳濡目染了太多的英雄悲剧之后,谁还会在乎老师在课堂上言不由衷讲的那些“道德观”呢?

  道德的价值表现,不能仅仅反应为虚无飘渺的“感动”;道德的教育方式,更不能仅仅停留于空洞无味的说教。要想道德重新被人们选择,首先需要让道德和私利之间的关系由原先的“成反比”变为“成正比”。人们在道德上奉献更多,理应在私利上收获更多。比如在新加坡,政府规定志愿者服务如果达到一定时限,可以享受一年的免费停车的权利;同时,当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限后,在购买住房时还可以打折。

  把道德从高不可攀的神龛里解放出来,具化为人人力所能及的日常举动,同时以提高“道德价格”的方式,让道德不再成为“赔钱货”,政府机构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人们为之向往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公共道德支撑。公众不仅需要政府关注他们的钱袋,也需要政府关注社会的道德生态——大力扬善扶德、加强道德投资,是基本的政府责任。政府只有首先让人们感受到“道德价格”,并通过种种方式提高“道德价格”,道德才会在习以为常和耳濡目染当中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稿源:红网)

  (作者:舒圣祥)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