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切断对乌天然气供应(新闻脉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3: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于宏建马剑 由于俄乌两国未能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莫斯科时间1月1日上午9时40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开始降低通往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气压力。这意味着俄开始将切断对 乌天然气供应的威胁变成现实。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新闻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1日向媒体表示,由于乌克兰方面拒绝了俄方提出的有关2006年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的最新建议,俄方不得不开始降低通往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气压力,但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不受影响,仍将全面运营。俄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指责乌克兰领导人有意破坏谈判进程。声明称,俄罗斯将依据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和过境费标准,与乌克兰建立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关系。 事态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是俄乌双方互不妥协的结果。谈判之初,俄方就要求从2006年1月1日起把出售给乌方的天然气从每1000立方米50美元提高到230美元,而乌克兰则坚持目前只能接受每1000立方米75美元至80美元的价格,而且要求分阶段过渡到市场价格,以减少对乌经济造成的冲击。在艰难的谈判中,双方几经交手,始终难分高下。 在新年来临的前一天,僵持不下的局势曾一度出现转机。俄总统普京提出2006年第一季度仍按2005年价格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的建议,但开出的条件是,俄乌双方按市场价格签署乌从2006年第二季度起购买俄天然气的合同。乌克兰方面对这一建议给予了积极评价,尤先科总统甚至表示,乌俄天然气问题谈判已转入建设性新阶段。然而,当乌方仔细研究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供的有关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的合同文本后,表示难以接受俄方开出的天然气价格,因而拒绝了俄方提出的最后建议。 俄乌两国都制定了相应措施来应对停止供气产生的后果。不过,双方目前所面对的局面相当棘手。失去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乌经济将蒙受巨大损失。俄天然气出口的80%都要通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向欧洲国家输出,眼下能源安全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天然气争端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政治烙印。在双方的价格谈判中,不时能听到有关独联体生存、黑海舰队租金、两国边界划分、乌克兰议会选举等政治色彩鲜明的字眼。有舆论甚至说得更明确:俄罗斯就是要用能源杠杆“修理”乌克兰,以阻挡其向西方靠拢的脚步。有消息说,乌克兰总统尤先科1日表示,乌愿意从当日起以合理的市场价格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 (本报莫斯科1月1日电) 图:这张2006年1月1日拍摄的俄罗斯独立电视台的电视画面显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一个天然气调配站,工作人员在转动阀门。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未能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俄开始降低通向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气压力。 新华社/法新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2日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