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草原有牛羊也有工厂 工业化使草原不再美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7:30 新华网

  只要提起草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和美丽的牧羊姑娘。但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却使这种原始古朴的美丽面临挑战。记者前不久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广袤的草原地区采访时看到,冒着黑烟、黄烟的厂房,非法开采的矿区、煤窑,使绿草如茵的草原变得千疮百孔;运送材料、产品的车辆在草原上压出的辙印,仿佛被皮鞭抽出的伤痕。草原,正在迎接来工业文明,但工业化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已随之而来。

  我国的草原牧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在国内已成为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一种观点强烈反对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因为这势必会带来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得不偿失;另一种观点则来自牧区的不少干部,他们希望工业化能来得更早些,以改变牧区贫困的现状。

  牧区,不应永远落后贫穷

  讨论草原牧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不能游离于牧区的现状和牧民的生活现实来“坐而论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直至今日,我国牧区的生产方式仍然很落后,社会的发育程度远较其他地区为低,一般来说,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市县是财政最为窘迫的地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我国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地区。据统计,这一地区的草场平均每亩产出仅为13.3元,扣除成本,不足发达国家的40%。在西藏、青海等高寒草原地区,草原产出率更为低下,每亩草场的产出甚至不足10元。目前,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尽管已经出现了反季节销售、发展羔羊经济等一些有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经营模式,但多数还停留在粗放经营、靠天养畜阶段,投入低、产出低、效率低的“三低”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低效的畜牧业导致牧民贫困、生态恶化。43岁的础伦巴特尔是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赛汗塔拉苏木(乡)白音忽热嘎查(村)的牧民,几年前家里还有400多只羊,生活还算过得去。不料妻子患病,不得不卖掉了200多只羊筹措医疗费,结果还是没有挽回妻子的生命,后来又赶上雪灾,死了100多只羊,现在他和3个孩子只能靠仅有的100来只羊和给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无独有偶,该旗达赉东苏木伊和诺尔嘎查的齐木格家里以前有300多只羊,日子还算过得去。但自从丈夫得了肺结核以后,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如今丈夫去世了,家里的羊也卖光了,她只能靠给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

  

草原有牛羊也有工厂工业化使草原不再美丽?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达赉东苏木(乡)呼伦淖尔嘎查(村)羊倌红梅在放羊。

  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的广袤草原上,像础伦巴特尔和齐木格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通过对4省区10多个牧业旗县的采访,记者发现,这些旗县的贫困发生率普遍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高的达到百分之四、五十。贫困率高发、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使得牧区群众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固守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无可避免地走入了贫困—生态破坏—更加贫困的怪圈之中。

  传统的畜牧业经济还制约了牧区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牧区政府财政也是捉襟见肘,有些地区甚至积重难返。青海省囊谦县范加羊县长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工业,第三产业又相当落后,囊谦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仅有二三百万元,这点钱连发放当地干部的工资都不够,更谈不上搞其他建设投资,每年需要国家大量投入才能勉强维持政府职能部门运转,而这种状况在青海牧区是普遍现象。

  我国第一大牧区——内蒙古近年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发展极不平衡:不少有资源、有工业的旗县发展呈现“跳跃”之势,而一些纯农牧业旗县却始终徘徊不前,因而对那些工业旗县羡慕不已。在记者走访时发现,我国五大牧区不少旗县的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逊色于发达地区的许多村镇。

  牧区渴望工业化

  目前,在草原牧区工业化问题上的分歧很大。以专家学者为代表的一方强烈反对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势必会破坏草原生态。但在记者与部分牧区干部探讨这一问题时,他们普遍显得很激动:“他们认为草原应该永远是蓝天、白云、蒙古包,不用说发展工业,就连在草原定居好像也做错了。强调生态环保没有错,但总不能以牧民的原始贫穷和牧区发展的停滞为代价来保持一种原始的风景吧。”

  谈起牧区工业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局党委书记侯建新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牧区走向工业化,我举双手赞成。”他认为,草原畜牧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草原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国家投入不足。在这种状况下,不走工业化道路,牧区的发展只能是“水中的月亮”,永远捞不到手里。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郝军,是一位在畜牧行业干了14年的干部。他认为,传统的草原畜牧业是一项脆弱的产业,自然灾害、从业人员素质、生态恶化、牲畜品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改变牧区面貌,首先要促使牧区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可以使得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加了,可以拿来“反哺”畜牧业,从而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草原有牛羊也有工厂工业化使草原不再美丽?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某矿厂附近,草原明显退化,本应是水草丰美的七八月季节,但青草甚至不能将牛蹄没掉。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些干部谈到,近年来,西部的鄂尔多斯市发展成自治区的“金三角”地区,是因为鄂尔多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实行了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开发煤炭和电力资源,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在没有开发资源之前,鄂尔多斯发展牧区经济,也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牧区都希望走“工业反哺畜牧业”的发展道路,一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不少传统草原牧区,都提出了“工业强旗(县)”的口号,招商引资开展得热火朝天。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传统牧区锡林郭勒盟仅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的投资累计已达到64亿元。当地有人这样测算:预计到2010年,锡林郭勒盟煤炭年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1020万千瓦,发电量将达到540亿千瓦时,售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开发煤电项目不仅不会破坏草原,相反还会有利于草原建设。煤电基地的开发建设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70万个,而锡林郭勒盟每年转移一个牧民,便可保护一平方公里的草场。

  “遍地开花”要不得

  但现实却并不像测算得这样完美。我国不少牧区目前工业化之路非常粗放,不少牧区开矿、办厂有“遍地开花”之势。

  

草原有牛羊也有工厂工业化使草原不再美丽?

  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大兴安岭,呈绿色方块形的地带基本都是在草原上开垦出的农田。(卫星遥感照片)

  由于中国草原大都是各种矿产的富集地,开发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成为了牧区发展工业的首选产业。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青海天峻县、兴海县,甚至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唐古拉山区,记者都见到了在草原上开矿的场面。记者今年夏天在新疆伊犁采访时看到,在美丽的河谷草原里,有好几个喷火冒黑烟的工厂,一眼便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小炼焦企业。除了开发矿产资源以外,一些牧区还引进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今年8月下旬,记者驱车来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还没进镇里,就闻到造纸厂散发出的扑鼻的酸臭味。当地群众对东乌珠穆沁旗造纸厂污染环境反映强烈,该厂也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通报批评。而东乌珠穆沁旗小坝梁铜冶炼厂也被自治区环保部门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起点低、污染重、破坏强的开发项目“遍地开花”,给草原生态带来了灭顶之灾。据呼伦贝尔市有关部门调查,过去该市煤炭开采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由许多小煤矿无序开采。草原上随处堆放的煤矸石,占用了许多优质草原,同时形成许多塌陷坑,使开采区千疮百孔。仅宝日希勒塌陷区的面积就有近18平方公里,如果治理至少需2亿元资金,而开采所获的利润和税收还抵不上这一治理费用。

  

草原有牛羊也有工厂工业化使草原不再美丽?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露天煤矿把原本平整的草原采挖得支离破碎。

  此外,在草原上进行的有色金属勘探、采选,产生了大量的探槽、探坑,勘探完成后又未进行恢复治理,对植被也造成严重破坏。如在巴尔虎新右旗甲查矿区就有1600多个探槽,使大片草原遭到破坏。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记者常常能见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勘探石油的场面,勘探企业的运输机械碾压草原,探井的废液都存放在废液坑内,基本未采取治理措施,将来很难恢复植被。

  牧区工业化应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重环保的原则

  通过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两月余的采访,记者发现,在牧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国家重点工程伊敏煤电联营项目,便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整洁的现代化厂区与远处的草原景观相映成趣。但也有很多地区在招商引资时存在急于求成、不考虑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不良倾向。

  有关省区农牧业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指出,牧区工业化,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走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利用在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尽量在资源富集的牧区建设国家级的大项目,特别是对当地经济带动力强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此外,根据以往牧区工业化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经验教训,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中“饥不择食”。由于一些干部缺乏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只重财政收入,在实践中往往“是项目就上”,导致污染企业和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的企业趁虚而入。因此,今后应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入牧区,对以牺牲草原生态为代价的开发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二是在矿产资源底数不清、缺乏科学规划的情况下盲目招商开发。我国牧区是各种矿产资源的富集地,但许多地区在未经详细勘查的情况下忙于招商开发,使一些投资者借勘探之名行开发之实,侵占了国家利益。因此,如果不具备条件,应暂缓开发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国家应从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出发,对资源未开发的牧区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以大局为重,保护资源,因为资源迟早都是国家的。

  三是项目准入门槛太低,缺乏必要的环保评价体系,地方政府甚至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由于过去牧区工业基础薄弱,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甚至把企业挂牌为“重点保护企业”,不让职能部门,包括环保部门随便去检查和处理,使《环境影响评价法》形同虚设。为此,国家应提高进入牧区企业的准入门槛,其资质应由省级或国家有关部门从严把关,改变各类企业“遍地开花”的现状。同时,国家也应加大对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改变牧区财政吃紧的局面。

  四是部分工矿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草原的保护意识。不少地区为了修建厂房、修造公路,在草原上随意取土取料,一些地方被挖得千疮百孔。据了解,一些牧区因工业化开发占用草场而引发的争端和上访不断。为此,政府在审批项目时,应对项目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牧民补偿等问题严格把关。(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