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咂摸咂摸“相亲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0:14 红网

  有些事情多咂摸几下味道就不一样了,像1月1日的“南京万人相亲节”就这样,本是4000余单身和近万名家长的好事(1月2日《现代快报》),而“年轻人积极性更高”(1月1日新华网)令人“想入非非”。

  年轻人比父母的“积极性更高”,原因自然各种各样,比如与其让父母作主,不如亲自找;找不着理想的对象,交个朋友也值;就算没指望怎样,展示一下才艺也不错,甚至

为了寻点刺激,看个热闹,等等,对于心态日益多元化的年轻人,只要来了,任何理由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问题是,当今是信息化社会,交友渠道很多,别说年轻人活动范围大,别说随处可见的婚介所,单是坐在家里的方式就多,报纸可以送上门,网络天地无限大,为什么非要赶“相亲集”,拥挤在其实很小的天地里“抛绣球”、“接绣球”?近万人,人海茫茫,找满意的另一半,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我感觉“万人相亲节”的参与者们不是相亲,他们更像在向信息社会示威,或者说是一种讽刺。

  如今的信息渠道真有点困惑,许多途径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堵塞了。比如婚介所里的“婚托”太多,网络诚信之缺乏令人望而生畏,媒体里的富翁征“纯情女”成了热点,早已经瓦解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令儿女不齿,再加上婚姻观念的日益更新,及年轻人工作、住房、经济等等方面的障碍,令年轻人对婚姻有一种恐惧感、距离感。

  所以“万人相亲节”就像一面镜子,不只是照出了年轻人追求另一半的热情,也照出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显示出社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个人权力日益被强化的今天,为什么婚姻空间越来越小?谁该来化解一下赶集式的拥挤求偶状态?相亲节上的欢声笑语固然真实、可爱,而欢笑的特定背景是不是些可悲?所以“相亲节”本质上是现代人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和谐的另类符号。

  作为颇具人文关怀的“相亲节”的出现,虽然解决了部分年轻人的问题,但若因此沾沾自喜,未免喜得有些肤浅,就算每座城市都有这种节日,就算中国有了统一的“相亲节”,那又能怎样,根本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眼前的其乐融融,倒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隐藏得更深,这便成了悲剧。

  (稿源:红网)

  (作者:龚明俊)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