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受贿的心理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7:1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鲁逸川(四川 市民)

  涉嫌受贿1900万元的河南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在荆州受审。在最后陈诉时,石当众“哭鼻子”,并哭诉第一次受贿的经历:1995年8月,河南小关镇党委书记胡光周为求帮忙,饭后向他车内塞进一纸袋。石回家发现袋中有30万元,当时他大吃一惊,心里“怦怦”直跳。经历痛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放弃退回。(《武汉晨报》2005年12月22日)

  石发亮爱戴一副墨镜,喜穿一件风衣,双手插在口袋中,发言不拿讲稿,侃侃而谈,春风得意,呼风唤雨,不论大会小会,言必讲廉政,说到动情处,眼眶湿润;而今,堕落为阶下囚时来痛悔并再“哭鼻子”。显然,这一次的眼眶是真的湿润“透”了,但“透”迟了。

  石发亮所哭诉的首次受贿“心里怦怦跳”的话,从心理学概念去推测,有可信度。当一个人初次遇到令人吃惊的大事时,会感到恐慌,心脏与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相系,思维直接影响心跳。石首度接过30万元巨款,头皮发烫,双手发颤,舌头变直,及至心跳加快,这些生理现象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我想:大概所有的贪官在第一次接过贿金时,都会心里“怦怦”直跳。

  石发亮经过第一次面对30万元贿金而备受煎熬后,旋即豁然开朗,在并未去找“心理医生”解惑的情况下,倒自己很快给原本绷紧的神经“松”了“绑”,自己给因狂跳而飙升的血压“降压”。这 “绑”松得轻松,此“压”降得洒脱,但可谓让人胆战心惊!

  石发亮能轻易甩掉受贿的“思想包袱”,反映出的是我们当今反腐工作缺失一种有效的预警机制。假如公权得到公众无时不在、无处无在的监督,任何一个工程的发包权交给公平、公开的招投标体制去完成;假如石发亮首次受贿30万元的第二天,公众或反腐机构的监督眼及时抵达现场,测出其不正常的“怦怦心跳”,旋即揪出行贿和受贿者的双手。那么,石发亮就不可能变成今天的罪大恶极者,国家财产就不可能酿就今天的巨大损失。

  诚然,当今反腐工作千头万绪、需举之制不可谓少。但是,将反腐的端口彻底前移,尽快完善先期监督和惩诫公权人的细化措施,似乎已成反腐倡廉之要务。把每一个腐败因子及早灭杀于萌芽阶段,是探索解决腐败危机的一条路径,或许这可以挽救那些处在“亚腐败”边沿的公权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