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持,也是一种崇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8:46 贵州日报

  新闻背景

  2005年8月18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头条发表了该报记者谢念独家采写的长篇报道《春燕衔泥唤春归》。顿时,贵州青年女村医李春燕走出吊脚楼,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省内外媒体争相追踪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赴黔拍摄专题片。李春燕被列为贵州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典型,并被共青团贵州省委推荐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因为这篇报道,全国首座“博爱医疗站”建在了李春燕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贵州从江县大塘村。

  再翻几个山头,便到广西地界了。

  这是2005年8月14日的正午,骄阳肆无忌惮煎烤着跨越两省区的崇山峻岭,空气闷热得让人作呕。

  从江县大塘苗寨的自来水龙头正好接到村医李春燕家的吊脚楼前,不时有赤脚的男女老少挑水、冲凉,穿梭往返……我的同事、来自北京本报总部的摄影记者陈剑不顾疲惫,端起相机左跑右奔。

  而我,则目瞪口呆、大汗淋漓地坐在门前的矮凳上,思维因头痛欲裂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停顿。

  8月13日下午近4点,我在贵阳机场接上陈剑,便直接驱车往南。经过近400公里的行进,一直到凌晨1点过,才躺进从江县简陋的招待所。14日一早,又赶到大塘村。

  在贵州干新闻快15年了,我跑遍了全省8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的70多个。不过,如此远距离的自驾车采访行程,还是头遭。

  这个行程,属于领受“将令”,并非我之自愿。

  8月9日,本报在一版头条发表编辑部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一名苗寨青年女村医的梦想》,讲述了李春燕扎根大塘村行医的困难与期冀。

  “老总看了很激动!”8月10日,我接到记者部主任蓝燕的电话,她说,“报道线索得自北京一小型医改会,主要是李春燕的自述。编前会认为还可深挖,再发个头条。希望你尽快去趟从江。”

  “什么?刚发了个几千字的头条,我还能编出花来?而且,李春燕的所作所为,城里人看上去很稀奇,但在贵州山区,其实就是人们生存与奋斗的常态,花这么大采访成本,值吗?”我当即表示质疑。

  但是报社不改变已有决定。事已至此,我和陈剑不得不勉为其难。

  8月14日整整大半天,围着李春燕家“打转转”,我们的采访都处于找不着北的状态。有昼夜兼程加上天气炎热引致身体虚弱的原因,更多是由于无法摆脱前一篇报道的“阴影”、发现新意。

  第二天(8月15日),很庆幸,李春燕带着我们度过了一段艰苦的跋涉————早上起来,处理完上门应诊的病人,接着背上药箱翻山越岭出诊,到了日落西山,方回到家中照顾饥肠辘辘的儿子……

  那夜,与陈剑挤在李春燕时常安排病人住宿的小床上,抗拒着腰酸背痛与蚊虫叮咬,我的情绪蓦地兴奋起来,一幕幕活生生的李春燕“影像”不由分说地开始在脑际重现……“有了!”我对自己说。

  8月17日报道发回报社。我未作任何“添加”,用白描、用现场与细节记录了李春燕8月15日一天的活动。

  我相信,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日复一日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崇高、就是一种足以打动人的东西,李春燕的精神将因她对大塘苗寨人们的生活平凡而悄然的改变而凸现。

  8月18日,题为《春燕衔泥唤春归————贵州大塘苗寨青年女村医李春燕的平凡一天》的长篇报道,配以陈剑不作摆饰的图片《吊脚楼里的诊所》以及评论员焦加不喊口号的妙评《爱心的力量》在一版头条登出。

  陈剑继续在李春燕家多呆了几天。一周后,他的整版摄影画刊见报。

  关于李春燕的连续报道产生了全国范围的影响。许多人向她的事业伸出了援手,中国红十字会将全国首座“博爱医疗站”建在了大塘。

  报道还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有关省领导还专门作出批示。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记者

  作者:谢念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