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造假账声称亏损 向境外转移利润 首宗外企避税案例查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9:00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江强通讯员/陈俊峰林蔚)日前,深圳市国税局打响了“反避税第一枪”,查结第一宗外资企业避税案例,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据了解,近年来,部分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方式,向境外转移利润,原材料高价进,产品低价出,在账面上造成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为了避免国家税收损失,深圳市国税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今年正式启动反避税工作,根据企业销售额、注册资本

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将深圳市20多家外资企业列入初步调查名单。经过筛选,10家企业被作为重点避税嫌疑人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其中3户被批准立案调查。目前已查结一户,另外两户正在调查之中。

  刚刚查结的第一家避税企业是深圳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这家于2002年成立的外资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财务报表上显示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2002年到2004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1800多万元,1.16亿元和1.22亿元,但利润总额分别为-8万元,-153万元和38万元。

  深圳国税反避税小组从2005年8月底开始进场对该企业进行现场审计,在4个月时间内,税务人员深入了解该企业的境内外经营流程,确定了企业的多个关联关系,掌握了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凿证据。在翔实的资料面前,该企业负责人承认存在转让定价的事实。经过多次谈判,该企业同意税额进行调整,获利年度从2004年提前到2002年,2002年通过审计调增其应纳税所得额为182万元,所得税税率为15%,2002年共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7万余元。

  据悉,深圳国税部门近期将重点推进另外两家重点避税嫌疑企业的调查。深圳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大对经营状况异常且关联交易额较大的避税嫌疑企业的筛选力度,2006年反避税重点将关注那些长期亏损、微利却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企业,同时也包括在资本、技术和服务等领域存在其他避税方式的外资企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