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的环保体验》获奖征文选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4:54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社“前沿”编辑部与济南市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我的环保体验》中小学生征文大赛现已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反映了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亲身体验,发挥了环保科普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本报共收到来稿1027篇,征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环保实践、生态体验、绿色承诺、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等多种活动的亲身感受。经过评审,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

,三等奖30名,优秀组织奖6名。本版今日刊登一等奖作品6篇,以飨读者。

  动物的悲歌

  小学组一等奖

  ■济南胜利大街小学五年级二班李霖燕

  点评松鼠没有了栖息的大树,鱼儿没有了畅游的小河,小羊没有了干净的绿草,这些动物的悲惨命运让小作者焦急。她在文章中化身为具有灵气的花仙子,希望能让动物的悲歌变成欢歌,还它们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长着金色的头发和碧蓝的眼睛,掌管着大森林里所有的动物。我能够用灵气制造出可以许愿的白莲,因此动物们都称我为花仙子。

  一天,我去小河边散步回来,发现家门口有一张纸条,我拿下来一看,原来是一封动物们的来信——“花仙子姐姐:你好!今天我们有件急事要找你,下午3点在大森林中心花园见!”我一看表,马上到时间了,于是赶紧奔向集合的地方。

  动物们早早地到齐了,我发现它们不像往常一样快乐,眼睛里噙满了泪花。松鼠发话了:“唉,我们的命好苦啊!原来大森林里绿树葱茏,我们可以快活地在树上嬉戏、睡觉,现在大树被人砍掉,没有松子吃也没有地方住了,让我们怎么活下去啊!”听了松鼠的话,大家都很怜惜它的遭遇。这时,鱼儿又向大家诉苦:“小河以前是那么清澈,我们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现在人们往河里乱扔脏东西,熏得我们无法生活。”鱼儿的命运让我的心颤抖,感叹人类的可恨。接着,小羊也凑上前来说:“那些人真是铁石心肠,大大的黑脚印经常踩在绿色的草坪上,我们吃了草都生病了!”听了小羊的诉说,我不禁联想起自己生病时痛苦的样子。后来很多动物纷纷提出抗议,我彻底被激怒了,决定亲自去警告人类。

  我先来到家具店,看到许多人正拿着斧子拼命地砍。我似乎听到了树儿在哭泣,看到了动物们的愁容,于是对着人们大喊:“你们砍了这么多树,让动物们怎么活啊?!”人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其中一个又高又胖的人说:“不伐木怎么做家具,不伐木怎么来赚钱!”我气得挥起拳头,可那人却举起斧头,我无可奈何,只好愤愤离去。

  接着我又去了污染得最厉害的“垃圾镇”,刚走进去就受不了那难闻的浑浊空气和弥漫的满街尘土。那条鼎鼎有名的“垃圾河”里果然全都是垃圾,熏得我无法呼吸。但那里的人们却恣意生活着,一点也不感到周围环境恶心。我实在受不了便想去小花园转转,可是小花园比我想像得还要差,花儿都被摘光了,树木都被伐完了,只有小鸟在唱着悲伤的歌。

  为了不让动物们伤心,只好用我的神力制造出白莲。白莲出现了,我抱着巨大的希望让它实现我的梦想,让地球变得跟原来一样美丽。

  谁来养活中国

  初中组一等奖

  ■济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二班王璞真

  点评面对外国人论文中“谁来养活中国”的提问,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学生,作者的回答是:中国人来养活中国!年纪虽小,志愿伟大,这种关心国家未来环境的忧患意识感动人心。

  前不久,有个外国人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论文,谈及中国的粮食问题,说什么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提问,我们这些跨世纪青年的回答是:中国人来养活中国!

  让我们先来听一下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这个老外给我们下了一个结论:中国到2030年,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达到现在的美国水平的一半,进口缺粮将达到3.78亿吨,而那时世界粮食总量却不足3亿吨。到那时,不仅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世界也将不能养活中国。

  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的朝阳已经升起、沉睡多年的雄狮刚刚苏醒之时,“谁来养活中国”这6个大字却赫然刻在了饱经风霜的神州大地上。的确,是我们该反思的时候了。感慨之余,冷静的思考赶走了不安的迷茫,理性的光芒罩住了感情的激昂,我深深感到我们未来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我国农业的兴亡,对于我们这些并非匹夫的时代宠儿又该有怎样的责任呢?此时此刻,我不禁要感谢那位老外给我们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

  “谁来养活中国”,听到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计划生育的一再猛抓,已使我国人口增长得到控制;农业政策的努力落实,已使农民日渐消退的土地热情有所回升;农业地位的稳步提高,使我国盛行多年的“口号农业”终于开始走向结束。农业这个改革开放“落伍者”的体温终于不再是那么的冰凉。

  “谁来养活中国”,听到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发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相结合的三元结构农业,将来靠他们的身躯定能撑起: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相关联的三色农业,将来经他们的双手也定能闪光。

  中国未来蓝图的画笔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既然我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那么我们就应该也一定能使这栋梁撑起祖国的希望,使这希望熠熠闪光。

  爸爸的心事

  小学组一等奖

  ■章丘市绣惠镇茂李小学五年级一班王威

  点评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爸爸到了秋收季节,不管自家农活却每天心事重重地在地里转悠,这让小作者十分不理解。原来,爸爸管的看似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却是关系村民生活环境的大事。

  我的爸爸是一位村书记,每年一到玉米收获的季节,爸爸就犯了愁。一天到晚骑着摩托车在地里转来转去,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且,他一回家不是打电话就是接电话,我在一旁悄悄听着,好像都是关于玉米秸秆的事,不是不让烧就是不让乱堆乱放。他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们自家地里的活全靠妈妈一个人干。为此,妈妈跟爸爸没少吵架,我也总是站在妈妈这边。

  终于,我抱怨地问爸爸:“你不顾咱自家的农活儿,这么瞎忙活到底是为啥啊?”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小看这些玉米秸秆,如果不好好管理,那危害可大着啦!先说咱们常见的烧秸秆吧,你没见秸秆一烧就烟雾满天,这对人、动物都有很大危害。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由于烟雾的影响看不清对面的车,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再有,那些秸秆乱堆乱放容易造成火灾,会烧毁树木和房屋。要是往河道乱扔危害就更大了,一旦下了大雨,河水猛涨,河道堵塞,就会造成洪水泛滥成灾,冲毁家园和农田……”

  爸爸讲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处理不好玉米秸秆危害是这么大啊!爸爸身为村长虽然是芝麻大点的官,管的事情看起来是小事,可是这些小事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危及村民甚至是其他人生活环境的大事。看来我得赶紧劝劝妈妈,要支持爸爸的工作,地里的活要先放一放,先让爸爸管好玉米秸秆这件“大事”。

  后来,我也成了爸爸的小助手,在河边、村头、树林等地看着,不让村民把秸秆乱放,并劝说村里那些大叔大伯把秸秆送到养殖专业户那里加工处理,变废为宝,这样不但保护了环境,还利用了宝贵的资源。

  今后,我也想向爸爸那样保护环境,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

  人与自然的交响

  高中组一等奖

  ■济南中学高二八班任鹏飞

  点评人——万物之灵;自然——万物之源。在这两者身上,曾经充满血与泪、苦与悲、悔与恨,两者和谐的重担,落到了我们的双肩。小作者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鲜血与泪水的交响乐,期望它能变成优美的乐章。

  随着智慧的“进步”,自然给予人类的也不再是警告,而是惩罚。人类对万物之源的掠夺和破坏愈演愈烈,自然的一次次警告都被这自认为拥有智慧的生物忽视。仍然我行我素的他们,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天罚。

  于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来了;于是水俣病、米糠油事件接踵而至;于是博帕尔惨案、切尔诺贝利核灾难震惊世界……

  面对濒临死亡的亲人们,人们流泪了……但是,大部分人却依然无视这一切,仿佛一切从未发生。滚滚黑烟依然直冲云霄,五颜六色的污水依然到处乱排,废渣堆积如山,海洋赤潮不断。长此以往,人类将面临的是无尽的悔与恨,悲与痛……这部血与泪的交响乐,才刚刚揭开悲壮的乐章。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一个安静得恐怖的村庄。或许,这即将是人类最后的归宿——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的话。《圣经》记载,未知的年代,上帝给罪恶的人类以天罚,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只有诺亚一家乘方舟逃脱——这与人类的现状何其相似!

  我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血泪,太多的痛苦,太多的悔恨。所以,我们心存一个希望:万物之灵与万物之源微笑着凝视对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有鲜血与泪水,有的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大度,是智慧生命用从自然那得到的智慧。我们要让悲壮的乐章不再悲壮,让人类与自然共同唱响欢乐的颂歌!

  伟大的万物之源用它的一切,下了智慧生命这一个最大的赌注。万物之源在赌是否从它怀中诞生的万物之灵在一切都无法挽救之前醒悟,明白自己的智慧是用来保护,而不是破坏。虽然现在这盘赌局胜负依然未知,但我们有决心和毅力,让自然为万物生命永远感到自豪。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愿望也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进化的终点就是灭亡。”但是,我不想看到有一天,人类亲自去领会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我们不想让那“寂静的春天”成为现实。毅力、决心永远是我们手中的利剑,终有一天,我们将用它终结人类与环境的血泪史。

  总有一天,血与泪奏出的交响乐会终结;总有一天,希望的圣歌会洒遍大地;总有一天,和谐与微笑的乐章会重新响起!

  相片的故事

  初中组一等奖

  ■章丘市普集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三班高广森

  点评相册里两张并排的照片非常醒目:一张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张是寸草不生的山坡。它们给了小作者很多启示——同样是山,同样是林,却有不同的命运,希望天下美景都能受到人们的保护。

  翻开我的相册,有两张放在一起的照片非常醒目,一张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张是寸草不生的山坡。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今年“五一”长假时的环保体验之旅。

  天下美景在我看来,再多的名胜古迹也抵不过一座明翠的山,一泓清亮的水,一片浓郁的林。于是,我把一连串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抛在脑后,选择了家乡章丘的西南明珠——七星台。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一家早早搭上了去七星台的专车。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翩然而上,愉悦的心情也愈加浓重。到达下车后,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我那贪婪的肺叶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吸引我一头扎进了进山的大门。

  一进山林,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世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我无法想像这需要几代人辛苦努力的耕耘。而更令我震惊的就是,即便是你竭尽全力也无法在山林中发现一点垃圾、废物,即使是游人脚下的石板路也显得如此明亮,以至于让人不忍心去踩踏。出了树林来到长城,此时饥饿的肚子正催促我赶快进餐。但想从这里买到食物可不像其他景点饭馆随路可见,走出长城之后,我才终于看到了一家饭馆,里面整洁、简单,家常菜、清水面,虽然如此,我觉得这比那些随处吃了食物再随手一扔的做法好得多。

  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两个身着古装的当地村民站在那里,他们憨厚、淳朴的面容让我瞬间悟出了七星台成功发展到今天的原因。我敬佩他们的环境意识,敬佩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于是,我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切,好让这股精神力量不断支撑着我去为环境保护做贡献。那照片里郁郁葱葱的森林是我喜悦的收获,然而从七星台归来后的几天里,又一张照片让我品尝到辛酸的滋味。

  在我的家乡,同样还有一座家喻户晓的山——东岭山,它曾是著名的“章丘八大景之一”,然而,如今盲目的开发已经将整个山体挖去了一半,这里不再是当年父辈们的乐园。因为这里没有了挺拔高峻的山峰,也没有了茂密浓郁的树林,唯独剩下了寸草不生的荒坡。这样的情景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是,如果不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又怎能让人们受到教育呢?于是,当我到那里的时候,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凄凉的山坡。

  两张照片始终位于我相册中最显眼的位置,它们告诉我很多。同样是山,同样是林,却有不同的命运,我多么希望天下美景都能如七星台一般受到人们的保护。相信天下还有无数热爱环境、热衷环保的人,只要人人都贡献出一点力量,这个世界还会有无数个七星台般的美景的!

  自然·朋友

  高中组一等奖

  ■济南九中高一一班许冉

  点评自然这位诤友教会了我们在享受中要懂得珍惜,在迷失中要懂得放弃,在付出后要懂得承受。人活着不单单靠物质的享受,还要靠美丽与和谐的衬托。因此,小作者呼吁要真诚地挽留自然这位朴实、平凡的朋友。

  早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莫名其妙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生病到死亡……孩子们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并在几小时内死去……仅能见到几只小鸟也奄奄一息……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本书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人类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人类没有保护好环境的教训其实自古就有。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为不毛之地。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滥砍森林,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土地日益贫瘠。砍伐树林,工厂大量燃烧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人类自身不合理的活动引起CO2增加,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有人将它称为“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

  其实,环境意识并非现在才有,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朴素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我们应继续古代环境保护意识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我们应懂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人类也早已认识到环保污染的严酷性和紧迫性,所以针对不同的污染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严禁随意开荒和围湖造田;实行分类回收垃圾;控制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饭盒和木杆铅笔……在此基础上,也不断向大众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例如:正在济南举行的“环保义工”活动深受大家欢迎,而且大家也踊跃参加,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刚诞生的北京奥运吉祥物也具有浓厚的环境意识,与这次奥运会的口号“绿色奥运”相符。其中熊猫晶晶和藏羚羊迎迎最具有代表性,他们都是国家保护动物,而且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这再次提醒人类如果再不珍爱环境,滥杀动物,世界就会失去它们。这些都证明了人类对环保的关注和自然对人类的重要。

  徐志摩曾在书中写道: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中,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香的颜色与香息中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是啊,是自然这位诤友教会了我们在享受中要懂得珍惜,在迷失中要懂得放弃,在付出后要懂得承受。人活着不单单靠物质的享受,还要靠美丽与和谐的衬托。如果我们真诚地挽留这位朴实、平凡的朋友——自然,它是否还愿意坦诚地接受人类这个朋友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