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5分钟检测“注水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6:30 北京晚报

  “每周三,看晚报”,如今,每周三刊登在《北京晚报》上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专栏,成了北京市民日常选购食品的“指南针”。哪些食品抽检不合格不允许销售了?哪些食品经过复检又可以进入市场了?通过一纸“今日下架食品名单”,一目了然。

  那么,这些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是如何出炉的?质量不合格的下架食品是如何被火眼金睛的工商执法人员发现的?每种下架食品又要经过哪些程序方能被公示?带着这些问题,

本报记者专程跟随工商食品快速检测车,“体验”了一回食品抽检流程。全市48辆检测车每周至少出动3次每次抽查食品品种20个

  “这是我们的食品快速检测车,在车上我们就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检测,比如检测鲜肉的水分含量、水发产品是否含有甲醛、食盐的含碘量以及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等,可以说这个检测车就像个流动的‘食品安全检测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元旦期间,记者来到海淀区工商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食品检测组,检测组组长赵凤祥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车上的各种食品检测仪器加起来共有8种,另外局里设有专门的检测室,以便能更全面地对各类食品进行检测。”

  登上这辆外观看上去有些像厢式小卡车的食品快速检测车,记者发现车上除了驾驶室和一排双人座的座椅外,其余空间都被利用起来放置仪器了,从检测鲜肉是否注水的烘干天平到食品亚硝酸盐测定仪、甲醛测定仪以及二氧化硫测定仪等,一应俱全,甚至车上还有为检测专门安装的洗净池和水龙头。就像执法人员说的:“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各类食品,几乎都能在这个流动的‘检测站’中进行检测。”

  据了解,目前本市共有48辆这样的食品快速检测车,这些流动的“检测站”经常出现在农贸市场、超市和一些食品店。据执法人员介绍,像这样出动食品快速检测车的市场抽查活动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而每次抽查的食品品种在20种左右,从油盐酱醋到干鲜果品,从鲜肉到水发产品,从食用油到各类奶粉,都包括在检测的范围之列。现场检测“注水肉”

  记者随后乘坐食品快速检测车,跟随工商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大钟寺的冠军超市。“因为很快就要到春节了,所以我们此次抽查主要以鲜肉和各种干果零食为主,另外还会对一些包装熟食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赵凤祥组长告诉记者,“检测鲜肉一般使用烘干天平,15分钟左右就能测出是否存在注水情况,非常方便。”

  在超市中,工商执法人员共随机选取了不同品牌的鲜牛肉和猪肉4小块,每块重量约在20克左右,另外还分别抽取了两袋话梅、1瓶酱油以及1份保鲜包装的五香牛肉。回到快速检测车上后,执法人员首先将其中一小块鲜牛肉放在绞肉机中绞碎,然后用特制小勺将约1克左右的肉碎均匀地抹在烘干天平的铝质小盘中,然后将小盘放回天平箱,并关好箱门。指着这个看上去只有烤面包机大小的烘干天平,赵凤祥介绍说:“它看上去不起眼,可价值3万多呢,这种仪器对鲜肉中水分含量的检测很准确。按照我国食品的相关规定,如果鲜肉的水分含量超过77%就属不合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注水肉。”大约15分钟后,烘干天平发出操作完毕的指令,第一块鲜牛肉的水分抽捡结果是75.11%,合格。随后,其他3块鲜肉的水分抽检也都显示在质量合格的正常值范围内。每周抽检百种食品

  记者在跟随工商执法人员进行抽检的过程中发现,在物美、家乐福等多家超市中,每周三刊登在《北京晚报》上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被很多商家剪下来贴在了超市的宣传栏里。

  家乐福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每周三一定要留一份《北京晚报》,对照公示栏上的下架食品,再检查一遍超市里是否还有“漏网之鱼”,“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在物美超市,一位正在观看“公示”的市民方女士告诉记者:“你们办的这个栏目真是很实用,平时我就特别注意电视和报纸上有关食品安全的一些消息,像你们这样集中刊登,看着就更方便了。而且超市把报上的食品安全信息以及下架食品名单贴在宣传栏里的做法也让人感觉他们很有责任心,让顾客感觉在这里购物会很放心。”

  提起每周出现在媒体上的食品安全信息,海淀工商分局消保科食品检测组组长赵凤祥说,以我们组的工作为例,我们每周都会向市工商局上报10种左右的下架食品,去年一年我们已经上报了413个下架食品品种,其中不仅有酱油、熟食、豆制品等,还有像牛肉干、山楂制品、果脯、水果罐头等小吃类食品。据介绍,执法人员每周都会从超市和各类市场中抽检近百种食品,在对这些食品进行初检后,执法人员迅速将发现的问题食品送往专门的检测机构,并等待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一般来说从送检到报告出来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我们在接到检测报告后还要对问题食品进行产品确认和检测结果的确认,因为之前也曾发生过假冒品牌的食品质量问题。等最终全部确认完成后,将在4小时内在全市下架,并正式通报媒体对这些食品进行曝光。”赵组长详细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遇到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工商部门的食品检测机构也会相应地启动紧急预案,如在对“苏丹红”的检测过程中,从市场抽查到检测报告出炉仅仅用了4个小时。本报记者左颖 制图 艾姗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