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榜:自主创新为神舟飞天提供强大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8:1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孙彦新)神舟六号飞天成功后的两个多月来,载人航天精神深深地感染和启迪了亿万人的心。其中最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当今世界高新技术最密集、最尖端的载人航天领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而这一辉煌成就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取得的。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真正的尖端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从1955年钱学森回国到2005年神舟六号一飞冲天,中国航天人50年来一直立志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书写了“用算盘算出导弹”的传奇;在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时候,他们创造了一步跨过国外数十年载人航天跨越式发展的奇迹,并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美国、俄罗斯的载人航天活动早在40多年前就开始了。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介绍:“我国的神舟飞船一步跨过40多年的技术差距,与目前世界上惟一正在服役的飞船——俄罗斯的联盟系列相比,神舟飞船容积更大,性能更优越,轨道舱还增加了留轨半年进行科学试验的功能。”

  把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享誉海内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说:“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从1996年至今连续成功发射46次,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又一个新纪录。”

  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以较少投入产生较大效益的目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花费不到200亿元人民币,而神舟六号耗资仅9亿元。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说:“我们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了四船九站三中心的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测控网,用13%的覆盖率就实现了别人20%、30%的效果,而且实现了透明传输、在一个系统上测控通信功能的集成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

  只有自主创新,我国才能与世界先进国家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合作。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说,在我们尚未掌握关键技术时,即使与国外有合作,也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没有任何发言权。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介绍:“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涉及的技术买不起也买不来,我们甚至需要从最初的原理和工艺开始研究,自主进行原创性设计研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我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如今,世界辐射中心安装了我国的两台太阳辐射监测仪,很多国家主动找上门来与我国开展航天领域的合作。

  载人航天领域的自主创新,还推动了我国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未来的发展无疑将使这一数字大大跃升。

  通过自主创新,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应运而生。飞船、火箭系统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已占80%,中国进入了航天科技人才星光满天的繁荣时期。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几年我们航天代表团出国访问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对方多是些满头银发的老专家,而我们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非常羡慕地说:这表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周建平说:“从现代化的航天城,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火箭、飞船、测控网,再到空间科学与应用的累累硕果,无不写着‘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将托举我们飞得更高更远。”(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