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无公害大米走出劣币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0:16 红网

  挂职兰考副县长的何慧丽,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副教授,她和两个兰考农民,拉着10吨兰考农民试种的无公害大米进京试售。他们不仅带有温铁军写的推荐信,足斤足两之后,每袋还添加一二两。然而,整整一个星期,只卖了100多斤。见到记者,何教授急得要哭,她说:这样一来,通过专业合作社试种无公害大米的事,就可能受挫,因为农民是现实的(1月4日《竞报》)。

  农民现实,市民也现实。农民种给自己吃的米,是不洒农药的;但卖给市场的米,却怎么方便怎么种,剧毒的1605也敢放开了用。超市那3公斤、5公斤一袋的米,不会足斤足两,真要过磅,加上包装袋,也不够分量。贴着这个标签那个标签的米,都未必可信,“绿色”也好,“无公害”也罢,不过是诱售的幌子……这些道理,市民都懂,正因为太懂,来了真的无公害大米,他们就无法真信——既然劣币早像良币一样流通,逐出市场的只能是良币。进京无公害大米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劣币困境。

  农药的残留量再高,肉眼看不出;检测残留的农药需要设备,不可能买一袋检测一次;这种残留农药的米吃上三年五载,也未必就吃出病来;真吃出个好歹,恐怕说不清吃的是什么米。分量不足,也就是一两二两的事,没有谁会认真到拿着包装完好的米去过秤。至于“绿色”、“无公害”,即使商家乱贴,也没有谁能追踪到地头,跟踪到市场……两把大米搁在手上,要分出个有无公害,消费者是什么招也没有。别怪北京的市民冷落了何教授的无公害大米,实在是无章可循的市场,早让市民丧失了分辨良币、劣币的能力。

  新年头一个好消息,就是联合国不再对华进行粮食援助,理由是中国人能养活自己了。但是,吃得饱,还须吃得好,至少要吃得安全。这光靠吃粮的市民不行,可以教他们分清什么是打了光、上了油的霉米,但无法教他们分清什么是真正的无公害大米;光靠种粮的农民也不行,即使他们费神费力种出了无公害大米,进了市场也会变得“假为真时真亦假”;光靠研究种粮的何慧丽和研究扶农的温铁军还是不能,他们对付得了庄稼、取信得了农民,却对付不了市场、取信不了市民;即使市民、农民和专家打了联手,恐怕也奈何不了良莠不辨、鱼目混珠的市场。要拯救无公害大米,必须破解整个市场的劣币困境。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工商、质检的管理力度,来个市场准入、商品检测和不合格召回的数管齐下,建立一个良币不被劣币驱逐的市场,无公害大米才有出路。这个破解必须提速,否则,让人悬心的,又何止是每天下锅的米!

  (稿源:红网)

  (作者:慕毅飞)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