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穷山村(社会传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2:27 人民网-华南新闻

  破旧的厨房里灯光昏暗,灶台上,一个缺了瓷的茶缸子里,竖插着八九支牙刷,围着缸沿排成一圈。近日,在搭车走过唯一一条通向外界、据说有303道弯的盘山路后,记者来到粤西的这个小山村,见到了小钟。他的弟弟、妹妹们都放假在家,本来不大的空间里,大人、孩子穿梭进出,再加上记者一行两人加入其中,显得热闹,也略显局促。

  小钟在家里排行老大,出生于1980年。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还有6个弟妹,最小的

两个正在读小学六年级。这个村不少四五十岁左右的夫妻,一般都有3-4个孩子,只不过小钟一家的情况显得有些特殊罢了。

  记者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读书时,班上几乎所有人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例外的,那也只是上面有哥哥或姐姐。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按照推断,1980年左右及以后出生的人,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下面不大可能有弟妹。但在这里,记者感觉到,交通不便、观念保守、生活贫困的偏远山村,实际上是当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盲点。

  小钟的父母告诉记者,当地的传统观念,怀孕了都是自己的骨肉,总会千方百计地生下来抚养大,怎么也舍不得打掉。而在避孕环节,当年他们这里宣传的主要方法是结扎。但农村里的观念,总怕出现丧偶再婚的风险,到那个时候,如果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如何改嫁、如何再娶?即使夫妻完好,为防已生的孩子出现什么变故,农民们也难以接受“一扎了之”的避孕方式。而当时,避孕套、避孕药等对于他们这里的农民来说,成本还是过大。

  从小钟身上,记者看到,严重超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的沉重是难以想象的。

  小钟1999年考上南京大学,在这里非常难得。进校幸逢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大学4年共15000元的学费,他是通过贷款缴纳的。但2003年毕业后,他却没有按时还款,家里后来陆续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书。直到现在,他也只是还了其中的第一笔,即5000元。

  “现在社会上都说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其实,谁想背着债一辈子?我们不还款,有很多苦衷,实在是一时还不上。”小钟情绪有点激动。

  适逢第一年大学扩招,那一届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上了名牌大学的小钟,就业心态又不是太务实,要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着实比较难。他先是签约到一家银行,但第一年要做前台出纳,工作繁重、收入少、风险又大,做了几个月,他跳槽了。后来将近两年里,他换了几个工作,大部分时间处于失业无收入状态。直到去年,他才考上东莞的公务员,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那你以后可发达了。”记者半开玩笑。他摇摇头,“其实这两年,我还是有些收入的,但这么多弟弟、妹妹,上学都要花钱。我的钱大部分都寄回家了,自己也就是刚够维持生活,哪还有钱还贷款。”他算了一笔账,一个弟弟还在读大学,每年要4000多元学费,一个妹妹读卫校,每年也要4000多元,另外还有他们的生活费。再下面两个,一个当兵、一个打工,基本上不用负担。最小的两个读小学,加在一起每学期要交将近1000元的书杂费。

  山区可耕种的土地非常少,小钟的父母靠种点水稻、香蕉,收入也仅够维持温饱,孩子上学的负担,除了亲戚朋友接济以外,大部分都压在了小钟身上。还好现在的收入稳定了,小钟表示,自己有了积蓄后,一定会尽快将读大学的贷款还上,否则利息越来越多;再说,“国家贷款给我们读书,我们也不能没有良心。”

  《华南新闻》(2006年01月05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