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希夫的卖花女郎(一周推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2:28 人民网-江南时报

  1930年,一位年轻的奥地利画家悄悄地来到古老的中国,他把上海当做画笔下的MODEL,那时老上海的报纸上出现一幅漫画,下面写着:“维也纳来的成功的青年艺术家———希夫”,最后的那个破折号好像船头边上的一条缆绳,把一个年轻的外国画家的“画梦”慢慢地拉向这片海上繁华的都市。

  三十年代的上海,正是用水与火的线条“勾勒”而成:一面是华丽的公寓、绚烂的

霓虹灯、妙曼的舞曲、欢快的狐步舞,在似水般的都市流年里“打发”走;另一面却是满身汗臭的人力车夫、蛮横的印度阿三、趾高气扬的美国水兵、捡着残烟头抽的乞儿、推着独轮车的老农,替人写家书的老先生、湖面上的渔民、剃头挑子……希夫的画里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这些在焦灼的热焰“烘烤”下的“蚁民社会”,好比是热锅上的蚂蚁,那些永远在“历史”外面徘徊的“蚁民”,在希夫的画笔下都获得了“愉悦”的平等与“向上”的秩序,在希夫来看,他们既“分庭抗礼”,又“奇妙”地“互补”共生。

  这些充满色彩的“浮世绘”只是画稿中的一部分,而画稿里更多的是“速写”,只是用细线条快速地勾勒一种“情绪”,是瞬间的捕捉。甚至是刚刚骑上自行车不久的中国人在自行车上的各种姿态,也被即时“捕捉”下来,希夫用这样的方法来“捕捉”一个民族的“情绪”和“神态”,他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却用一种“家常”的笔法作画,陌生异质的线条,组成起来的确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籍籍无名的“蚁民”的素描里,便混有五四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毛笔写着的“胡适”二字的墨迹早已干却,希夫只是用自己的线条勾勒了一副“白话”的表情而已。此白话,与“白话的文学”了无干系,画一个胡博士的技术含量,并不比画个普通的渔民难多少,此是构图上的“众生平等”,这个角度,多少近于提倡“白话文学”的精神了。

  卖花女郎是希夫笔下最难忘的人物,那些游走在老上海的卖花声早已消减。对画上的卖花女郎来说,一面是“新年”里穿着补丁累累的裤子之“窘”,严寒相逼之“苦”,无人买花之“困”,可以说是“悲凉之至”,然而,手上花枝斗艳,一枝夺枝而出,向上生长,于是卖花姑娘在凝视中有了一丝淡淡的喜悦,亦可说是“悲喜交集”的兴味,然而这“随喜”只是一瞬,便被静寂的生活弹压下去,此画“静”与“动”集聚于一角,“悲”与“喜”驻留于一瞬。希夫的画里,无时不充满这种“对抗”,既有“火”的烘烤,又有“水”的抚摩,若以“风情画”视之,真是看不到画家“焦灼”的背面。

  可惜希夫的画作虽散见于当时报纸,终未结集,身后在卡明斯基博士的整理下出版,德文的书名为《绘画里的中国———弗利德里希·希夫笔下的中国现代史》,由钱定平教授编译,中国的读者才有缘得见,这就是中译本的《海上画梦录》。一些画儿几经周转,又重回故里,大家总算依稀记起几十年前的老上海,这位年轻的犹太画家曾用特有的方式来“抚摸”那个消逝的市民社会,好似“抚摸”一道流水,流水落花春去也。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05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