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东史郎病逝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记忆的捍卫者,又少了一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4:48 中国青年报

  孟随

  原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日记》作者东史郎,于1月3日上午11时45分在日本京都府与谢之海医院病逝,享年95岁。

  1937年8月入伍的东史郎,曾作为日军战士参加了侵华战争。战后,他出版了《东史
郎日记》,记录日军侵华的大量事实,特别是南京中山北路日军残杀中国同胞的史实。他作为曾对中国人犯过罪的人,曾7次到南京谢罪,向中国人民忏悔,表现出不忘历史的高姿态。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东史郎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战争的记忆:“在战场上目睹了老百姓的一切悲惨情景、战争的罪恶”。但是,在罪恶面前,一本《东史郎日记》显得太过单薄,无法承受历史之痛,可我们对于记忆的记录和保卫工作却做得远远不够。2005年4月7日《竞报》报道:南京市利济巷2号———亚洲最大的日军“慰安所”的拆迁工作正在悄悄进行;2005年11月24日《华商报》报道: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拍穿和服持军刀的日本武士照片。日本一些右翼政客更是津津于篡改历史,汲汲于颠倒黑白。国内有人无意识地回避这段历史,国外有人故意歪曲这段历史,这段历史以其敏感性和特殊性,遗留给我们不少问题。

  东史郎走了,这应该加剧我们的危机感:当历史见证人慢慢走远、越来越少时,我们对历史该承担什么责任?在来自非常珍贵的“活史料”的记忆消失之前,我们能不能留住更多的真相和接近真相的证据?60多年已经过去了,鲜活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稀少。

  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呼吁人们:不仅要拯救自己,还要为后代做见证。犹太作家维瑟说过:遗忘就是甘冒战争的危险。“拒绝遗忘,铭记历史”,这已经成为普遍的观点,但是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但没有产生自己的“纳粹猎人”,也没有产生一个健全的民间或官方组织,专门负责书写记忆和保卫记忆方面的工作。单靠王选、张纯如和一些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个体书写”,怎么可能完成翔实的“记忆考古工程”?李秀英、东史郎等历史亲历者相继病危、去世,在时间带走亲历者之前,我们应该尽快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像东史郎那样,如实地写下“善和恶”,保卫我们的社会记忆。

  相关专题:东史郎病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