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间银行”储存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5: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余继军

  1月4日,记者与65岁的退休教师姜立才说起“时间银行”,他满口赞扬:“时间银行志愿者服务给我晚年生活增添了新内涵,自己年纪大了也可以支取时间,享受他人服务,有说不出的欢喜。”

  志愿为他人服务时间存“银行”

  “‘时间银行’就是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个时间被储蓄、记录下来,等到需要帮助时,则由社区派遣其他志愿者接力服务。”小正街社区党委书记冯克雄向记者介绍说。

  目前,社区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急需照料的老人越来越多,而社区志愿者队伍却有些青黄不接,难以应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志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护?重庆市沙坪坝区小正街社区两年前面向社区志愿者推出的“时间银行”储蓄服务,在冬日清冷的重庆受到“热捧”。

  据了解,“时间银行”开设近3年,储户由最初几人发展到69人,累计存入服务时间达到700多个小时,同时也支出服务120多个小时。

  “时间银行”保障回报构建互助型社会关系

  在小正街社区党委,记者看到一本厚厚的“时间银行”服务台账,里面分页记载着每位志愿者每次服务的对象、内容和时间,内容包括护理、寻医、家务、聊天等多方面。

  冯克雄说,“时间银行”储蓄制度推行之前,经社区党员议事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决定建立一套永久性的“时间银行”储蓄台账,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和保管。另外,社区还专门订立制度,规定无论哪届居委会都必须兑现“时间银行”的承诺。

  64岁的退休老人张万民曾在最需要帮助时感受到“时间银行”的关爱。他曾无偿为社区做消毒工作,在“时间银行”里有1个小时的“小存款”,去年,一向身体健康的老人突发重病,儿女都不在身边,是社区派志愿者到医院悉心照料,才帮他渡过了难关……

  重庆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李新慧说:“时间银行通过保障回报制,有助于建设互助型的社会关系。”

  发展辖区居民探索长效机制

  小正街社区设立“时间银行”的初衷是为了让急需照料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护。目前,社区内共居住60岁以上老人300余人,大部分处于单身或“空巢”状态,一部分患有各类慢性疾病。社区号召部分低龄或健康老人先无偿为他人提供帮助,储备“服务时间”,老来便可获得相同时间的无偿服务。

  “时间银行”储蓄活动推出后,参加的中老年人逐年增加。社区单身贫困老人游绍芬视力严重下降,急想有人帮助打理家务,志愿者何孔文每周都抽出时间上门为老人做家务;高级工程师黎定友染病在身,“时间银行”志愿者便通过多种渠道为他寻医购药;40多岁的阮恒因受刺激患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志愿者唐方祥知情后多次登门与他谈心,并找到心理医生为其制定周详的康复计划……

  冯克雄说:“我们将把辖区内的4500余居民发展为时间银行储户,不断探索完善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新社区。”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5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