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松江九亭一小区保安遇刺身亡 居民自发捐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8:34 东方网

  

松江九亭一小区保安遇刺身亡居民自发捐款[图]

  昨日下午,在事发小区保安宿舍门口的黑板报上,写出了向蒋传军同志学习的标语。

  上月28日深夜,松江九亭奥林匹克花园一名年轻的执勤保安,遇刺倒在血泊里死去

。5天后,离其遇刺身亡地点不远处,竖立起一个募捐箱,小区居民排着长队前来募捐。“他为我们的安全献身,我们为他洒泪送行。”居民们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如此心声已超越了新年的钟声,成为奥林匹克花园居民岁末年初谈论最多的话题。为了向读者展示事件的全貌,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奥林匹克花园进行了采访。

  执勤保安遇刺身亡

  [事发夜深人静疑犯逃离现场]

  小区物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是这样向记者描述事情经过的:

  2005年12月28日深夜11时50分许,蒋传军在小区商业街9号岗执勤。突然,对讲机传来了他“追,追,追……”的凄惨叫声。等到众保安从四面八方赶来时,却发现他已倒在了距商业街10米处的地面上,呼吸急促,胸口血流不止,鲜血染红了制服与附近地面。居民随即报警并送附近医院急救,不过,蒋传军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后死亡。

  “那人下手太狠了,刀子正好刺中了他的心脏。”保安部经理回忆说。然而事发时夜深人静,赶来的保安并未在事发现场发现疑犯。

  那个冰冷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待警方破案才能破解。

  被刺原因仍然不明

  [初步判断为抓捕窃贼时被刺]

  “蒋传军是在抓捕窃贼时,不幸被凶狠的窃贼用刀刺伤的。”这样的说法迅速在小区散播开来,并迅速被众保安与居民认同。“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附近确实出现过一些盗贼,根据已知情况,这种说法基本成立。再者,蒋传军为人老实,在这里并不会有什么仇人。”一位认识蒋传军的王姓居民说出了众人的想法。

  据悉,蒋传军现年26岁,是安徽省丰县人,家有年迈的父母还有三个兄妹。从武警部队退役后,于去年3月15日来到奥林匹克花园上班。“小伙子长得蛮标致的,真是可惜。现在盗贼真是冷酷,动不动就用刀子。”蒋传军的同事们纷纷推测说,就是因为放松了对一般盗窃者的警惕,蒋传军才遭此毒手的。

  居民自发为其捐款

  [小区给予“殉职”待遇]

  事发后,当地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政府部门也密切关注了此事。物业与居委会也不约而同的给予了蒋传军“殉职”的待遇:物业着手处理蒋传军的后事,奥园居委会开始进行了募捐活动。

  2005年12月29日晚,蒋传军的亲人赶到了上海。新年后的第2天火化当日,60多人为其送行。本月3日,小区物业派专车将蒋传军的众亲人送回了安徽老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物业公司表示已妥善安排好了蒋传军的后事。奥园居委会有关人士透露说,加上居民募捐钱款,蒋传军估计可获得40万元赔偿。

  原定于2日一天的募捐,由于人数众多,募捐昨天仍在进行,最终截止日期也延长到了今天。昨天下午,记者现场采访的两个小时中,就有5人前来捐款。“他为了保卫我们的平安而去,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一位老太太含泪解释说。奥园居委会的张明昨天透露说:“截止到晚上6点,近530户居民一共募捐了65566.8元,加上物业公司员工的募捐,达到了77866.8元。”

  相互感激共建和谐家园

  “老母亲叮嘱他正月十五按时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可没想到他再也回不了家了……”在蒋传军生前居住的宿舍,一名舍友望着蒋传军昔日的床铺遗憾道。此时,舍友们穿戴好制服,照了照镜子,关闭了屋门。“身边突然没有了他,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工作还得继续。尤其是看到小区居民事后对他(蒋传军)的关心,我们都挺感动的。”众舍友向记者挥挥手,朝工作岗位走去。不久,他们小雨中来回巡视的身影出现在了小区的各个角落。

  “小区保安挺好的,我们很满意。”家住40号的张女士这句评价代表了小区多数居民对保安的评价。“看到老人拿重东西时,他们会前来帮忙,谁家有人头疼脑热需要去医院时,该帮忙的他们不会推脱的。”家住109号的王先生说出了保安口碑好的原因。

  而保安遇刺这个事件,也唤回了曾对保安工作心存不满的居民心,“因停放车子的事情,曾对保安产生过看法,这几天我想通了,只有双方相互理解,小区环境才会更好。”小区的李先生昨天特意捐了30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